01卷 桃源驚魂曲夢終-0001章 儒門君子道

這一日,儒子正在指點後輩諸子驅禦仙劍鬥法。

桃竹林間,後輩諸子持劍靜立,神情肅穆,恭謹有禮,將儒子圍在當中,聆聽教誨。

儒子手握長玉劍,來回踱步的說道:“儒門修仙人,一子一劍,一劍一仙;慧劍擇有緣人而授,有緣人因慧劍而修。眾小劍仙靈根聰慧、仙資極佳,無一不是修仙求道的上上之選。同門切磋,點到即止。比劍現在開始,忠對孝,仁對義,溫對良,禮對悌,恕對智。”手中玉劍一揮,劍氣縱橫,將桃林空地劃分為五大塊。

眾小子應聲下場,相互抱拳行禮後,各自祭起手中仙劍,依照儒子的分派來對練。

儒子席地而坐,凝神觀戰,隻見鬥聲響處,眾仙劍來回飛舞,攻守進退之間,既是虎虎生風,又有條不紊。他們所使的正是儒門九思仙劍訣,井然有度,章法規範,雖是青衣稚子,劍法卻有幾分精湛純熟的火候,令人讚歎不已。

然而,儒子憂心忡忡。

他方巾長袍,劍眉星目,英氣逼人,頗有幾分仙骨神采,飄逸出塵之姿。如此俊朗玉麵少年,本應萬事不縈懷,不識愁滋味。這時,他眉宇間竟是愁色緊鎖,憂悶難遣,心想:“道門數十年來,劍術逍遙,招數變得灑脫飄逸,不拘一格,已得莊老之風的精粹,這正是勝出我儒門的關鍵所在。他們倡導無為之念,不滯於物,隨性而任自然,毫無羈絆;並且他們修煉各種靈石丹藥,對提升靈力大有裨益。相形之下,儒門未免……未免……”因心中敬重儒門,一時不願往下想。

一番思慮後,隻見眾劍穿花拂柳,遊龍走蛇般靈動自如,一氣嗬成的連拆了三十招。勝負未分,因同門之間以和為貴,早已各自罷鬥。

諸子逐一收劍,陸續的回來向儒子請安。儒門小劍仙,各自名號來自儒家精義,分別是:忠、孝、仁、義;禮、恕、智、悌;另有一母雙胞的溫良二子,共計十子。

儒子一一回話,正欲指出諸子鬥劍的不足,忽見竹外碧桃,暗影浮動。眾人心感詫異,上前一看,瞥見當空仍有兩柄仙劍尚未回鞘。

兩仙劍,一柄是青竹劍,一柄是木桃劍。

木桃劍淩空刺出後,又倏然斜劈;青竹劍居中一挺後,立馬順勢回撩。兩劍攻守有致,進退自如,如此你來我往的,已拆了四十餘招。

忠子正欲出言相阻,儒子一揮手,輕聲說道:“且慢!靜觀其變!”

便在此時,木桃劍猛然進擊,灰影翻飛,斑駁閃爍,將青竹劍逼向一株桃樹。青竹劍已是無路可退,招式頓亂,敗象已顯。

其餘小劍仙暗捏冷汗,自忖難以抵禦,隻得棄劍落地。忽地裏紅影閃動,一桃枝橫掃而出,從旁側攻,攔腰擊中木桃劍。頓時,桃落如雨,點點飄紅,煞是迷人悅目。

眾小劍仙齊聲驚呼:“悌子使詐!”麵上無一不流露出輕蔑鄙視的神色。

驅使青竹劍的正是悌子,木桃劍是禮子。

原來,悌子身陷絕境之際,心有不忿,不顧得比試已過了三十招的約定,妄圖轉敗為勝。他忽發奇想,突然伸手折了身旁一根桃枝,拋向禮子的門麵,擾亂他的心神,令其意念無法集中在木桃劍上,然後又發怪招,讓桃枝從旁相擊。如此奇峰突變,怪招突現,立馬反守為攻。一招得勢後,青竹劍斜斜刺出,連連進逼,一舉製勝,逼得木桃劍無招架之力,橫飛落地。

禮子由勝轉敗,仍是雙手合禮,躬身致意,不失“禮”數,這言行與他的名號十分相符。

其餘八名孩童圍將過來,七嘴八舌,紛紛叫嚷:“悌子胡鬧,禦劍中沒有投擲桃枝來擾人耳目這一招!”“不按章法,有辱儒門君子之道!”“旁門左道!卑鄙下流!”……

眾說紛呈,不一而足,盡是斥責悌子的話。悌子立馬惶恐不安,麵有愧色。

突然,忠子喝道:“罪大惡極!拿下!”隻見一陣寒光閃動,孝、仁、義三子亦是長劍祭出,淩空而去,指著悌子,擺出一副捍衛儒門神聖,不容輕侮的樣子。如此態勢,直將悌子當做儒門的叛徒一般,人人得而誅之。

儒子又叫道:“且慢!”雙眉一軒,左手握劍柄,右手捏指成訣,哈哈大笑,學著悌子不經意的架勢,歪歪的點向落在地上的木桃劍,說道:“有趣!有趣!悌子不拘套路,不落形跡;禮子氣度寬宏,恭謙有禮。你們都是儒門良材美質,可造之材!”

木桃劍受靈力一擊,隨即飛起,回到禮子的手中。

起初,儒子見眾孩童對劍,招式中規中矩,心中不喜;待得見到悌子落敗後以桃枝擾敵,反敗為勝,眉宇間愁雲一掃而空,笑顏逐開。

忠子見儒子非但不責備悌子,反而學著他的模樣胡亂禦劍,說道:“儒子叔叔,治子伯伯諄諄教誨,修仙之道乃君子之道,修習儒門仙法,一定要嚴格遵守章法。劍是兵器中的君子,而‘九思仙劍訣’是本門入門劍法,劍招本來就要講求凝重嚴謹、依法照度。悌子險中求勝的法子,不是君子所為,是儒門的大忌,日後必定走上邪魔之路。本門聖人亦有雲:木受繩則直。木材若非經過墨線彈量,如何能取直?”

這一番明明是師長責怪徒兒的訓話,此時偏偏被低儒子一輩的忠子說了出來,直將儒子當做後輩一般。當真是師不似師、徒不似徒,本末倒置。

儒子生性隨意,既是後輩諸子良師,又是益友。因此後輩小劍仙在他麵前素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是以此時忠子直詬其病,直斥其非,也是極為尋常不過的事。

儒子見忠子抬出兄長治子,臉色微紅,對空一揖,說道:“治子兄所言極是,儒子自當秉承教誨,日後言行謹慎!”心中鬆散之意,頓時消彌。

便在此時,桃林外水波聲響,一女子的聲音說道:“儒子又在誤人子弟啦!”聲嬌清脆,卻極為嚴厲,似有斥責之意。

儒子循聲望去,但見清波開處,一葉輕舟已泊在木橋下,從上走下一女子,羅衣飄飄,風姿妙曼,宛若淩波微步的仙子,款款從畫中走出來一般,笑靨如花。

溫良二子立馬飛奔過去,齊聲喊道:“娘!”二子是後輩諸子中的雙胞兄弟,容貌身形一致,脾性亦是一樣,既“溫”且“良”。

儒子先是一陣癡醉,聽得溫良二子呼喊聲,才如夢初醒,暗自責難,上前躬身道:“嫂嫂有禮!”一揖到地,執禮甚恭。

其餘小劍仙一一見過那女子後,連忙端茶遞水,極是殷勤。

那女子名叫柳三妹,竹桃之下,人麵桃花相映,相得益彰,一時讓人分不出是桃花增人麵之嬌色,抑或人麵增桃花之鮮豔。如此俏妙麗人,實在難以想象得到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柳三妹伸出雙手,挽住溫良二子。二子圍著母親,牙牙而言,爭先恐後的將悌禮二子對劍之事相告。一番述訴後,本以為母親會責難儒子,沒想到她隻是微微一笑,不以為意。隻聽得她輕聲細語的說道:“儒子出身儒門,卻有道門風骨,任性自然,行事出人意表……顛三倒四!”

這話讓人聽不出,她到底是在讚賞,還是在貶斥。

話未落音,忽聽得一陣“嗡嗡嗡……”之聲,大有譏嘲之意,似在駁斥柳三妹之言。柳三妹先是一愣,想不到諸子中人膽敢如此放肆,發聲嘲諷;但隨即發現,出聲者不是諸子中人,而是儒子腰間的隨身佩劍。

修仙之人,所用的法器仙劍本應藏於“法道行藏”之中,無須外露。儒子與之人劍情深,非同一般,時刻將其貼身攜帶。

儒子自知不妥,當即一按劍柄,喝道:“小玉!休得頑皮,看我不打你……”他本來欲說“打你小屁股”,但見嫂子在前,如此吐屬,極為不雅,隻好忍住。

餘人一聽,無不掩嘴而嘻,似笑非笑。因為這“小玉”是個女兒名,且曖昧至極,用在堂堂男兒的佩劍之上,不倫不類。此時儒子雖然沒有說出來,但諸子平素與他常打成一片,最為熟稔不過,早已猜到他想說的話。

儒子自知失言,隨即向柳三妹拱手行禮,說道:“嫂嫂責怪得是,儒子知錯。”將剛沏好的茶端到柳三妹跟前,仍是畢恭畢敬。

儒子正欲開口請茶,柳三妹借機搶先道:“儒子何錯之有?又何須斟茶認錯?”神色古怪,雙手接過,玉指剛巧從他雙掌掠過,似是有意,又是無心。就在刹那相碰觸之間,儒子早已感覺到她指尖間流出來的那一陣寒意,冰冷得直似一陣透骨寒針,刺入心扉,全身直打冷顫,額上汗滴如豆。

“嗡嗡嗡!”此時,“小玉”感應到儒子心中的不安,又是一陣吟嘯悲鳴……

後輩諸子經儒門諸長老教導,素來嚴肅,輕易不敢言笑。此時,他們被“小玉”一逗,童心回複,忍俊不住,若不是柳三妹在此,當真要伸手去捏她一把,以此為樂。

柳三妹若無其事的說道:“你這小玉當真福緣不淺,長伴君旁,與你情投意合,羨煞旁人。”說完“噗嗤!”一笑,燦若桃華,風致嫣然。然後舉起茶杯,呷了一口,但覺一股清冽從心間流過,連說了三聲:“好!”不知是在稱讚茶的清香,還是儒子的情意。她細細的打量著手中的茶碗,神思飄飄,如在夢中。良久才回過神來,秀眉緊蹙,微歎一聲後說道:“儒門上下,都愛一本正經,唯獨你愛胡鬧!”言辭閃爍,另有所指。

後輩諸子在旁,儒子倍覺難堪,當即讓他們繼續練劍。諸子自是不敢違抗,臨去前衝著儒子擠眉弄眼,憋著肚子不敢笑,但心中早已是笑不可抑。

儒子暗罵:“小兔崽子!目無尊長!”轉而對柳三妹道:“嫂嫂,儒子失態,讓嫂嫂見笑。本門聖人有雲:吾日三省其身。儒子生性胡鬧,遠不及聖人,是以修身不輟,終日五省其身;但不知為何,後輩小子老是在我跟前放肆。儒子教導無方,愧為人師,思之汗顏。”

柳三妹說道:“聖人亦是有雲:巧言令色,鮮矣仁。”此話出自《論語·學而》,大意為:用花言巧語討人歡心的人少有仁德。言下之意,似儒子這般以儒門為念,日夜不綴,才是仁德所在。然後又道:“叔叔心係儒門,為教導後輩小子,操勞過度。這才是深得君子之道。儒門上下,人所共知。”

儒子正色道:“本門聖人有雲: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柳三妹大皺眉頭的說道:“又是這些酸溜溜的東西,晦澀無味,我可聽不懂!”儒子當即不厭其煩的解釋,說道:“嫂嫂過謙啦!這是聖人教導後世人的為人之道。有仁德的人不憂愁,有睿智的人不迷惑,有勇毅的人不畏懼。仁、智、勇三者,乃君子之道也。”

柳三妹見儒子又再搬出聖人言,眉頭一皺,說道:“儒子左一句聖人言,右一句聖人言,大掉書袋,沉悶至極,聽著令人心煩。”

儒子一聽,極是不喜。

因為儒門上下,從來無人膽敢如此直詬聖人之言。他身為儒門修仙之人,更是不能容忍;隻是口出此言的不是旁人,而是自己的親嫂子,又不敢無禮。

柳三妹又道:“不過,即便是君子,是聖人,若仙道未臻化境,終究還是凡胎肉體,還會知寒受冷。我看你終日自省其身,又沉醉於修仙之道。因此,早已替你織就一件禦寒暖衣。”說完,從腰後背囊中取出青衣布囊。打開包裹,華彩頓生,耀目生輝,當中之物正是一件長衫。

儒子一看,忍不住一驚,失聲道:“靈火鳳凰羽!”柳三妹會心的點頭,說道:“這算得上是桃源一寶,裏裏外外全是靈火鳳凰落羽,綴以梧桐絲繭,於修真者吸靈,提升法力,大有裨益。嫂嫂耗費幾年光陰才織成,還望儒子不要辜負我這番心意!”

儒子心想:“這靈火鳳凰乃桃源靈物,羽毛聚天地之靈氣,能令凡人百病不生、諸毒不侵;但它們的聚居之所極為神秘,就算本門掌教庸公以及八大長老亦未必知曉,嫂嫂竟能收集這許多。此舉不知花費了多少心血!”見到此物,頓時覺得難為情,嚅囁說道:“如此貴重……貴重之物,應當披在兄長身上……儒子碌碌無功,受之有愧。”

原來,儒子和柳三妹青梅竹馬,日漸情深意篤。然而六年前,柳三妹突然移情別戀,嫁儒子兄長治子為妻。眼見情人知己成了嫂子,儒子更是狂放,屢屢違叛儒門修仙中人不得飲酒的戒律,終日偷偷以酒澆愁,放浪骸形。自柳三妹嫁給治子後,儒子的佩劍亦是替他心有不甘似的,每每遭逢柳三妹,盡發不平之意。

但婚後不久,柳三妹又來討好儒子。儒子自知柳三妹已是嫂子,自然不敢僭越,待她事事恭謹,處處禮敬。此時,柳三妹將她親手編織的衣物相贈,他哪裏敢接?

柳三妹見儒子正自為難,說道:“叔叔的兄長已是上仙,法力遠在叔叔之上,無須借助外界靈力,已能突飛猛進。倒是叔叔日夜操勞,為儒門之事勞神費心,身邊又無體己之人照料,所以叔叔的兄長才讓我替叔叔你做了這一件長衫,讓叔叔略減操勞之苦,不知合身否?”一邊說,一邊往儒子身上披去。

情意綿綿,柔聲細語,令人不好推卻。

儒子聽罷,心中更是顧慮重重,亦複驚惶,連忙將長衫取下,說道:“兄嫂掛懷,此番美意,儒子日後必定登門致謝,再行拜領。有勞嫂嫂虛此一行,儒子心感不安。”柳三妹又將長衫展開,推向儒子。儒子斜退一步,不敢正視,心中怦然而動。

柳三妹愣愣的看著儒子,雙眼含淚,盈盈欲滴。須知情深恭敬少,知己談笑多,儒子行事,原本不拘小節,此時諸多推搪,她如何不惱?突然慍色怒道:“看來,這長衫不合身,枉費心血!”雙手前後一分,“吱!”的一聲,整件長衫頓時化羽,漫天飛舞,紛紛揚揚。

那靈火鳳凰羽極具靈氣,此時被柳三妹大怒一揚,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此舉當真是暴殄天物。柳三妹裂衣後,正欲轉身離去,忽聽得“唰!”的一猛聲,儒子腰間的長劍竟爾自行出鞘,劍穗揮動,似是向她挑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