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繼續較量

天啟六年,葉向高再次被複用,雖然此時內閣的組成人員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東林黨人:葉向高、劉一璟、韓爌、何宗彥、朱國祚、孫如遊。表明了東林黨在朝廷中的地位。

但這樣的情況一個月之後就被打破,內閣進來了一位新成員 ———— 沈潅,沈潅依附方從哲勢力,最早曾經在內書堂給太監們上過課,如此算來,魏忠賢也算是他的學生,對於這一點,很多人持懷疑的態度,魏忠賢本來就不通文墨,怎麽可能聽得懂課,無論聽不聽的懂,但他和魏忠賢認識很久了。彼此都比較熟悉這倒是事實。

沈潅後來在魏忠賢得勢以後投靠了他這位“學生”,成為閹黨的忠實骨幹。

除了這個事情之外,沈潅在南京任職禮部侍郎曾經對本地的天主教徒予以驅逐,主要的原因是他一直信仰佛教,在南京的僧人出於利益考慮,也拿出一萬兩銀子助其鏟除,遭受驅逐讓西方傳教士受到了沉重打擊,使的他們傳入西學的過程一度被阻。

沈潅能夠加入內閣不完全是魏忠賢的原因,在萬曆年間,因為能力出眾,就被幾派人員相繼提名。隻不過運氣不佳,還沒有到任,結果萬曆皇帝就駕崩了。等到真入閣的時候,時間已經是天啟年間了。

就這樣,東林黨人把持的內閣就多了一個沈潅。

沈潅的到來開啟了東林黨人不幸的征途。他和魏忠賢本來就認識,魏忠賢掌權後,他馬上投靠,積極支持他在皇宮“開內操”。軍隊在皇宮裏操練,給皇帝娛樂,但凡有點覺悟的大臣都不會讚成,一萬多人的部隊進入皇宮,如果要政變,輕而易舉。這個不是鬧著玩的,太危險了。

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東林大臣多人聲討沈潅是“肘腋之賊”,膽大的東林大臣刑部尚書王紀直接將其比作是遺臭萬年的大奸臣“蔡京”。

刑部內部也有人選邊站隊,供職於刑部主事的徐大化,審時度勢,選擇倒向魏忠賢,積極給閹黨出謀劃策,因為文筆不錯,因此經常代寫一些文章攻擊正直大臣,還為沈潅鼓噪,王紀尚書見自己的下屬如此卑劣,就很痛恨,直接上疏彈劾徐大化的過錯,他在奏疏中質問:“大化誠為朝廷擊賊,則大臣中有交結權璫,誅鋤正士,如宋蔡京者,何不登彈文,而與正人日尋水火。”

王紀在天啟心中的印象不錯,加上言辭激烈,所以不久之後,徐大化就被罷免。禦史楊維垣和徐大化的關係不錯,平時經常交流,見徐大化被處理很不滿,公開對王紀的行為進行挑釁。責任他:言紀所劾大臣無主名,請令指實。

他本以為王紀不敢點名道姓的說出來,這樣便可以讓他理辭曲窮。

但王紀不是一個軟弱的人,馬上點出,自己所說的大臣,就是內閣大學士沈潅。說他和蔡京一樣都是:“賄交婦寺,竊弄威權,中旨頻傳而上不悟,朝柄陰握而下不知,此又京迷國罔上,百世合符者”。出自《明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這下桶了馬蜂窩,王紀尚書把沈潅的名字直接說了出來,相當於是直接不給客氏和魏忠賢的麵子,婦寺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出來了,這女人和宦官不就是指的客氏和魏忠賢麽?

魏忠賢和客氏聽到有人說自己的壞話,意識到不秒,商量到天啟那裏去打悲情牌,他們先是在天啟麵前哭訴了一陣,然後陳述自己的冤屈。天啟皇帝對勝似親人的他們給予了安撫。

在天啟皇帝看來,雖然沈潅和客氏魏忠賢與這個事情有一定關係,王紀也不該過分直接的指出,並玷汙他們的名譽,針對魏忠賢的哭訴,天啟皇帝表示自己會幫著申斥。然後讓他們回去好好休息,等待消息便是。

兩人見反應的問題達到了效果,就告退回去了。

沈潅作為內閣的朝臣,給了魏忠賢思想觸動。讓他有了控製內閣的想法,沈潅幫自己做事,那麽自己就有了釘子耳目,隻是耳目數量不多,還不能形成壓倒性優勢,隻要在內閣中自己人多,就可以絕對掌控了。

沈潅進入內閣之前,內閣還有一位離開的東林忠臣,這個人就是孫如遊。他是浙江人,字景文,號鑒湖,都禦史孫燧曾孫,為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的進士),累官至禮部右侍郎,明光宗即帝位後,因為抵製鄭貴妃的陰謀出力甚多,得以升任禮部尚書。在移宮案中,他和其他朝臣一起反對李選侍久住乾清宮,言辭激烈,因此被魏忠賢所嫉恨,楊漣離開以後,他就成了魏忠賢的肉釘子。

明熹宗即位,命其以東閣大學士入閣,參預機務。

孫如遊這個人本身沒有任何問題,各方麵都很優秀,魏忠賢盯了他很久都沒有發現毛病,打算從他進入內閣的程序的紕漏上下手,他是由天啟皇帝直接下命入閣。沒有經過會推(官員參與評議)的程序直接進來的。魏忠賢認為,這裏可以下手,於是組織親信心腹,上奏朝廷聲討,稱孫如遊入閣不合理,要求他直接離開。

內閣的準入問題,在很早之前,就有皇帝直接任命過,並不能說一點都不合理,隻要官員負責,人品端正,也沒有什麽問題。

不抓這個,就沒得問題可以抓了,所以授意之下幾人死死咬住這個不合製度不放,東林大臣在這種情況下按理都應該站出來說話給予支持,但遺憾的是,他們做事不夠齊心。在涉及到這個製度合理與否的問題上,居然還有東林大臣站出來反對孫如遊,陳述孫如遊的入閣存在的問題,這個人還不是別人,而是在移宮案中做了很大貢獻的左光鬥。他說到:“數月以來,中旨之爭頻見章奏。開中旨者,自用如遊始。則塞中旨者,亦必自罷如遊。始如遊去,而天下曉然。知不得以私意用一人,不得不以公議去一人,偉端不啟,而公道旁昭矣”。出自《明熹宗實錄》。

朝中大臣說閑話,孫如遊知道無論怎麽解釋都沒有用,他自己也不願意受閹黨黑白顛倒的詰問,於是上疏申請辭職,天啟皇帝對於他的上疏提出了疑問,問他如何又無事生非?意思是怎麽到你這裏,就有問題了。

因為孫如遊的事情朝廷爭論得厲害,天啟圖個耳根清靜,就順了他的意見,將孫如遊免職了,讓他好好回家休養。

孫如遊一走,矛盾都指向就轉到另一個人頭上,這人就是東林大臣劉一璟。,因為沈潅支持軍隊在皇宮開內操遭到大臣反對彈劾,弄得他頭大,又因為方從哲和葉向高空缺的一段時間裏,隻有劉一璟威望和地位最高,算得上是接替首輔的不二人選,因此沈潅就懷疑是劉一燝在背後下手,針對他。因此鼓動自己人孫傑上疏皇帝指控劉一璟存在的問題。

劉一璟躺著中槍,沈潅懷疑他完全是冤枉了他,他一直小心翼翼的做事,和朝廷的言官一直保持著距離,對言官的態度也是冷冰冰的,這些會說的言官大臣對他都沒有好臉色看,怎麽可能幫他弄沈潅。

明末朝廷的政治風氣就是這樣,善於捕風捉影,因為懷疑,就可以把人家定性為壞人。抱著寧遠錯怪一個也不放過一個的原則,下狠手整人,這也是古代官僚常見的弊病之一。

此外要找劉一璟的茬,還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在明光宗元年的九月份,劉一燝曾經對天啟上奏講明,驅逐客氏的必要性,這遭到魏忠賢的痛恨,自然被定在處理名單之內。第二個原因是在皇宮盜寶案發生後(魏忠賢主謀),劉一燝堅決要求朝廷嚴懲犯罪分子,並且對魏忠賢因以修建萬曆皇陵有功勞給予賞賜蔭封表示反對。

找我不痛快,我肯定也要找你麻煩。

在魏忠賢的安排,上疏要求處理劉一璟的大臣一撥接一撥。

劉一璟在宮廷裏參與護衛自己登基的事情給天啟留下的印象很深,他對劉一燝還很有好感,所以在禦史劉重慶上疏彈劾劉一璟的時候,天啟維護了劉一燝,對劉重慶的上疏給予了堅決批評,並做貶官處理。

劉一燝為江西南昌人,字季晦,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劉曰材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進士,官至陝西左布政使。家庭條件優越,劉一燝在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明光宗時期入閣,因為工作能力突出,在1622年的時候他已經是顧命大臣,擔任戶部尚書。

哪知道劉一璟這個位置還沒有當多久,才一年多的時間,就有人來彈劾他了,除了劉重慶,霍維華彈劾他以外,還有名聲交好的大臣震湯、陳九疇這些人都說他的不是,如果說魏閹的人跳出來指責他的過錯還可以理解,那麽自己人來說他的壞話,這就讓他很難堪了。

上疏彈劾的大臣說他勾結宦官,這讓他很鬱悶,名譽是大臣的麵子,如果被冠上就很難洗脫,還會在曆史上留下罵名,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他不得不連續上了幾道奏疏來做解釋,並要求辭職。

這正是魏忠賢求之不得的。馬上矯詔聖旨,將劉一燝罷免削籍。

劉一燝如果走了,那麽東林大臣勢必會少一個中流砥柱。

這個時候,隻有一個人可以勸天啟皇帝手下留情,將劉一璟留下來。那就是才回到內閣不久,地位重要的葉向高大人。

但葉向高本身就對劉一璟看法就不好,主要原因在於,方從哲離開內閣之後,按照順序應該劉一燝來擔任首輔,但他把這個位置讓給了葉向高。

本來他是一片好意,但在葉向高這裏,他就不這麽理解了。葉向高的看法是受到了門生的影響,有兩位葉向高的門生在很早之前投靠了閹黨,直接在恩師葉向高麵前說劉一璟的壞話,說劉一璟對葉向高一直有不好的看法,這次是逼不得已才讓出職位,他最痛恨葉向高了,幾個門生這麽一說,葉向高就信以為真了。

對劉一燝就見死不救,坐以待斃,沒有采取任何挽救的措施。

老師糊塗了,學生可不糊塗,葉向高還有一個門生,將此事看得很透徹,這個人叫繆昌期,他對老師說,劉一璟是一個人才,對國家有益,葉老師,你怎麽能不管他。

葉老師很不情願就推脫說:皇上下的旨意,我難道不聽。

繆昌期說,如果老師願意出手給皇帝做工作,那麽這個事情就可以圓滿解決,也能打擊閹黨的氣焰,真的不管的話,忠良大臣離開以後,又有什麽辦法來收場?

繆昌期分析得有理,終於讓葉向高動了心,起身找天啟皇帝說了情,天啟皇帝對他的說情表示了尊重,說願意下旨挽留。

但劉一璟在這一次被彈劾的事情中絕望了,直接連續上了十幾次奏疏要求回去,天啟皇帝沒得辦法,批準他的離開。

劉一璟的離開,天啟時代的政局變化又加快了一步。

作為地位顯赫的顧命大臣劉一璟。他在朝廷中一向頗有威望,魏忠賢沒想到這麽幾次一來就把這個重要的人物給弄走了,更加堅定,想要插手控製內閣。

沈潅因為在朝廷中被刑部尚書王紀點名,丟了麵子,心中不爽,直接將他牽連進了熊廷弼的遼東經略的案子中,導致王紀被削籍罷免處理。

劉一璟走後,葉向高冷靜下來才覺得劉大人確實吃了很大的冤枉,同情心下,他對天啟皇帝說,沈潅和王紀兩個人都有責任,如果隻處理王紀,公眾會有意見。言外之意就是沈潅也需要處理。

葉向高的話很有份量,擔任內閣大臣的朱國祚也認為自己不能和沈潅這樣的人同流合汙,要求離開。其他臣子也先後上疏說明看法,皇帝為了平息眾怒,就在當年七月將沈潅罷免。

沈潅回到家鄉後,有些鬱悶,待了一年多就因病去世了。他在天啟年間死了也不算壞事,免去了遭受崇禎登台後的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