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避免的普法戰爭

1870年5月底,北德邦聯議會宣布休會,所有議員都回到故鄉,邦聯的軍艦都出海去做夏季友好訪問,大部分陸軍士官也趁著秋季演習前去休假旅行。毛奇元帥在他的別墅中栽種玫瑰花,威廉國王到他常去的溫泉勝地避暑,俾斯麥也回到了他的山莊,在森林和草地上打獵。

同年的6月30日,法國首相奧利維發表聲明說:“過去從來沒有過像今天這樣和平的日子!”但是就在法國首相演說後不到兩星期,法國就對德國宣戰了。

因為拿破侖三世眼看普魯士軍隊在7周內就擊敗了奧地利軍,這時他感覺自己失策了,因為原本他料想普奧之戰會使德國長期陷入內亂或大敗而返,這時他便可趁機從中幹涉,獲取漁利,沒想到的是普軍大勝,又加上俾斯麥外交策略的得逞,使法國處於很不利的地位。

拿破侖三世向俾斯麥提出普奧戰時普法間的密約,催促德國割地,但俾斯麥前後五年,再三推托,並不打算給法國割任何一塊土地。

不過,俾斯麥對法皇透露說荷蘭王曾托他買賣盧森堡,並慫恿法皇買下該地。雖然此舉遭到德國的反對,但俾斯麥的想法是要以他個人的外交策略來打敗法國,統一德國,俾斯麥不願讓普軍在戰場上和法軍交鋒。

有關買賣盧森堡一事,震動了德國邦聯議會,引起了嚴厲質詢,俾斯麥則義正詞嚴地對議會聲明:“政府應該尊重鄰國國民之意。”此事的牽涉越來越廣,荷蘭王便撤消了買賣盧森堡的約定,後來俄帝召開了倫敦會議,會議宣布盧森堡公國成為永久中立國。

拿破侖三世再次被俾斯麥愚弄,心中很不快,便誘使意大利、奧地利兩國夾攻普魯士。

從1868年期,俾斯麥就知道普、法終究難免一戰,他曾對摯友說:兩年後可能會再起戰事。果然不出他所料,兩年後,普、法開戰。

當德軍越過萊茵河來到阿爾薩斯和洛林時,每位德國士兵心中都充滿了愛國之情。這兩個地區是路易十四在兩百多年前從他們祖先的手中強行奪取的,而今他們為了收複失地進入巴黎。如果不打倒侵略的法國王朝,德國民族絕對沒有和平。

100多萬德國軍隊排山倒海地向法國推進,自7月19日開戰進入法國以來,普軍連戰皆捷,不到一個月就進逼到巴黎城下了。

8月2日,威廉國王親自指揮三軍;7日,攻到了莫色耳河;15日,到達麥次郊外;18日,在聖布列烏展開決戰,德軍把法國將軍巴山所率領的大軍逼到了麥次的炮台,便層層包圍。其餘的普軍正激烈地攻打巴黎。

這時的俾斯麥在哪裏呢?

他正和威廉國王騎馬渡過萊茵河,俾斯麥身著戎裝,腳穿長靴,頭戴鋼盔,腰佩長劍,年輕的士兵看到他的魁偉英姿,紛紛舉槍歡呼。俾斯麥卻在想前幾天在激戰中失蹤的兩位愛子。他把兩個兒子都送入軍隊參與遠征,同時編入最前線部隊,這支部隊在8月16日的激戰中幾乎全軍覆沒。

俾斯麥在小丘上遠眺山下雙方大軍的激烈戰鬥,到黃昏時分法軍終於敗退,俾斯麥騎著馬跑下山去,尋找他22歲的長子哈佛,結果發現哈佛已身中三彈仍堅強不屈,直到法軍撤退,才奄奄一息地倒在一家農舍的庭院中。

次子威廉很幸運地沒有受傷,但他在激戰時冒著猛烈的炮火,救起了重傷的戰友,送回到後方救治。當晚,俾斯麥在營火前得意地向慕僚們敘述兩位愛子的勇敢戰跡。第二天,他親自去前線慰問傷兵,也常提出戰術意見作為實際作戰的參考。他發現將軍們的戰術不太愛惜士兵的生命。

德軍在進攻巴黎之前,必須先擊破法軍主力麥克馬亨之軍。那麥克馬亨的大軍究竟在哪裏呢?因為戰場在法國,所以麥克馬亨大軍是退入巴黎城內了還是正向東推進,準備迎擊德軍?

8月25日,德軍終於探知麥克馬亨主力軍正從拉姆西北出發,打算趕往麥次救援巴山將軍。德軍指揮部得知了麥克馬亨大軍的動向後欣喜若狂,立即下令大軍向右方做了個180度的大迂回,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毛奇大迂回戰術”。

原來雖然麥克馬亨率領著法國的主力軍,但因其與巴山將軍失去了聯絡,喪失了救援巴山大軍的機會。本想退守巴黎,卻遭到了巴黎議員的指責,所以不得不再向萊茵河推進,在中途時因猶豫不定,坐失了良機,拿破侖三世因病魔纏身,無力決斷,喪失了許多製勝先機。

9月1日,20萬的麥克馬亨大軍在色當城外被40萬的德國軍隊包圍。

40萬德軍從四方丘陵奔騰而來,形勢猛烈地攻擊了駐紮在平原上的20萬法軍,法軍雖然在勇敢抵抗,但德軍的618門大炮,擊毀了不到300門的法軍大炮;訓練有素的法國騎兵在普魯士步兵的密集圍攻下也潰不成軍。

黃昏時分,法軍退入了色當城內,德軍把該城團團包圍。丘陵上德軍的大炮都瞄準色當城,炮彈如雨點般攻擊色當城,法軍仍勇敢抵抗。

不久,一位手拿望遠鏡的士兵看到色當城上豎起了白旗。威廉一世派一位上校任軍使趕往色當城。上校到達色當城後,被帶進一家民宅,在民宅中等待他的正是拿破侖三世。拿破侖三世問明了上校的來意後說:“過一會兒,我會派一位使者攜帶著我的親筆信函送交普魯士國王。”

德國上校立即奔回德軍本營,向威廉一世報告情況,在座群臣皆驚歎:“這真是一次極成功的戰役!”不久,帳外傳來馬蹄聲,法國軍使來到,同時有位法國將軍攜帶法皇親筆信函隨行。

威廉親王展讀來函,信中寫道:

兄弟閣下:

我在軍中無法自盡,因此隻能把我的佩劍呈給閣下。

閣下的善良兄弟

拿破侖

9月1日於色當

威廉一世在椅上寫了一封回函,讓法國將軍帶回色當。

當時已近黃昏,丘陵上的德軍軍營已燃起營火,唱起國歌,慶祝法皇投降。但俾斯麥心想:“戰事雖結束了,但真正的戰爭才正要開始。”色當城陷後兩天,巴黎組織了新政府,也就是所謂的第三共和。

第一共和出現在路易十四被殺後,第二共和出現在路易十八下台後,如今第三共和在拿破侖三世下台後組成,這個共和政府失去了所有的軍隊,首都又被敵人包圍,全國處在一片混亂中。現在俾斯麥所要做的是和這個臨時政府議和,對手正是他最討厭的議會政治家們。

但是在內部俾斯麥所麵臨的最大困擾是普魯士的常勝軍,戰爭剛開始,俾斯麥就反對軍隊圍攻巴黎,他知道其中的危險性。他的目的是統一德國,並非征服法國,所以他認為隻要對法國略施懲罰,除掉統一德國的阻礙就可以了,但是過分羞辱法國,招致怨恨,不是他的本意。

麥克馬亨大軍在色當城已投降,如今隻要攻下麥次城,俘虜巴山大軍,法國就等於完全失去了抵禦能力。所以他停止軍事行動,進行和談。但是德軍的將領們在普奧之戰中喪失了進入維也納的機會,這次大家決心一定要攻陷巴黎。

所以當拿破侖三世在色當城投降後,毛奇元帥立即率領大軍轉向巴黎,兩周後到達巴黎郊外,把法國的國都層層包圍了。俾斯麥需要克服的第二大難題就是外國的幹涉,英國是最難應付的。當初英國因法國陰謀並吞比利時對法國激烈反對,如今眼看著拿破侖三世投降,法軍幾乎全軍覆滅,英國人的想法改變了。而且新聞報道了被圍困在麥次的巴山大軍因饑餓而煮食皮靴的事,讓維多利亞女王心生同情,所以英國便向普魯士請求給麥次城內運糧,同時告訴普魯士,英國不承認法國割地給普魯士作為和平條件。

普魯士斷然拒絕了英國的無理要求。4天後,麥次城內的17000多名法軍無條件投降。至此,法軍真的全軍覆沒了。

當時奧地利曾經暗中計劃從側麵偷襲普魯士,但是俾斯麥多年來的親俄政策發生了功效,俄軍阻止了他們。俄軍一方麵牽製奧地利出兵,一方麵在10月31日,突然聲明終止克裏米亞戰爭和平條約中有關黑海義務的條款。這個舉動對英國是個晴天霹靂,該和平條約是克裏米亞戰後,俄與英、法、意三國所締結的。小國意大利可以不在乎,法國也已經戰敗,但英國很難招惹。此時此地公開做這種聲明,無異是對英挑戰,英國雖然無法獨力與俄作戰,但為了顧全顏麵,也絕不會默認俄國單方麵廢棄條約的無理聲明。

俾斯麥見英國陷入了窘境,便提議召開倫敦會議,召集歐洲各國代表在倫敦集會,共同討論有關黑海的問題。1871年1月17日,倫敦會議召開,各國代表首先鄭重聲明條約的神聖,任何國家都不得擅自廢棄。然後經過具體討論,決議接受俄建議改訂1856年的黑海協議,英國也在各國代表聲明條約神聖的決議下挽回了顏麵。

這些都是俾斯麥的籌劃成功,他賣給了俄國一份人情,使英、奧沒法從背後偷襲德軍,而後德國也能傾全力對付法國。如何處理法國問題是俾斯麥所要麵對的第三件難題。拿破侖三世已被德軍俘虜,巴黎新政府的政治家並沒有代表全法國的實力,俾斯麥究竟要與誰議和呢?

他想到的一個辦法是讓拿破侖三世恢複帝位,但數次交涉後發現該法行不通,於是他又想成立一個受全法國國民支持的政府,就是讓法國盡快實施總選舉,選出民意代表,成立議會政府,但巴黎議會的政治家並不同意他的建議,最後的辦法隻能是和這些巴黎政治家進行談判,簽訂合約。

普法戰爭一開始時,俾斯麥就成立了一個臨時外交部,隨著國王和軍隊四處移動。在他的領導下有部長、書記官、電報員、新聞官、傳令兵和夥夫等。他與這些部下共同生活在軍中,他對屬下很愛護,這讓大家很感動,所以每個人都不眠不休地全力為他工作。

色當城陷兩周後,他在巴黎近郊勞斯查德男爵的別墅中飲宴時,法國新政府的代表法布爾來見他,這位有雄辯之才的政客本來要和俾斯麥商談停戰的條件,但他滔滔不絕,好像忘了他的目的。他談到愛國心,還有法國民族的過去和現在,他說:“我們不惜傾盡囊篋,也絕不願割舍任何一塊祖國領土。”

俾斯麥卻冷漠地說:“斯特拉斯堡是我家大門的鑰匙,我一定要保有它。”

法布爾說俾斯麥的這項舉措會嚴重損害法國人民的榮譽心,留下無窮後患,最後甚至聲淚俱下。但俾斯麥並不為所動。

第二天早上,兩人再度會見,法布爾要求俾斯麥給他15天的考慮時限,同時將法文文書交給了俾斯麥。

俾斯麥立即將一份德文文書交給法布爾,說:“閣下,這是我們的回答。”

俾斯麥的做法打破了以往的外交慣例,過去全世界都習慣用法文外交書,但俾斯麥自從統一北部德國後,就想要向世界確定德語的地位,所以打破慣例,用德文進行外交交涉。他想要用德國文化向曆史悠久的法國文化挑戰。

法布爾看了俾斯麥的外交書後,便開始逐條進行討論,用盡他所有的智謀和辯才,想做有利於法國的協議。俾斯麥卻絲毫不作讓步。

三次討論後,法布爾疲憊不堪地拖著沉重的腳步返回了巴黎,他的口袋裏帶著一份苛刻的停戰條約。不久,法布爾派人回複俾斯麥,表示巴黎政府拒絕了德國的要求。當時法國政治家傑魯訪問歐洲,策動各國進行武力幹涉。巴黎的臨時政府希望借此造成對法國有利的局麵。

德軍此時已發動精兵,攻陷了斯特拉斯堡,南侵羅瓦地區,大軍包圍了巴黎。炮擊巴黎的日子逐漸迫近,全歐都很關心此事。法布爾派人給俾斯麥送信,要求道:“閣下準備何時轟擊巴黎?到時請告知一聲,因為需要讓各國外交使節撤離。”

俾斯麥答道:“炮擊巴黎的時間和方法純屬軍事機密,很遺憾,我無可奉告。”

巴黎人民仍然不願投降,他們決心為國殉身,雖然明知這是無益之舉,卻也體現了法國人的精神。

10月4日,俾斯麥通告歐洲各國政府,說明破壞巴黎的責任不在德軍,而在頑劣的巴黎人民,當天便進駐巴黎西南的凡爾賽。凡爾賽是曾經使法國成為歐洲第一強國,同時成為世界第一的文化中心,路易十四建立的大宮殿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