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戰出征

弘治三年(1557年),元信娶了今川義元的親戚關口義弘的女兒為妻,她就是後來的築山殿。此時的元信沿用了祖父清康的名字,更名元康。這個時期,整個日本動**不安,騷亂四起。

天文十二年間(1543年),葡萄牙船隻抵達了遠在南邊的種子島(位於今日本鹿兒島縣),火槍傳入日本。緊接著西班牙傳教士佛朗哥·查畢爾於天文十八年(1549年)來到九州島進行傳道。不過各國諸侯並不關心這些,他們正忙著為了擴張領土而不斷爭鬥。

在當時,今川義元、與駿河相鄰的甲斐(位於今山梨縣)的武田信玄、小田原(位於今神奈川縣)的北條氏康、越後(位於今新澙縣)的上杉謙信,以及織田信長等都是雄霸一方的諸侯。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二人為了擴張領土,發動了著名的川中島會戰。這些諸侯最大的也是共同的願望就是攻下京都,因為天皇在京都,隻有先控製住京都,才可能稱霸全國。

今川義元自然也想攻下京都,可是偏偏遭到織田信長的阻攔。織田信長剛繼承了父親的事業,擁有不容忽視的實力,而且似乎有意向西攻打義元的三河。今川義元得到消息,便決定先發製人,攻打織田信長。這麽一來,打頭陣的自然又非“三河眾”莫屬了。

義元將元康傳來,將得到的消息告訴元康,元康大吃一驚,義元說道:“西三河本來就是你的地方,萬一被信長拿下,那就太可惜了。”

“是,非常可惜!”元康思考了一下,麵色凝重地說道,“我有一事相求。請準許我回國吧!我要帶領三河的人搶回這個地區,不必勞煩您的幫助,請答應我!”

義元稍加思索,問道:“你想隻憑‘三河眾’的力量去對付織田信長嗎?我一個人都不派,你行嗎?”

“沒問題。”元康回答的語氣斬釘截鐵。

看著元康自信滿滿的樣子,義元說道:“好吧!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多謝義元公!”元康得到這個答複如獲至寶,立即動身返回岡崎。

時值永祿元年(1558年)二月,元康雖然是首次參戰,但懷著必勝的決心,要和敵人決一死戰。三河的武士們能在舊主的指揮下征戰沙場,士氣也是前所未有地高昂。他們一舉攻陷了信長部將鈴木日向守所防守的寺部城。

元康的勝利讓今川義元深感驚異,他賞賜給元康一把寶刀,交還了他少許的土地,但卻仍然不肯正式放元康返回岡崎。忠吉和作左衛門也趁著護送的機會一同來到駿河,懇求義元放元康回三河。但義元堅持不肯,還說過段時間他要通過尾張攻打京都,讓他們回三河做好準備。

忠吉等人失望地返回三河。元康送他們上路,不料就在到達安倍川畔時,竟有意外收獲:元康的母親被找到了。“我母親還好吧?”元康問道。

“是的,聽說是在尾張一帶。”

“那太好了!”元康又驚又喜,立刻寫一封信托付忠吉,“請你把這封信轉交給我的母親。現在我還沒辦法去看她,請你代我向她老人家請安。”說著元康深深歎了一口氣,“什麽時候才能再見麵呢?”

“義元公不久就要從尾張發兵到京都,打頭陣的八成還是我們,到時候就可以見麵了,讓我們耐心等待吧!”

元康和忠吉等人揮手作別,目送他們的身影漸漸消失在河的那邊,心中也開始期待發兵京都的日子快點到來吧。

收複家園

得知母親的下落,元康又在1559年迎來了一件喜事,築山殿生下一個兒子,元康以自己的乳名竹千代作孩子的乳名,他就是後來的信康。

永祿三年(1560年),義元開始發兵京都,那一年元康19歲。為了解決後顧之憂,發兵前今川義元與甲斐的武田信玄、小田原的北條氏康結成了同盟,五月中旬的一天,今川率領駿河、遠江、三河的大軍向京都進兵。元康早在第一次參戰時就曾立下大功,前些時候又在今川軍固守尾張大高城而糧餉不繼時,巧妙地避開織田軍的耳目,完成了運糧任務,將今川從困境中解救出來。所以此次出征,今川自然少不了命令他參戰。

元康智勇雙全,而且他的部下也都是有才華的將領,除了忠吉和作左衛門外,像酒井忠次、本多忠勝、石川數正、神原康政等名將也都在他麾下效力,所以對於像往常一樣出任先鋒,元康心中自信滿滿,便率領部眾直撲織田丸根的山寨。不過除了信心十足外,能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母親也讓元康越發鬥誌昂揚。

當時他母親住在尾張,被人們稱為“傳通院夫人”或“於大方”。到了尾張,元康便迫不及待地悄悄潛至母親住處,看到母親孤單的身影,元康哽咽地叫道:“啊,母親!”說罷就伏在母親的膝上喜極而泣。

元康的母親乍然見到英姿勃勃的元康,母子連心的默契讓她認出這就是自己闊別16年的兒子,不禁一遍遍叫著元康的乳名,難以置信地說道:“啊,真的是竹千代嗎?已經長大成人了!”老夫人用力地摟緊他,說,“我多麽盼望你快點成長,早日回去當三河的主人,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

元康信誓旦旦地說道:“母親請放心,過不多久了,”他揚起雙眉說,“我就要讓今川以及織田、武田、北條等人都向我俯首稱臣。”

老夫人欣慰地說:“說得好,這樣才能告慰你父親和祖父的在天之靈。”

兩人在屋裏說著話,外麵已經是一片喧囂混亂。母子倆透過籬笆圍牆,看到很多百姓推著滿載行李的車子在趕路,這些都是因為戰事將起,人們紛紛逃亡到其他地方去躲避戰亂。百姓們走走停停,氣喘籲籲,汗流浹背,曆盡千辛,終於將滿負行李和家具的車推上了坡路。

母親突然問道:“竹千代,看到沒有?”

“看到了,這些人看情形已經爬上去了。”元康答道。

母親語重心長地說道:“不錯,人的一生就像是背著很重的行李趕路。路途雖然遙遠,但決不可操之過急,更不可半途而廢,遇到任何困難都要想盡辦法去克服,這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是,母親的意思我明白了。”元康對母親的這番話感悟很深,他把母親的教誨當成座右銘,後來成為每個日本人都能倒背如流的德川家康的名言:

人的一生有如負重致遠,不可急躁。以不自由為常事,則不覺不足。心生欲望時,應回顧貧困之日。

心懷寬恕,視怒如敵,則能無事長久。隻知勝而不知敗,必害其身。責人不如責己。不及勝於過之。

長路漫漫,元康深知自己任重而道遠,和母親短暫團聚之後,元康依依不舍地拜別母親,繼續踏上征途。向西行沒過多久,元康便收到今川義元的大軍已抵達桶狹間(位於今愛知縣)的消息,不過報信的使者還帶來一個更重要的消息,那就是今川已經死於信長之手。當元康攻陷丸根的山寨進入大高城時,今川義元已死在了桶狹間的大本營中。

元康聞言大怒,高聲對使者咆哮說:“你在胡說些什麽?今川公怎麽可能死在信長的手中?”麵對元康的震怒,戰戰兢兢的使者再三說明那是事實,可元康卻懷疑那是織田在散播謠言,想要打擊己方的士氣,所以不予理會。

但不久忠吉也慌慌張張地向元康報告說:“義元公陣亡了。據說是在為攻陷丸根山寨所舉行的慶功宴上遭了毒手。”元康這才正視此事,陷入沉思。如今元康軍已經陷入了危機之中,如果這樣延誤下去,勢必被乘勝追擊的織田軍所包圍。於是元康果斷地決定放棄辛苦打下的大高城,很多人都為他惋惜,不過沒過多久,事實就證明了元康的決定是對的,織田的大軍果然隨後就到了。

雖然元康當機立斷,最後還是被織田的大軍趕上了,元康的軍隊雖然奮勇應戰,可畢竟寡不敵眾,逐漸被敵軍衝散,到後來竟然隻剩下17個人。敗局已定,元康縱使再英勇頑強,也難挽頹勢。

元康下定決心,寧可戰死也不當俘虜,他當俘虜早就當夠了。他邊戰邊逃,最後逃進了大樹寺,蜂擁而來的敵兵刹那間就把全寺包圍得水泄不通。住持登譽上人聞訊趕來:“這不是竹千代嗎?讓老衲助你一臂之力。”

元康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高興地喊道:“上人!”

“放心吧!本寺的和尚身手不凡,足可以一當十。”登譽上人自豪地對元康說,然後又高聲喚道,“祖洞和尚!祖洞和尚!”

祖洞和尚應聲而來,元康一見便心中暗自叫了一聲好,隻見這祖洞和尚身高六尺有餘,法衣卷起,顯得威武有力,英勇不凡,他還邊走邊喊道:“別擔心!一個敵人也逃不走!”祖洞和尚的後麵還跟著五六十名手持武器的僧人,個個都人高馬大,身手不凡。元康和部下聽了兩位和尚的話都為之精神一振。眾人拚命廝殺了一陣子,將織田軍殺得落荒而逃,潰不成軍。

大家乘勝追擊,喊道:“追啊!不能讓他們逃!”眾人奮力追趕,突然有人高聲喊著:“到岡崎城去!”大家紛紛響應,也跟著喊道:“到岡崎去!到岡崎去!”一邊喊著,一邊奔向不遠處的岡崎城。到了岡崎,才發現今川軍早已棄城而逃,一個人也不剩,隻有晨曦愈加燦爛,堅定了眾人對前途的信心。

“太好了!”元康雀躍著奔入城內,這是他朝思暮想的家園,終於在父親去世11年後,正式回到了這個本該屬於他的地方,他們又跳又叫,高興地相擁在一起,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元康由衷地表達了對登譽上人和祖洞和尚的救命之恩。祖洞和尚當年用來當武器的門閂,至今仍在寺內被妥善地保存著,成了大樹寺的“寺寶”。

雖然順利地返回故鄉,當了岡崎城的主人,可是元康卻心有顧忌,因為他不知道織田信長會以何種態度對待他。此外,武田信玄、北條氏康及越後(位於今新瀉縣)的上杉謙信等諸侯,想必也在伺機而動,絕不會置身事外。為了爭取主動,元康向逃回駿河的今川氏真(義元之子)建議連手攻打信長,但氏真膽小怕事,畏畏縮縮不敢答應。元康無奈隻好召集家臣們商議:“氏真已經不能指望了,而信長毫無疑問會攻過來,我們該怎麽辦?”眾人紛紛出謀劃策,大多和元康的想法不謀而合。

本多忠勝說:“先下手為強,與其觀望,不如采取主動。”

神原康政表示讚同:“對,好不容易進了岡崎城,要是再有變故多可惜!”

元康點點頭說:“求人不如求己,我們隻有靠自己的力量來守衛三河國了。”言畢立即召集軍隊,整裝待發。

信長原以為今川義元一死,元康軍就自然潰散,元康的反擊大大出乎信長的意料。信長思慮再三,認為現在去和勇不可當的元康對陣勝算不大,於是遣使求和:“天下戰亂頻繁,百姓民不聊生,願與你停止幹戈,結為同盟。”

酒井忠次聞言立表讚同,他說:“這是求之不得的事,應立即答應。如果我們向他求和,也許是恥辱,現在既然是他們來求和,就不是恥辱了。”酒井忠次的話得到了其他人的讚同。

就在眾人快要達成一致的時候,有一位老臣上前說道:“這件事還得慎重考慮,”大家一聽此話,都靜下來聽他分析,他說,“三河一直與今川友好,與織田為敵。如今卻想背叛今川,與信長結盟,需要考慮清楚。另外,主君和許多家臣的親眷都留在駿府,和信長結盟,一旦泄露出去,我們的親人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還望主君三思。”元康心中也擔心妻子築山殿、兒子信康及許多家臣的生命安危,不過一時還是沒有做聲。其他人有的讚成,有的反對,彼此激烈地爭辯起來。

元康靜聽了一陣子,終於下決心開口說道:“我決定和信長修好。”所有人都安靜下來,紛紛看向元康,等待他給出的理由,元康繼續說,“大家想想看,國家動亂已久,百姓顛沛流離,生活困苦,為了讓國家太平,百姓生活穩定,我隻能與信長修好,就顧不得妻兒的安危了。”

眾人聽了元康的話都默不做聲,與信長修好的決定也不再有人反對。元康先修書一封給駿河的大原和尚,請他代為照顧妻兒和家臣,然後立刻前往尾張的清洲城去會見信長,談判結盟的事宜。

元康一到,信長就迎上前來,誠懇地說道:“請助我一臂之力。”

元康也很有誠意地說道:“好,為了天下,我願助你。”

永祿五年(1562年)一月,元康21歲,與信長簽訂了和平條約。

當時,信長的家臣中有一位相貌奇特、目光敏銳的年輕武士引起了元康的注意,元康斷定他將來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此人就是羽柴秀吉。信長死後,他趁亂統一了日本。他曾官至太政大臣,天皇賜姓豐臣,因此史稱豐臣秀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