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巡撫

道光十二年(1832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江蘇巡撫。當年父親為他取名為“則徐”,字元撫,其中寄托了他對兒子的殷殷希望,如今,林則徐已經達到了他的期望,完成了光宗耀祖的責任,而且還會有更好的前途。隻不過林老先生已經看不見這些了,如果他泉下有知,也該含笑九泉了。

清朝把國家分為十八個行省,巡撫相當於一省的省長,布政使專管財政。到了乾隆時期,又在巡撫之上設了八個總督。總督轄管一個或多個省份。如果隻轄一省,那麽總督就兼任巡撫。如果轄兩省或三省則不一定兼任,因此總督和巡撫在職權上缺乏明顯的劃分,經常為了爭權而發生摩擦。

江蘇省是林則徐任職最久的省份,他的“林青天”之稱就是江蘇的百姓送給他的。林則徐在江蘇熟人很多,他的上司兩江總督是陶澍,兩人關係很好,不會發生巡撫和總督鬧矛盾的情況,兩人一起為當地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另外林則徐也了解當地的各項事務,做起事來駕輕就熟。

後來林則徐過世,當地百姓猶不忘陶、林二公的恩澤,在南京城為他們二人建立祠堂。後任的兩江總督左宗棠曾在裏麵題詞:

三吳頌遺愛,鯨浪初平,治水行鹽,如公皆不朽。

卅載接音塵,鴻泥偶踏,湘間邗上,今我複重來。

從乾隆晚期開始,清朝官員貪汙腐敗的現象就很嚴重,林則徐愛民如子,廉潔清明的作風讓道光皇帝曾一再感歎“得人尤難”。

林則徐不僅自己清廉節儉,他對自己的家人也是如此的要求。他的孩子們,個個都擁有吃苦耐勞的性格。女兒嫁到了貧窮的人家,林則徐也不給她們置辦豐厚的嫁妝,當其生活拮據時,林則徐也不常接濟她們。許多人都說林則徐是鐵石心腸,但其實林則徐隻是希望借此鍛煉他們克勤克儉的精神和骨氣。她的女兒敬紉最終被寫進了史書當中,《沈葆楨妻傳》中形容她是“治家尤有節度,斷線殘紙,必儲以待用”。

林則徐的夫人更是勤儉節約的典範,史書上記載過一個十分感人的小故事:

在林則徐任雲貴總督期間,昆明的總督府建築均仿閩式風格。中秋節的晚上,林則徐和夫人在庭院賞月,林則徐對妻子說:“這兒的庭園景色實在美極了,假如回廊上再有幾盞宮燈,又有素心蘭置於其間,就更完美了。”

不料沒過多久,長廊上就掛滿了宮燈,階前被種上了清香撲鼻的素心蘭。這時淑卿對林則徐說:“這些燈花固然風雅宜人,但畢竟花錢費工,你隨口說的話被善於察言觀色的有心人聽了去,他們為了找機會奉承,就做了這些事,你今後說話要格外小心,免得勞民傷財。”

林則徐很認同夫人的這番話,連忙命人撤掉宮燈。林夫人整日布衣荊釵,粗茶淡飯,不管林則徐的官做到多大,她的生活都沒有任何改變。林則徐“曆官十四省,統兵四十萬”,最終卻是兩袖清風,讓官場上的很多人都敬佩不已。林則徐也很坦然地在家中掛著一副對聯:

郊原兩足雲歸岫台閣風清月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