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奧爾良之旅

林肯19歲時,意外地獲得了一次長旅途行的機會。

有一天,曾雇用林肯當店員的雜貨店老板詹姆斯·金特裏找到了林肯。金特裏打算把他在當地收購的玉米、麵粉、鹹肉等農產品運到新奧爾良去賣。他希望林肯跟自己的兒子艾倫一起去,這樣,他也比較放心。

新奧爾良是密西西比河河口附近的重要港口城市,從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需要好多天才能到達新奧爾良,因為載貨的船是平底船,很容易擱淺,加上一路上還有很多危險的激流和淺灘,技術不到家的人根本開不過去。晚上停靠在岸邊的時候,說不定還會有強盜來搶劫,因此這種工作一點也不輕鬆。

金特裏之所以會想到林肯,就是因為林肯誠實可靠、身強力壯,加上又做過船夫,駕船的技術也是一流的。

“如果你肯去,我就放心多了。一個月給你八塊錢,你覺得怎麽樣?”

既然可以借這個機會到外麵開開眼界,又有報酬可拿,何樂而不為呢?林肯想了想,便答應了下來。

父親也對這份月薪八元的工作感到很滿意,他對林肯說:“你就試試看吧。”

於是林肯開始了他拿手的造船工作,前後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終於造出了一艘平底船。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把貨物全部搬到船上去。這時候,林肯的一顆心早就飛到新奧爾良去了。

貨物裝載完之後,林肯和艾倫便滿懷希望地上路了。他們順流而下,很快就駛離了村落。

這個季節正值冬末春初,河岸兩旁有一些積雪。雖然風還很冷,但是天氣晴朗,陽光灑在身上有種暖洋洋的感覺。林肯撐著長長的竹竿站在船尾,神情很愉快。

沒想到第一天就出了問題——船擱淺了!船頭翹了起來,船尾逐漸下沉。

船上全是農產品,要是被水淹了就糟了。艾倫萬分緊張,兩人跳下河,拚命推船,但是船仍像紮了根一樣紋絲不動,兩人無計可施,隻好再次回到船上,拚命把船裏的積水舀出來。

林肯和艾倫就這樣舀了一夜的水。第二天早上,河邊墾荒的人劃著船過來時,這隻船的船尾已沉得和水麵相平了。

林肯看見有船駛近,立刻停下了舀水的工作。河岸上圍觀的人冷眼看著,不知道這位瘦高個子要做什麽。

等那隻船靠過來後,林肯便飛快地把自己船上的貨搬過去,不一會兒船變輕了,船尾漸漸往上浮。於是林肯又把船尾的貨搬到船頭,使船頭漸漸地低下去,整艘船就漂浮在水麵了。接著,林肯開始在船尾鑿洞。

“天哪!他在幹什麽?” 圍觀的人都目瞪口呆。

打好了洞,林肯又搬了一些貨物到船尾去,船尾受重後略往下斜,船上的積水便全從那個洞流了出來。積水流完後,林肯立刻把洞塞起來,然後躍入水中推船,不一會兒,船就離開了擱淺處。

“幹得好!”看熱鬧的人都發出了歡呼。

林肯一上岸,大家都圍住他,七嘴八舌地讚美他。這位純樸的青年,反而不好意思起來,連耳根都紅了。

經過一番整頓,他們當天就又出發了。

第三天,他們進入了主流密西西比河。這條河的河麵又寬又廣,兩岸連著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遠處是平原與天空交接的地平線,顯得壯闊無比。肯塔基州和印第安納州到處都是高山、山穀、丘陵和森林。一向生長在山地的林肯看到這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心裏很是驚奇。

林肯小心地撐著船,雖然到處都有激流,但他都巧妙地閃過了。到了晚上他們就把船靠在河邊休息,日子十分愜意。

越往下遊走,天氣越暖和。沒過多久,河岸兩邊出現了無邊無際的棉花田。

差不多過了一個月,在航行了1000多公裏後,林肯終於來到了新奧爾良。新奧爾良原是法國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州的中心,這個州是美國在1803年向法國買下來的。因為地處密西西比河的咽喉地帶,腹地深廣,新奧爾良很快發展成了美國南部的第一大港口城市。

港口停泊著無數的船隻,有大得驚人的汽船、三支桅杆的帆船和無數小船穿梭在港口。排列在一旁的船隻既整齊又壯觀,桅杆林立,好看極了!

碼頭工人在忙著裝貨、卸貨,來來往往的馬車、熙攘的人群,再加上進港船隻的汽笛聲、小販的叫賣聲,構成了一幅熱鬧繁華的景象。

隨著美國的獨立及移民人口的增多,急需開發新的土地。密西西比河下遊地區因為靠近墨西哥灣,氣候溫暖,成了重點開發區域。

路易斯安那、阿肯色、密西西比、亞拉巴馬等州盛產棉花和甘蔗,這些棉花和砂糖要想運往歐洲銷售,都必須通過新奧爾良這個港口。正是因為這個便利的交通位置,新奧爾良才能快速發展成為不遜於紐約港的大港口。

艾倫運來的玉米、麵粉、火腿和鹹肉都賣出了高價。趁艾倫跟人討價還價的時候,林肯就一個人上岸去逛。

這裏的街道比他的家鄉熱鬧多了,店裏堆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有很多東西林肯連見都沒見過。街上來往的行人中,有許多臂上文滿刺青的水手和頂著行李的黑皮膚女人。

商業街道外邊是整齊的住宅區。這些房子前有寬敞的陽台,院子裏栽著綠油油的熱帶植物。強烈的陽光透過大片大片的葉子,亮晃晃地灑到地上。

這一切都使從小在內陸長大的林肯感到驚奇不已。

林肯去了一個十分雅致的公園,也逛了一家書店。這是他生平第一次進書店,書店有那麽多的書,他看得眼都花了,不知道要買哪一本才好。

一天下午,林肯看見馬路一邊的廣場上圍了一堆人,大家都七嘴八舌地叫嚷著,他便走過去看個究竟。

出現在他眼前的是令他終身難忘的景象。

原來這裏是奴隸市場。

一個胖子拿著鞭子站在前頭,十四五個黑人被拴在一起,腳上套著腳鏈,慢慢地繞著圈子走動。這些黑人有男有女,也有小孩,身上都穿著破爛的衣服,打著赤腳。有些人的衣服都已爛成布條,身上滿是鞭痕。這些黑人骨架都很好,但一個個臉上都是疲憊沮喪的神情。

圍觀的人大多是農場主或工頭,他們瞪大眼睛,好像買牲畜一樣地端詳著這些黑人的身體。

黑奴們拖著笨重的腳鏈,依照胖子的指示走動。

胖子不時地揚起鞭子嚇唬黑人,黑人看到鞭子要打下來,就會害怕地躲閃,眼神裏充滿了恐懼。看到這幅景象,林肯心裏難受極了,他握緊了拳頭,體內有一股熱血上湧。

像賣牲口一樣,胖子讓黑人一個個站到台上去,開始讓買主喊價。圍觀的人一湧而上,捏捏黑人的手臂、肩膀,扒開他們的嘴檢查牙齒。

“五百元!”

有人喊價了,於是其他的人一次一次地往上加。年輕力壯的黑人可以賣出稍微高一點的價錢。買到的人立刻用手銬扣在黑奴手上,像拖野狗似的拖著走了。

大部分的黑奴都隻能任憑白人擺布,也有使出力量反抗的,但這些反抗又有什麽用?皮鞭子立刻劈頭蓋臉落下來,黑奴隻能咬著牙滿地打滾,最後以憤恨的眼神瞪著自己的新主人,讓他拖著走。

每當林肯聽到咻咻的鞭子聲,心中就一陣一陣地絞痛,就好像是自己受到鞭打一樣。黑人慘叫的聲音如同一支支利箭,刺入他的心頭。林肯再也不忍看下去,他實在痛恨這些圍觀的買主。

當時的黑人毫無地位可言,誰也不把他們當人看待,他們隻不過是活的商品而已。同樣是人,為什麽白人要這樣殘酷地對待跟自己膚色不一樣的人?保護人民的法律竟會容許這樣的事情存在?

林肯怎麽也想不通,心裏又氣又恨,他在街上踱著,邊走邊思索。

他以前所住的肯塔基州和印第安納州也有一些黑人,但是當地人都靠自己的雙手開荒種地,大家沒有錢買黑人,再說那些窮苦的人也沒有那麽多的土地,需要黑人去開墾。

當美國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候,南方的一些州,也就是現在的弗吉尼亞和南北卡羅來納地區,這些地區的移民都擁有廣大的土地,那些土地很適合種棉花。但是因為人手不足,開墾的麵積一直無法擴大。

後來,一些奴隸販子就動起腦筋來,想出這種殘忍的方法。

黑奴源源不絕地從非洲運來之後,南方的農場主都很高興。

當13州獨立成為合眾國時,除了馬薩諸塞州之外,其他各州都有奴隸。

馬薩諸塞州的居民多是一些最早移民來的清教徒,他們認為役使農奴是不人道的行為。

對美國獨立做出重大貢獻的華盛頓和傑斐遜也反對這項製度,但是南北卡羅來納州和佐治亞州的人卻表示:“如果廢止奴隸製度,我們就不參加合眾國。” 因為這幾個州有無數的大農場需要黑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