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脫俗絕逸的溫靈嬌

秋儀之出生貧寒,又學幽燕王不事鋪張,且尚未成家,加之廣陽城本是軍事要塞,沒有多餘的空地,故而儀之的府邸占地極小,房間數量也堪堪夠用而已。

府邸坐北朝南,四周以兩丈高地白牆圍定,南牆開一扇丈餘寬地正門;門內搭了一座半人高的小屋,裏麵養地正是儀之從南陽帶來地那條已養得膘肥體壯地小白狗;正門洞開,是一道刻有祥瑞圖案的浮雕影壁,繞過影壁便是正堂;正堂左側兩間偏房做書房及庫房之用,右側四間偏房則是廚房、廁所及門子和侍者的住所;府邸沒有後堂,正堂之後便是儀之就寢的臥室。整個院落樸實無華,單論豪華舒適,也就同廣陽城中普通小康人家相似,倒是院子角落栽種的兩棵洪桐樹,參天而立、如傘似蓋,別有一番情趣。

儀之端坐正堂之中,隻見影壁之後緩緩繞出一名少女。幽燕道五月尚冷,那少女上身穿大紅色短襖,下著米黃色長裙,盤起頭發在耳邊梳起兩個髻頭,臉上不施粉黛,略抬起頭朝儀之咧嘴一笑。這莫名一笑,讓儀之十分尷尬,忙避開少女的目光,極不自然地端起已溫的茶碗假意抿了一口。

那紅衣女子將將走過影壁,也不向正堂走來,隻在一旁站定,卻見又一女子從影壁之後飄然而出。那女子白衣白裙之外披了一襲淺絳紫色的披風,恰映襯了她白皙如雪的肌膚,一雙垂目熒熒有光、兩道細眉欣然上挑、紅潤的嘴角也微微上揚,極有分寸地向府邸的主人點頭示意。一陣清風襲來,將純白的裙擺和鬢邊的長發微微吹動,好似天女下凡一般。

“想必此人便是溫靈嬌了……竟是這般的女子……又怎好似在哪裏見過?”儀之正在遲疑間,那白衣女子早已在紅衣姑娘的陪侍翩然走入正堂。

儀之忙喚來侍者,吩咐沏茶待客。

那小侍隻有十三歲,本從河南道逃荒而來,在街邊餓個半死才被儀之撿到,於是看在同鄉麵上讓他在自己府上當個小廝。隻是原先的小名“驢兒”不雅,索性改了個“瑞壽”的大名。

瑞壽端了兩碗清茶上來,不想那紅衣姑娘隻聞了聞便道:“這是什麽茶葉?用來漱口還嫌澀,哪裏是能喝的?”說罷便不知從何處掏出一小包茶葉,說道,“這是今年杭州的雨前新葉,要用八分有餘九分不足的燙水,頭道要濾幹淨倒了,二道才能入口,這些茶葉隻夠泡兩茶盅的,你可不要貪嘴。”

瑞壽是幽燕王螟蛉之子的貼身小廝,在廣陽城中有幾個人敢對他頤指氣使?無端被這不知來曆的女子數落一番,心中當然不快,又不好發作出來,隻能接過茶葉忿然回了一句:“我們可沒這些臭講究!”還是退下去了。

儀之自然不能再請對麵的白衣女子飲茶,便將她讓入座中,問道:“在下與姑娘素不相識,不知屈尊寒舍有何貴幹?”

那白衣女子嫣然一笑,緩緩地說道:“幽燕王子還真是貴人多忘事,短短幾天,便將小女子忘了?”

儀之本是極聰明的人,經她這麽一說早已豁然開朗,卻又驚異萬分,脫口而出:“什麽!難道你就是天尊教的妖……天使?你不知眼下廣陽城中正在大肆肅清天尊教,此時怎敢躬身前來?”

溫靈嬌抬眼望望儀之道:“有道是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公子敢隻身獨闖我聖教總壇一遊,小女子雖是一介女流卻也不敢不亦步亦趨,趕來一睹公子風采。”

“這麽說你真是那日總壇之中的女子?難道靈嬌二字果真是姑娘的芳名?”儀之幾乎是驚叫起來,“你就不怕我這就通知城內巡防兵士,將你立時擒獲,就地正法?”

溫靈嬌好似聽見了什麽好笑之事,也不回答秋儀之的問題,忍不住地掩嘴歡笑,說道:“小女子可不認為公子是不懂的憐香惜玉的俗人,相反,小女子要安然離開幽燕恐怕還須指望在公子身上呢!”

“哈哈哈!”儀之已平靜了些,笑道,“姑娘確實品貌不凡,但在下雖不是柳下惠,卻也知些道理。今日姑娘既然是屈尊寒舍,就這樣捉了便也算不得是在下的功勞,姑娘還是請回,今後之事還請自求多福了罷!”

這便算是要逐客了,溫靈嬌卻不以為然,微笑著沉默不語。正在這時一股清雅的茶香飄來,原來是瑞壽剛泡好了茶,正端上正堂而來。靈嬌恰好笑道:“小女子難得到公子府上攪擾一次,就連茶葉都是自備的,若非公子連一碗熱水也舍不得嗎?”

這話說得十分刁鑽,倒讓秋儀之不好強下逐客令,隻默不作聲,不知如何打發這不速之客。

正說話間,瑞壽已將兩碗清茶擺上案頭,微微冒出的人氣帶著一股沁人的香味,彌漫了整個屋子,讓秋儀之不禁捧起茶碗,輕啜了一口。

幽燕本是大漢極北邊苦之地,所謂茶葉不過是販給渤海、突厥人的低劣貨物,實為江南和中原雅士所不齒。而盛滿儀之手中白瓷茶碗的這一汪清茶卻實在是與眾不同——幼嫩的茶葉經過精心烘炒,在恰到好處的水溫浸泡下自然地舒展開來,宛若水中仙子翩翩起舞;碧綠的茶水毫無雜質,從容蒸騰起沁人心脾的水汽,正應了“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的絕句;小心翼翼地咽下一口,一股暖流刹那間從食道貫穿而下又迅速融遍全身,五髒六腑都好似被洗滌過一般——就連儀之這樣從不講究飲茶之道的俗人也頓時感到這茶的好處。

品過這瓊漿玉液,自然耳聰目明,儀之耳邊響起銀鈴般的聲音:“說來讓人臉紅,小女子別的長處沒有,偏有些知人之明,無論何人隻要稍稍接觸,其人的品性便能略知一二,從無差錯。那日公子在我聖教幽燕道總壇為一戎狄女子尚可委身為質,小女子與公子同為大漢黎民、炎黃子孫,怎會吝行方便?”

秋儀之擺擺手道:“姑娘此言差矣。那憶然姑娘雖是渤海人氏,但同在下一道北擊突厥毗西密,共築大漢藩籬,說是生死之交亦不為過。且憶然自小在幽燕王府中接受中原教化,為聖賢之道所熏陶,雖然麵目有別,但內心已同中原女子無二,豈可以華夷之分論之?”儀之忍不住又品了一口清茶,繼續說道,“反倒是溫姑娘您,深受天尊邪教蠱惑,不聞聖賢之言,行事乖張偏激,確似化外之人,在下誠為姑娘惋惜。”

一聽儀之以“邪教”稱呼天尊教,溫靈嬌果然又不忿起來,好在她修養非凡,壓住怒火,緩緩問道:“小女子嚐聞佛教也是自西域天竺傳來中原,也教人拜佛念經不問世事。中土道教則講究修煉成仙,服食丹藥,曆朝曆代不少皇帝皆因服丹而暴斃。而儒教亦教人拜祭祖先,尊崇聖賢,各種禮儀與宗教無異。公子何必偏要以‘邪教’二字來毀謗本聖教呢?”

若是換個名家大儒或未能夠反駁溫靈嬌的反問,倒是秋儀之曆來博覽群書、觀其大旨,不緊不慢地答道:“姑娘此言又差矣。父子相繼、宗代相傳乃是人倫本源,聖賢之道則均是珠璣之言,儒家不過是遵循天道人情,以倫常教化眾人,豈可非議?道教源出於道家,講究以清靜無為修生,以與民休息治國,頗有可取之處;及至前朝方有妖人假借道家之名創立邪道,妄想什麽燒丹煉金、長生不老,一時蠱惑人心罷了。不瞞姑娘,當今聖上也頗好此義,我義父幽燕王曆來反對,每年均有勸諫奏章上達天聽。至於佛教,自天竺傳入中原之初也廣開寺院,聚斂財貨,以致前朝皇帝大多篤信佛教;本朝聖祖皇帝以佛教消極避世,於振興國家無益,又恐尾大不掉,故而大廢天下佛寺,史稱‘聖武滅佛’。自此之後,佛教不敢再插手世俗事務,僧眾一心修行,講究慈悲為懷,倒也不悖天理。”

“若是誠如公子所言,唯有我天尊教不容於世事,那為何我聖教門徒遍布天下,綿延數百年而不衰?”說著說著,溫靈嬌咧嘴一笑,“就連本朝太祖皇帝在微末之時,都是我聖教弟子呢!”

漢太祖鄭邦顯在未得勢之前曾依附於天尊教,此事後世史家雖幾經遮掩,卻是不容否認的事實。關於這點,鍾離匡曾在授業之時同幾位王子深入探討過,儀之正好現學現賣,朗朗答道:“前朝末年天下大壞,民不聊生,我太祖高皇帝雖是一介布衣,卻有救萬民於水火之誌。恰有天尊教於民間施藥傳教,有祛暗生明之義,於是太祖便委身宗教,以求掃平天下、經世濟民之道。數年之後,高皇帝便明了了天尊教的種種愚昧乖張、荒誕不經,於是斷然退出邪教,保境安民,籠絡天下豪傑,這才成就大業,創下大漢兩百年基業。姑娘天性靈敏,何不效法太祖,早日改邪歸正,也算是善莫大焉。”

幾句話,竟將如此聰明靈透的溫靈嬌說得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