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轉眼到巴黎已經一年了。在這三百六十多天的日日夜夜裏,林海毅、應美妮一家,基本適應了法國的生活。在柬埔寨時,一年四季都是夏天,隻是有雨季和旱季之分;在法國卻可以經曆春、夏、秋、冬四季,既第一次見到了洋洋灑灑從天而降的白雪,也領略了夏日豔陽下的熱烈和溫暖。應美妮私下裏多次與林海毅聊起,說法國的天氣是最好的了,夏天不是很熱,冬天又不會很冷,隻要有一份工做,能吃飽肚子,應該是最宜居的地方了。林海毅認同妻子的生活感受,慶幸今後可以在法國安度和平而寧靜的晚年了。孩子們在法蘭西的土地上學習、成長,接受良好的係統教育,將來也可能就在這裏長期工作和生活下去了,不用再像他們父母當年那樣,為了活命,為了逃生,過著顛簸流離的動**日子了。

日子雖然暫時安定下來了,但今後的生活道路還很長,離安居樂業的奮鬥目標還需要流很多的汗水,付出很多的辛勞。也可以說,在法國新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感謝姐姐、姐夫在他們剛走出難民臨時安置營時,接納了他們一家五口。一共兩居室的單元,一下子住上七口的大家庭,實在是有點太擁擠了。吃飯和睡覺倒是沒有多大問題,反正是一家人,吃飯不分彼此,先吃後吃各人隨便;睡覺也是一樣,鋪起睡墊就睡,收起睡墊各幹各的。大家都習慣了,房子裏進進出出總是有人,反倒多了一份家庭的熱鬧氣氛。日常生活中唯一感到不便的是上廁所的問題。因為室內隻有一個便盆,而且還是和洗漱間連在一起的。如果有人在上廁所,其他人就不好洗臉和洗澡了,隻能耐心的等著。大人還好辦,不是拉肚子急的話,最多忍一下,等上廁所的人出來後再進去。小孩子往往就不好辦了,他或她一想起要上廁所,就不能等,常常將廁所門敲得“咚咚”響,搞得大人尬尷無奈,搞得小孩子們爭吵鬥嘴。

林海毅和應美妮私下商量了多次,認為一年下來,現在生活基本上算是安定了,每個月也有了固定的收入,租個兩居室的房子還是能負擔得起的,應該到了自己的小家搬出去住的時候了。

一天晚上,全家人圍在一起吃飯時,應美妮一邊用湯匙往林海珍的飯碗裏加了一匙洋蔥牛肉,開口說:“珍姐、姐夫,這一年來我們住在這裏,給你們增添了不少麻煩,但也讓我們大小五口初到人生地不熟的巴黎,仍然享受到了家的溫暖。這個恩情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一年下來,我們也算基本上熟悉了巴黎的環境,也有了相對固定的收入。我與海毅商量了一下,想在你們家的附近找一間也是兩居室的房子,我們可以搬出去住。這樣,沒有了小孩子的吵鬧,平時你們也可以清靜一些。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經常走動的。如果有時候你忙,我可以隨時過來幫你料理家務。”她說著,向海珍姐做了一個鬼臉。林海珍聽後,沉默了幾秒鍾,麵向李朝陽問道:“你說呢?你有什麽意見?”

李朝陽憨厚地笑了笑,回答說:“說老實話,海毅他們搬出去住也是遲早的事。現在海毅、美妮他們有條件了,搬出去住也是好的。起碼以後早晨起來大家也不用爭上廁所了。”說完,他先自笑了起來。朝陽的最後一句話,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同聲哈哈大笑。每天早晨起床後上廁所像打仗一樣,排隊輪流上,這種狀況大家都是有深刻體會的。

一大家子人一邊吃飯,一邊議論著具體找房子、搬家的事宜。

在李朝陽的幫助下,林海毅他們跑了幾家房地產公司,很快就選定了離李朝陽、林海珍家不遠的一間公寓房,兩個單元,房租也合適。在挑選租房之前,他們就商量決定了,房子一定要租地麵一層的,主要是考慮到房子租下後,首先要買一架縫紉機,這樣,應美妮平時在家可以從製衣廠裏接些活回來做,多做多收入。在家裏縫製衣衫有個好處是,在時間上可以自由安排,隻要你有體力,你可以一早起來就幹,你也可以一直幹到深夜。珍姐和姐夫他們租的房子是在二樓,就有諸多不便,最主要的是,為了趕貨,也是為了多掙錢,海珍姐常常要縫衣衫到深更半夜。夜深人靜時,縫衣機“噠噠”的機器轉動聲,常常惹得隔壁鄰居過來敲門抗議;為了減少縫紉機發出的噪音和振動,李朝陽特別在縫紉機下麵墊了一層厚厚的棉墊子。這個辦法雖然可以減少對地板的震動,但是也不能完全消除縫紉機轉動發出來的響聲。樓下的住戶更有幾次叫了警察來幹涉,警告他們在晚上九點半後不能再使用縫紉機,否則會到法院起訴他們。有時接的活多,為了趕貨,海珍姐不知不覺就超過了九點半,結果警察前後來到他們家兩次,發出嚴厲警告,差一點把縫紉機也搬走。

租住地麵一層的房子,下麵是地下室,沒有住戶,即使在夜裏,縫紉機轉動發出來的噪音,相對來說影響麵就會少一點,晚上工作晚一些也沒有人來幹涉。與房介公司談妥了條件,交了兩個月的押金,在姐夫李朝陽的幫助下,林海毅當天就搬了家。說是搬家,也隻是將原來從柬埔寨帶過來的幾個帆布箱子一扛,外加來到法國後給三個孩子新添的一些衣衫,捆成一包一提,全部家當就搬好了。

接著又去買了一張飯桌,四張椅子,一張大床和一張疊床外加一張小床,再添了一些廚房必需的用品,這個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新家就算安頓好了。勞累了一天,送走了姐夫、珍姐,安排三個孩子睡下後,海毅和美妮卻還沒有一點睡意。夫妻倆肩靠著肩,手握著手,就這樣在床頭相擁著,久久沒有說話。過了好一陣子,美妮輕輕地轉過頭來對著海毅注視了一會,問道:“你在想什麽呢?”這時,海毅好像回過神來,伸過頭來在美妮的臉頰上親了一下,回答說:“我什麽都沒有想,腦袋裏好像一片空白。”美妮伸手在海毅的額頭探了探,覺得沒有熱度,一切正常。於是,美妮調笑地對海毅說:“你沒有在做夢吧?今天對我們一家來說,應該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到法國已一年了,現在總算有了我們自己的家,你難道不高興?”

此時的海毅,好像真的是從夢中醒來一樣,晃了晃腦袋,伸手一把將美妮緊緊地攬在懷裏,說:“到巴黎都已一年了,說老實話,不知為什麽,有時我常常會覺得自己像是在做夢一樣,明明是在巴黎,一忽兒又像回到柬埔寨那荒蕪的鄉間、陰森的叢林……就是行走在巴黎的大街上,有時內心不由自主地會問自己,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說完,海毅的眼眶溢滿了晶瑩的淚水。美妮完全能夠理解自己丈夫此時的心情,戰亂中逃難留下的心理創傷,不是半年、一年就能完全痊愈的,它需要在和平的環境裏慢慢地去療養,假以時日,恢複正常的心理狀態。現在既然來到了法國,在這個安定、和平的國家裏,就應該將過去的統統忘掉,振作起來,去麵對新的生活。她對海毅說:“我想與你商量些事。現在你在雷諾汽車廠工作,我從姐夫那裏領來衣衫在家裏加工,都有了比較穩定的收入,每個月除了必須的開銷,還會有一點積蓄。問題是,過去我們與姐夫、姐姐住在一起,孩子們早上上學我去送,下午放學都是麻煩姐夫幫忙去接的,因為他的時間比較機動,下午孩子們放學的這段時間,他剛好有空。下午孩子們放學不用我去接,我就可以省出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可以多縫幾件衣衫。現在我們自己出來住了,下午孩子們放學的時候你還沒有回家,就必須得我去接了。這樣的話,每天我就要少縫好幾件衣衫。一個月下來,就會減少不少收入。這個事看如何解決好?”海毅聽了美妮的話,馬上答道:“我也考慮到這個問題,現在我在雷諾廠工作,雖然說工作比較穩定,但是每天一早就要趕著上班,下班回到家已是天黑了。每天要有兩三個小時花在路上,不要說家裏的事什麽也幫不上,連與孩子們見麵的時間也少得可憐,長久下去也確是個問題。”說到這裏,海毅停頓了一下,用手擦了擦雙眼,接著說:“前些天我也與姐夫談起過這方麵的問題。在雷諾廠工作,工作是比較穩定,活兒幹習慣了,也不覺得累,但是每個月的收入也就這麽多。這一點姐夫比較清楚,他也在雷諾廠做過,二、三年也不會漲工資的。現在他出來到猶太人的製衣廠接活兒,再分送到各戶華人家裏,等他們縫好後再收回來交還給猶太人老板的製衣廠,在時間上可以機動,另外收入上也比在雷諾廠做工時多得多。所以,這些天我也想了很多,我想放棄雷諾廠的這份工,出來跟著姐夫一起幹。這樣,時間上可以靈活、機動,收入也會增加一些。我與姐夫商談過這件事,姐夫也同意我的想法,他說了,像我們這些在異國他鄉白手起家的人,趁著身體還健壯,看準機會就要動,不能吊死在一棵樹上。現在猶太人的製衣廠需求量很大,短時期內不會有什麽問題。加上這幾年,從東南亞和中國大陸過來的華僑華人婦女很多,她們都願意做縫衣這份工,這樣,中間承包人的工作還是大有作為的。”

夜已深了。海毅與美妮他們還在津津有味地討論著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打算和憧憬。最後他們達成了一致的意見:過些天與珍姐和姐夫再好好商量一次,選擇合適的時機,海毅辭去雷諾廠的工作,回來跟著姐夫涉足製衣業這一行,說不定能開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夫妻倆對未來有了一致的奮鬥目標,心情也暢快了許多。時間已不早了,夫妻倆相擁著躺了下來,睡夢中臉上還留著笑意。

這些天,林海毅照常按時在雷諾汽車廠上班。他心裏雖然作好了辭工的準備,但是他在工作時卻沒有絲毫的懈怠,每天都是準時上班,準時下班。在雷諾廠工作期間,他與工友們關係搞得都不錯,沒有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有時見到個別黑哥們懶散,沒有幹完他該幹的活,海毅也不去與他計較,不聲不響地幫著幹完拉倒。他的這些舉動,往往贏得黑哥們衝著他伸出讚美的手指。

這麽長時間在廠裏工作下來,林海毅也沒有交下什麽值得深交的朋友,唯一讓他認為值得深交的朋友也隻有陳永華一人。陳永華與海毅不是在一個車間工作,但是上下班時會經常碰麵,有時會約定時間一起去咖啡館喝杯咖啡,或喝杯啤酒,聊聊各自的家常和近日的見聞;有時因時間關係不能坐咖啡館,隻好一路走一路聊,到了該分手的時候說聲再見,各奔東西。陳永華個子高大,身板壯實、挺拔,也可能是學過中國功夫的緣故,雙手手臂肌肉特別發達,與人握手時他可能覺得隻是輕輕的一握,但是往往會令對方感到手掌生疼。陳永華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在廠裏有華人兄弟受到小黑或小阿這些小混混欺負時,隻要陳永華聞訊跑過去往那裏一站,這些小混混就縮頭無聲地悄悄遛了。

林海毅在決定正式向雷諾汽車廠辭工前,想請陳永華吃餐飯,好好聊聊。將來不在一個工廠做工,見麵的機會就會少了,能保持經常性的聯係,是維係朋友間親密關係的重要條件。一天下午快要下班了,林海毅給陳永華打了一個電話,約好下班時,大家在工廠的大門口見麵,不見不散。

下班後,林海毅匆匆換下工作服趕往工廠大門口時,隻見陳永華已站在那裏與過往的工友們打著招呼。兩人見麵都十分高興,一雙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相互挽著肩向公共汽車站走去。路上,林海毅對陳永華說了他想辭去雷諾廠的工作,準備跟著姐夫一起幹製衣行業。陳永華聽後,表情有點吃驚,問道:“現在從各種渠道來到法國的難民越來越多,要找雷諾廠的一份工作也越來越難了,你我都好不容易有了這份比較安定的工作。你現在卻要辭去它,你知道製衣行業就那麽好做嗎?”林海毅聽後,沉思了一刻,答道:“我與我老婆已商量過多次了,目前看來,雷諾廠的這份工作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但是,它的收入也是固定有限的,維持一家人的最底生活水平是沒有問題,但是要想有更大的發展,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事。人們都說了,‘工字不出頭’,歲月不饒人,轉眼就要往五十奔了,不抓緊時機求變,就可能一直在雷諾廠做到退休了。”“哪你肯定去幹製衣這一行就能保證會發財嗎?”陳永華瞄了林海毅一眼,問道。林海毅聽了陳永華的問題,笑了笑說:“保證?誰能打這保票?不過看現在巴黎的製衣市場,猶太人的製衣工廠尋求製衣加工的量非常大,這個勢頭這一、兩年內聽說還會看漲。而不斷到來的華人婦女中又有著龐大的勞動力,這些人因各種原因,不方便到工廠裏去上班打工,她們都是自己在家裏置辦一台縫紉機,接活在家裏縫製好後交回工廠。這中間需要一個中間人來銜接兩頭。我姐夫這段時間做下來,生意還是不錯的。所以,我也想去試一試,我不希望一輩子打工,為家庭、為孩子們也要去闖一闖。”

陳永華聽了林海毅的一番話,沉默了一陣子,像是對林海毅說,又像是自言自語:“你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人這一輩子將來如何,誰也不能保證,勇敢者可能不斷會闖出新路來,而膽怯者隻能在原地踏步。你有這個膽量和勇氣,不安於現狀,像個有誌向的男子漢!我應該支持你。”林海毅聽了陳永華的這句話,很是高興,有朋友為自己打氣,不覺身上又有了一股新的力量和勇氣,他興奮地對陳永華說:“謝謝你的鼓勵,我一定會成功的。看看哪一天你有空,我請你吃一頓法國大餐吧,咱兄弟倆好好喝個痛快!”說完,林海毅逼著陳永華馬上定下吃飯的時間來。

陳永華想了想,對林海毅說:“最近我家裏的事情比較多,下班後必須要回去料理。還是等些時候吧,或者等你把新工作安排好,掙到更多錢後,咱們再好好吃一頓也不遲,到那時底氣更足,會更爽!”林海毅一聽,馬上反駁說:“哪裏的話,即使沒有掙到大錢,就是現在這個樣子,好朋友一場,我難道請不起你一頓飯?”陳永華連忙說:“不要誤會,不要誤會,我不是這個意思。最近我確實比較忙,家裏一大堆事情要處理。還是等些時間再說吧。”林海毅聽後,有點急了,衝著陳永華大聲地問:“我倆是不是好朋友、好兄弟?哪有吃一餐飯的時間也安排不出來?你家裏有什麽事需要辦的盡管說,我能幫忙的一定會全力幫忙的,請你一定不要客氣。”此時的陳永華,似乎有難言之隱,欲說不能,隻是說:“咱倆是好朋友、好兄弟沒錯,但有些事情就是好朋友、好兄弟也不一定能幫得上忙的。這些事隻能靠我自己去解決。好多事現在也不好說,等以後有機會時我再告訴你吧。”

林海毅見陳永華的態度堅決,也不好再堅持下去了。他隻是希望今後雖然不在一個單位工作了,仍然要保持正常性的聯係,因為在異國他鄉找個能談得來的好朋友也不容易。陳永華完全同意林海毅的說法,他說:“今後不管會發生什麽變化,我們一定要繼續保持聯係。等到你變換工作安定之後,而我自己家裏要辦的事也辦妥後,咱哥倆再聚在一起好好地喝幾杯,那樣會更痛快,更開心!”

自那天雷諾廠下班的路上分手後,林海毅與陳永華有一段時間沒有見麵了,各人忙著各人的事。不過他們也常常在電話裏保持聯係、互通各自的消息。林海毅很快辦妥了雷諾汽車廠的離職手續,按照原先的計劃,跟著姐夫李朝陽做起了製衣廠的中間承包人的活計。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巴黎的製衣行業基本上是控製在猶太裔商人的手裏,他們開有大小不一的製衣廠,招收一部分縫紉工在工廠裏工作;另外,也將一部分活計外包出去,規定好縫製質量要求、每件縫製價格和交回的時間要求,由承包人將由廠裏裁剪好的未成品領去,按規定的時間內將縫製好的成品交回廠裏。交回的成品要過檢驗關,合格的發放加工費,不合格的還要退回重新返工。不少剛來到法國的東南亞華僑華人,大多數語言上不過關,加上也沒有其他謀生的專門技術和特長,相對來說,縫製衣衫這一行比較容易上手,稍為學一學,領會一些要點,就能動手幹起來。說到底,這是一個苦力活,多幹多得,拚的是時間。所以初來乍到的華僑華人男女,不少人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這種活計。女的從早到晚坐在縫紉機旁手腳不停;男的跑進跑出,肩背手提,取貨送貨也是忙個不停,幹的是力氣活。

做製衣廠的中間承包人,需要起碼的兩個條件:第一,必須要有自備的一輛小貨車;第二,必須要有強壯的體魄,能幹得動體力活。每天要從工廠裏將裁剪好的各種布料扛上小貨車,再將這些布料分發到各家各戶;在指定的時間內,又要將各家各戶縫製好的衣衫收回來,再交回到工廠裏。

林海毅和應美妮將一年多來積存下來的錢,拿出了大部分,花了一萬五千多法郎,買了一部舊的二手小貨車;再在李朝陽的領引下去見了猶太裔製衣廠的老板,談好了條件,簽好了合同,就開始學著做起中間承包人的營生。一開始,李朝陽將他原有客戶中的一部分讓給林海毅,讓他自己送貨上門。在這個過程中,林海毅也慢慢地發展了一些自己的新客戶,不到五個月,林海毅的客戶就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有不少人是通過原先的客戶介紹,自己找上門來要求林海毅送貨的。承包業發展得那麽快,是林海毅自己原先沒有預料得到的。

安排三個孩子睡下,夜深人靜時,夫妻倆才有時間坐下來細細算了算帳,結果這幾個月的收入比林海毅在雷諾汽車廠做工時,翻了差不多兩倍,這讓他們夫妻倆從心底裏樂開了花。這幾個月幹下來,雖然每天的工作時間長,十分勞累。但是有這樣的收獲,都是值得的,也讓他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如果按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他們計劃再過三、四年,就可以有資本自己創業做老板了。

林海毅每天幹的活確實很累。雖然在工作時間上可以由自己靈活安排,不像在雷諾汽車廠工作時那樣死板,但每天總的工作時間卻要比在雷諾廠多得多。做這份工作有一個好處是,每天不用像在雷諾廠工作時要起大早去趕班車,他可以根據工作量多少,安排好時間,早上去送孩子們上學、下午接孩子放學。不用像過去一樣,每天都得要應美妮去接送孩子們上學、放學。這樣一來,應美妮一天可以節省下差不多兩個多鍾頭來專心縫製衣衫,增加收入。應美妮往往早上起床後,先為三個孩子準備好早餐,連睡衣都不用換就坐到縫紉機前開始工作,一直到要做中午飯時才起身動一動。午飯隻有他們夫妻倆,吃得十分簡單,十幾分鍾就解決問題。吃好飯,碗碟也不用收拾,放到洗碗盆裏留到晚飯後一起洗。於是,應美妮又一頭紮到縫紉機前忙碌開了。海毅有時嬉笑她:你這樣過日子,一天從早到黑都隻穿睡衣就行了,衣服也不用換,一年下來倒可以節省不少買衣衫的錢呢。

林海毅自從變換了工作後,相對來說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比過去多了,也有時間與他們談談話了。與孩子們在一起時,海毅發現一個值得擔憂的問題,就是三個孩子在一起聊天和戲玩時,開始是用中文講的,但講著講著,就不斷地冒出了法文詞句,到了後來,就直接用法文對話了。林海毅、應美妮夫婦早就給三個孩子作過規定,平時在學校裏學法文、講法文沒有問題,但是回到家裏後,孩子們之間對話必須要講中文,誰違反了這個規定,一次就要在每個月的零花錢中扣除兩法郎。孩子們都還算聽話,回到家裏後,相互之間一般都是講中文的。但是時間一長,他們在對話中就自覺不自覺地講起了法文。父母親聽到後往往向他們指出不準講法文,要講中文。如果在家裏也習慣講法文的話,久而久之他們慢慢就不會講中文了,這是父母最擔心的事情。對於父母的批評,孩子們往往感到委屈。尤其是大龍,有一次他正興高采烈地用法文與妹妹在講學校裏的趣事,被海毅一聲喝打斷,要他改用中文講時,他就很不高興地反駁說:“有些東西我不知道用中文怎麽講,你們也沒有教過我啊,現在又不讓講法文,你們叫我怎麽辦?”大龍的一句話,真的讓海毅一時噎住了不知如何往下說。後來,海毅、美妮夫妻倆在一起再談起這件事時,都覺得有點煩惱。平時在家時雖然要求孩子們講中文,也隻限於日常生活用語,更深層次的一些東西也很少涉及,孩子們在學校課堂上學的,或在課本上了解到的,都無法變換成用中文準確地表達出來。在這種情況下,自然而然地隻能用在學校裏學到的知識,以法文來表達和交流了。

類似林海毅、應美妮這樣的華人家庭,孩子們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家長要求孩子們在家裏盡量講中文,而孩子們開始用中文講,講了一會兒,卻很自然地又講起了法文。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也不能一味地責怪孩子們,孩子們在法國學校裏學習,讀寫和交流用的都是法文。在家裏家長平日忙於生計,除了日常生活裏一般的交談講中文外,無法係統地教他們如何講中文和傳授有關中國文化的知識。這樣,孩子們之間談話、交流自然就用法文了。而這樣久而久之,他們就不會講中文了。麵對這種苦惱,海毅和美妮多次商量的結果,決定每天晚飯後,由父親林海毅將三個孩子集中起來,在飯桌上教他們一個小時的中文。說做就做,林海毅馬上給在香港的朋友打電話,要他去中國大陸時,幫忙到書店買一套小學中文教材,要簡體字的,立即郵寄過來。這位朋友也真夠義氣,不到半個月,就寄來了一套學漢語的教材。

有了漢語教材,林海毅還特地到超市買了三本每頁紙上印有暗格子、適合寫漢字的本子,分給三個孩子每人一本,作為學中文的專用練習本。萬事具備後,一天傍晚,一家人吃好晚飯,美妮收拾好桌子後,海毅叫三個孩子都去洗幹淨手,要上廁所的先去上廁所,然後重新坐回到桌子旁,宣布家庭中文課正式開學。

林海毅叫三個孩子翻開課本的第一頁,指著這一頁的三行字說:“今天,我們就學這一頁的三行字,第一行是:‘我是中國人’。第二行是:‘我要學習講中文’。第三行是:‘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曆史’。你們先要跟著我念,然後學習寫字。”說完,林海毅就高聲地念起:“我是中國人”。三個孩子也跟著念道:“我是中國人”。這樣重複念了三遍,林海毅又指著第二行帶著大家念;也是念了三遍後,又朗讀第三行。這樣先後反複地念了很多遍後,林海毅問:“怎麽樣,都記住了嗎?”看來三個孩子學習的情緒還很高,一齊高聲地答道:“記住了!”

林海毅聽後很高興,就指著課本上的第一行字,問大龍:“你讀一下這行字。”大龍隨即大聲地讀起來:“我是中國人!”接著,林海毅又叫舒婷讀,舒婷也能準確地讀了出來;舒雲是最小的妹妹,還沒有等到爸爸點名,她就尖著嗓音喊出:“我是中國人!”已經坐在縫紉機旁開始縫衣衫的美妮聽後,臉上溢滿了笑意,但是沒有笑出聲來,隻是慈愛地用眼光掃了掃三個孩子仍帶稚氣的臉蛋。

等讀到第三句“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曆史”時,三個孩子就念得不那麽暢順了,顯得有點結巴。此時的林海毅並沒有不耐煩,而是一遍又一遍地領著他們念,直到大家都念得順口了才停下來,並向他們解釋了什麽是“文化”,什麽是“曆史”。等孩子們似懂非懂地說聽明白了後,林海毅就教他們按著課本上的三個句子,在練習本上學習寫字,每個句子要抄寫五遍。等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在抄寫句子時,林海毅才站起來鬆了一口氣,走到美妮的身邊,向她做了一個鬼臉,似乎在問“我教得不錯吧?”此時,大龍最先喊起來:“爸爸,我寫好了。”接著,舒婷和舒雲也都叫起來說寫好了。林海毅看了一眼牆上的鍾,時間已經過去快一個小時了,他急忙又回到桌子旁邊,拿起他們的練習本仔細地檢查了一遍,覺得寫得還都不錯,就對三個孩子說:“今天第一天學中文,你們表現都很不錯,學習都算認真。今天的第一課就先到這裏,明天晚上叫媽媽多做一個好菜獎勵獎勵你們!”

就這樣,每個星期安排兩個晚上,林海毅推掉一般應酬,吃過晚飯後,就雷打不動地堅持教三個孩子學習中文一小時。二個月下來,還是很有收獲的,中文教學課本的前十頁上的中文字和句子,兄妹三人都能讀下來,並能寫出來。在講解一些字的意思時,林海毅還根據句子裏的字義,配合給他們講一些相關的故事,引起他們的極大興趣,問這問那,你一句他一句,十分熱鬧。三個孩子比起來,姐妹倆比較認真,每次都能專心的坐下來讀寫,識的字也越來越多。做哥哥的大龍,到後來就坐不踏實了,一小時的學習時間,一忽兒要去小便,一忽兒又要喝水,常常讓老爸發起火來時才能無奈地重新坐下來。

林海毅和應美妮在當時的條件下,在家裏堅持教孩子們學習中文,講中國話,還是頗有收獲的。三個孩子雖然還達不到能看中文書的水平,但是用中文與人交流一般都沒有問題。後來,東南亞的華僑華人先後成立了多個自己的僑團,並相繼開起了中文學習班,林海毅、應美妮夫婦又將他們送到僑團的中文學習班學習,才結束了家庭的中文學習班,林海毅一星期兩個晚上由此也得到了解放。這三個孩子在法國年複一年的長大,雖然讀的都是當地的法國學校,但是他們卻能講一口流利的帶一點點法國口音的中國話。回到中國旅遊和辦事,與人對話交流,一點問題都沒有。這不能不說是當年林海毅、應美妮的英明決定和所付出的心血沒有白費。後來,林海毅在巴黎生意慢慢發展、做大,打開了一片天地,他就更加熱心華人僑團的建設,尤其是僑團中文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出錢、出力毫不吝嗇。一段時間裏還親自擔任了僑團中文學校校長的職務,就是因為他深切體會到華僑華人下一代雖然生活在異國他鄉,但是一定不能讓他們忘記自己的母語,這既是家長的責任,也是僑領們熱心搞僑團事務的一個重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