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衝突
林則徐是個眼界很開闊的官員,十分注意學習西方的知識,但當時中國的大環境卻有諸多的限製。
首先,我國沒有專門的外交機構。當時國人對於和外人關係的理解極為膚淺,覺得和外人的關係僅屬於商場上的關係,如果發生重大事故,欽差大臣就是臨時的外交官,而且還必須承擔所作決定的政治責任,時常換人也會造成外交方針搖擺不定,政策也缺乏連貫性。
其次,當時的整個中國社會,都嚴重缺乏對外界的認識,導致處理外交事務時經常有處理不當的地方。很多人都單純地認為,如果外國人得不到中國的茶葉,就會腸塞而死。和外國人打交道的殺手鐧就是斷絕貿易。與此相反,許多外國人回國後多著書立說,官方也發布商務監督的報告。還有《澳門月報》專門研究中國地理,探討中國政事。
再次,不重視和外國人的談判,總是派些小官員去和外國人交涉,這些小官員學識修養都有限,而且往往也沒有作決定的權力,隻是做個傳話人而已,大大降低了溝通的效率。
最後,妄自尊大,不了解國際慣例,拒絕其他外國勢力的調停,失去了和平解決問題的機會。
外交上的閉塞,讓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習慣國際上的做法。比如中國當時自詡為天朝上國,對於兩國公文要用平等款式覺得難以接受。羅素有一次在倫敦作關於中國問題的演講,當他念到乾隆要英國使者轉交給英國國王的信時,下麵的聽眾哄然大笑,信中的內容翻譯成白話是:“英國這個野蠻僻陋的國度,你們對中國的上國文化,不勝欣羨……”羅素嚴肅地解釋道:“如果你們了解當時的中國,就不會覺得可笑。中國就如同鼎盛時的羅馬帝國,認為沒有國家有資格與他平等地外交,這也是曆史和環境所致。”最初有外國人要求通商,中國人總覺得他們是來入貢,派信使時總稱他們是來朝。
所以,鴉片戰爭的起因除了貿易糾紛之外,還有中西文化的衝突。最終鴉片戰爭以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而結束,中國的統治者們才開始漸漸地覺悟,逐漸從“天朝大國”的觀念中解脫出來,而加入了近代列邦的圈中。
遠赴邊疆
在鴉片戰爭中,英軍唯一忌憚的就是林則徐,他們在林則徐那裏碰了釘子,於是轉戰定海、寧波,一路北上渤海,以摧枯拉朽之勢直逼大沽。平時隻知道吃喝玩樂的沿途各大官員全都沒了主意,在外敵麵前完全不懂如何應變。為了推卸責任,逃避懲罰,他們異口同聲指責林則徐為罪魁禍首。堅強的林則徐並不在乎大家的中傷,但是讓他心中悲憤不已的是,在眾口鑠金之下,道光也開始不再信任他,對他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在國家最需要他的時候,在他最想為國家和百姓出力的時候,他卻因為那些小人而無法獲得重用。
同樣是敗給英國,簽訂了屈辱的條約,但是日本卻能痛定思痛,走上了明治維新的道路。而道光皇帝不但不思反省,還輕信讒言,讓林則徐報國無門,國家內憂外患,真是讓人感歎。
林則徐多年來操勞國事,盡心盡力,如今已經須發皆白,廣東的百姓聽到他被革職的消息,都禁不住失聲痛哭。將林則徐革職後,道光開始格外倚重琦善,但是琦善最終還是讓他很失望,麵對義律,琦善隻會妥協退讓,道光無奈,隻好將琦善革職,任命兩江總督裕謙為欽差大臣。裕謙雖然奉行林則徐的路線,仍然不能挽救浙江的危急,此時的道光不由得懷念起林則徐的才幹和忠心,終於降旨派林則徐銜四品趕赴浙江,而林則徐則帶著複雜的心情北上。途經飛來寺時,林則徐留下兩句聯語:
孤舟轉峽驚前夢絕磴飛泉鑒此心
林則徐還在途中與南下省親的長子汝舟在南昌相聚,當地的官員和名流們都紛紛趕來迎接父子二人,林則徐與賓客們談了一夜,直到快要天亮的時候才入睡,第二天又兼程趕往浙江鎮海。
消息傳來,鎮海的地方百姓激動不已,都想看一看這位久負盛名的禁煙功臣。林則徐一到達目的地就趕緊接見巡撫劉覬珂,然後又上山勘察地理形勢及炮台部署,了解當地的軍力和裝備。
新任的欽差大臣裕謙對林則徐的人品和才幹都很佩服,多虧了這位裕謙,浙江的防衛部署都采用了林則徐的方法。可惜沒過多久裕謙也被貶革職。
就在林則徐剛剛開始想要大展拳腳之時,噩運再次降臨到了他的頭上。道光對琦善很是氣憤,琦善很可能遭受極刑,這對滿洲權貴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此紛紛由於琦善的倒台而遷怒於林則徐,一麵營救琦善,一麵再次向道光進讒言,蓄意陷害林則徐,發誓要讓林則徐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在這些小人的搬弄是非下,林則徐、鄧廷楨被貶到了新疆伊犁。
林則徐平靜地接下聖旨,默默收拾行囊,打算次日就起程離開。走到杭州的時候,舊時的同僚好友紛紛前來相送,白發蒼蒼的林則徐將要去往遙遠的新疆,許多人都心中不平而忍不住流下了眼淚。為了答謝前來送行的友人,林則徐寫了兩首詩,展現了他不畏艱險的胸襟和氣魄:
唱徹陽關萬裏秋,借書還為說三州。
幾人絕域逢青眼,前度歸程羨黑頭。
不信玉門成畏道,欲傾珠海洗邊愁。
臨歧極目仍南望,蜃氣連雲正結樓。
惜別群公各感秋,酒痕襟上話杭州。
傳書犬欲尋黃耳,瞻屋烏難換白頭。
相送莫貽臨賀累,有心都寄夜郎愁。
追談往事還西笑,多少羈臣出節樓。
林則徐到達揚州的時候,傳來河南境內黃河決堤的消息,當時的河東河道總督王鼎自然不想錯過林則徐這個出名的水利專家,於是向道光上奏極力推薦林則徐協助治理,立刻得到了道光的批準。於是原本打算直奔新疆的林則徐就奉旨前往河東。林則徐的朋友們聽說可以帶罪立功,都為他感到高興,以為這樣就不必遠赴伊犁了。
林則徐不辭辛勞,日夜都奮鬥在最前沿,在大家的努力下,終於在六個月後完成了任務。王鼎高興地為大家設慶功宴,以上賓之禮待林則徐,大家都以為林則徐將功贖罪,不用再跋山涉水跑到新疆,紛紛向他表示祝賀。然而熱鬧的宴席還沒結束,大家言談正歡的時候,道光的旨意到了,林則徐還是要前往伊犁。眾人都被這道聖旨驚呆了,舉座愕然,一個為國家鞠躬盡瘁的忠臣,竟然得到這樣的待遇,王鼎的心涼透了,大家都是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樣子,隻有林則徐麵不敢色,談笑自如,叫人看了更加心酸。
第二天林則徐起程前往伊犁,白發蒼蒼的王鼎趕來送行,不禁老淚縱橫,悲不可抑。這份情懷讓林則徐很是感動,曾在詩中寫道“君恩每飯總難忘”。
王鼎為了能夠讓林則徐回來付出了很多努力。他屢次向皇上推薦林則徐,那個糊塗皇帝就是聽不進去。王鼎悲憤交加,每次遇到軍機大臣穆彰阿都忍不住破口大罵,穆彰阿隻是苦笑著回避他。王鼎為人直率,哪怕是在皇帝的麵前也毫不掩飾對穆彰阿的仇恨,大罵他是秦檜、嚴嵩之流,穆彰阿也不反駁,隻是沉默不語。道光皇帝見此情形很不滿意,對王鼎說:“卿醉矣!”就命太監把他攙扶出去。
又有一次,王鼎在道光麵前苦諫,執意要求重新重用林則徐,道光皇帝終於失去了耐心,拍案而起,王鼎就在心中作出了一個決定,要用“屍諫”來引起皇上的注意,無奈王鼎犧牲了性命,還是沒能實現自己的心願,這一切都是穆彰阿搗的鬼。
穆彰阿的親信陳孚恩反應機敏,辦事很有手段。一天早朝,陳孚恩沒找到王鼎的身影,擔心他做出什麽不利於穆彰阿的事來,就連忙駕車趕到了王鼎家中,而此時的王鼎已經自縊身亡了。按照當時的規定,大臣自殺,必須要奏聞驗視才可入殮。王鼎的家人都不敢隨意解下屍體,陳孚恩見狀自作主張把屍體解下,還從王鼎的衣服中搜出了不利於穆彰阿的奏章,陳孚恩威脅王鼎的兒子說:“這些話皇上早就聽膩了,呈上去隻會惹得龍顏大怒,不但令尊得不到撫恤,還可能影響你這輩子的仕途,還是不要給皇上看到這封奏章吧。”
王鼎的兒子當時正任職翰林編修,陳孚恩的話正中他的要害,他思索了一會兒,就同意了陳孚恩的建議,謊稱王鼎是死於暴疾。陳孚恩立此大功,受到穆彰阿的讚賞,從此平步青雲,成為了兵部尚書軍機大臣。
王鼎的死因惹得大家紛紛猜測,覺得這件事非常蹊蹺,但是也沒有人想到要徹查此事。可悲的是王鼎以死相諫,卻最終連自己的子孫都不支持,讓人欷歔不已。聽到王鼎的死訊,正在駐守邊疆的林則徐心痛不已,他寫下兩首詩送給這位義氣相投的知己:
才釋元圭告禹功,公歸遵渚詠飛鴻。
休休豈屑爭他技,蹇蹇俄驚失匪躬。
下馬有墳悲董相,隻雞無路奠橋公。
傷心知己千行淚,灑向平沙大幕風。
廿載樞機讚畫深,獨悲時事涕難禁。
艱屯誰是舟同濟,獻替其如突不黔。
衛史遺言成永憾,晉卿祈死豈初心。
黃扉聞道猶虛席,一鑒雲亡未易任。
雖然被派遣到了邊疆,但是林則徐並沒有把這些宦海沉浮放在心上,隻是念念不忘烽火連天的江南與國家的安危,下麵是他寫給家人的一首詩,詩中流露出了他的豁達和對國家的忠心: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說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他從長安赴伊犁時,連路費都發生困難。林則徐為官清廉,又時常自掏腰包給百姓辦事,導致他去新疆的途中連路費都不夠。最後還是變賣了一點家產才上路。當地富賈蘇百萬知道了這件事,執意要送一百萬銀子給他,但是林則徐堅持要用自己的房契作抵押,否則就不肯接受。而這一筆錢,除了路上必要的花銷之外,林則徐全部捐到了伊犁附近的渠工工程上。
塞外黃沙
多年的勞累,加上旅途的顛簸,讓林則徐顯得異常衰老。在長途跋涉中,林則徐還染上了瘧疾和疝氣,而且體力也漸感不支。到達西安時,曾差一點因為瘧疾而送命。含冤被貶,背井離鄉,為國家作貢獻的一腔熱血無處發泄,讓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林則徐有寫日記的習慣,就連這樣艱苦的旅途也不例外。隻不過後來這些珍貴的資料都被分給了子孫後代們,以至支離破碎,沒能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值得慶幸的是,從西安到伊犁這段旅途的日記流傳了下來,被編成文集,名為《荷戈紀程》。這些日記中記載了他的沿途見聞和感受,對山川要塞、豪傑遺跡、風土民俗、民生疾苦都有詳盡的描寫,從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初六一直記載到十月初十。書中有詩雲:
荷戈絕徼路迢遙,故紙差堪伴寂寥。
縱許三年生馬角,也須千卷束牛腰。
療饑字學神仙煮,下酒胸同塊壘澆。
不改嘯歌出金石,氈廬風雪夜蕭蕭。
郭柏蒼的《竹間十日話》對林則徐的這段旅程也有記載,他的行李車有7輛,其中大部分都是書籍,這些書被裝在20個大筐裏,筐上分別標著“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的字樣。除此之外,林則徐還帶了許多綾絹宣紙,皆為公卿士子求書之備。
林則徐擅長書法中的歐陽體,早在翰林院時就享有盛名,他的墨寶至今還為世人所珍藏。過去為國家大事而奔波勞碌,導致林則徐一直沒有機會一展所長,而日記就是很好的寫字機會,他的日記通篇用工整的小楷寫成,在為母親棄官服喪期間,還曾寫過許多對聯。如今在這漫長的旅途中,林則徐終於有時間練習書法,還經常應邀為別人寫字,百姓前來求題詠者絡繹不絕。
林則徐對於在墨寶上加蓋的印章也很花心思,上麵的字樣能反映出他在不同時期的人生經曆。如果印章上的字樣是“讀書東觀視草西台”,那就說明這是林則徐在翰林院任內官時所做;如果印章上刻的是“訶臣開府”的話,就說明這是林則徐當江蘇巡撫時的作品;在湖廣總督的任上,他的印章上的字樣是“管理江淮河漢”;而在新疆的那段時間,他所用的印章是“寵辱皆忘”,表達了他豁達的心態;在飽嚐了塞外黃沙,見識了大半個中國,從新疆回來後,他引用了蘇東坡的那句“身行萬裏半天下”;後來林則徐又擔任雲貴總督,兼領太子太保的頭銜,印章上刻的就是“青宮太保之章”;到了晚年,林則徐辭官退隱,回首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他又刻了一個印章,上麵寫著“曆官十四省統兵四十萬侯官林則徐字少穆印”的字樣。
畢竟林則徐年事已高,在漫長的旅途中,不能再像往常那樣連日地趕路了,途中他曾在河南洛陽的親家葉申顴那兒小住了幾天,這是他停留的第一站。林則徐在老友的陪同下去了龍門香山寺玩賞。繼續西行,在春暖花開的四月天裏,一行人又在華陰縣稍作停留,在華陰縣令的陪同下遊覽了華山,當時正趕上浴佛節,林則徐心情舒暢,還作了一首長歌。
到達西安後天氣已經轉熱,盛夏來臨了,林則徐的瘧疾又再發作,差一點就命喪於此了。為了養好身體,也因為當時雨季來臨,河水暴漲,無法上路,林則徐在西安停留了整整一個夏天,秋初才開始上路。
林則徐的夫人此時在西安犯了風濕病,身有官銜不能出關的大兒子汝舟留下來照顧她,18歲的次子和16歲的小兒子都陪在林則徐的身邊,和他同赴伊犁。上路的那天,僅前來送行的大小文武官員就多達三十幾位。道台方仲鴻和劉監泉等都是林則徐的門生,許多人都送到了城外二十多裏,陝西巡撫李星沅也答應幫忙照顧林則徐的家眷和轉交家信。長子汝舟對於即將遠赴塞外的老父親十分不舍,一路跟著父親送了五天,最後還是林則徐勸他回去陪伴母親。
陰曆七月底,林則徐一行抵達蘭州,滿城的文武官員早就聽說過林則徐的大名,對他的忠心和才幹都很敬佩,於是集體來到城門外迎接。林則徐受到了蘭州官員們的熱情款待,在此地停留了九天,最後於八月十四日達到了涼州。長城邊緣的小城市消息還有些閉塞,林則徐一直關注著國家局勢,此時也隻是知道鎮江失陷,不知《南京條約》已締結多日。他始終堅信,隻要有決心和毅力,國家就一定會轉危為安。林則徐時刻都想著報效祖國,還在信中說道:“扼要首在荊襄,須聯結秦楚以為之。”
林則徐在涼州停留了七八天,同鄉晚輩郭柏蔭一直陪在林則徐的左右,林則徐就在這有些荒涼的邊境度過了中秋節。一輪孤淒的圓月掛在蒼涼的原野上空,林則徐心中感慨萬分,去年的中秋節,他還在和鄧廷楨、關天培三人在廣州沙角炮台賞月賦詩,月光還是一片朦朧的銀色,但卻人事已非,僅一年的時間,當年雖已年邁但都豪情不減的三個人,關天培已經為國捐軀,鄧廷楨和自己一樣被派遣到了邊陲,林則徐歎了一口氣,想起了去年此時做的一首長歌,發現原來去年的此時,自己心中就已經有了不祥的預感:
今年此夕銷百憂,
明年此夕相對不?
留詩準備別後憶,
事定吾欲歸田疇!
八月二十二日,林則徐起程繼續再往西北行,不多時就到達了甘肅省最後一個大站——肅州,再往西北行,就是出塞的嘉峪關了。肅州早已遠道相迎,等候多時了。林則徐在這裏接到了鄧廷楨的來信,他已代為安排了林則徐在伊犁的寓所,林則徐作了一首詩回複他:
揚沙翰海行猶滯,
齧雪竅鹵味早諳。
知是曠懷能作達,
隻愁烽火照江南。
來到了草木不生的塞外,無邊無際的瀚海黃沙在大地上厚厚地鋪開,北風呼嘯,夾帶著飛沙走石,迎麵打來,四目望去,北邊是長城的盡端,南麵是傲然的雪峰,那是綿延千裏的祁連山。林則徐策馬出關,見到這完全不同於中原的景象,不知何日能夠返回家園,報效國家,林則徐悲從中來,不禁潸潸淚下。
一行人在大風中艱難前行,風餐露宿,極盡顛沛之苦。白發蒼蒼的林則徐緊緊地拉住了兩個兒子,步履維艱地向前走,天地間一片寂寞淒涼。
不管到了怎樣的環境當中,林則徐始終都能保持達觀的心態,很快地適應命運交給他的各種安排。林則徐漸漸就能以欣賞的眼光來審視這大西北的蒼莽和遼闊,看黃沙和雪山搭配而成的雄渾與壯美,林則徐忘記了旅途的勞頓,不禁詩意大發,其中不乏輕鬆諧趣之句:
天山萬笏聳瓊瑤,
導我西行伴寂寥。
我與山靈相對笑,
滿頭晴雪共難消。
經過了一段艱難的旅程,風塵仆仆的一行人來到了新疆的第一站,位於天山南麓的哈密。這裏是古代從玉門關通往西域的必經之地,有漢、回兩城。哈密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出產的哈密瓜尤為香甜可口,頗負盛名。林則徐受到了當地官員的熱情接待,休息兩天後又再向西行。經過了半個月的翻山越嶺,眾人來到了天山北麓,到達了水草豐美、宜耕宜牧的烏魯木齊。林則徐在此休息了四天,然後又經過了半個月的行程,最終達到伊犁。這一次等待林則徐的,是前所未有的隆重的歡迎儀式,伊犁將軍和總督派遣的人員早已在城外等候多時了。
經過了千辛萬苦,跨過了大半個中國,林則徐終於到達了終點站伊犁城。公道自在人心,這一路走來,路過的地方官無不對他表示友好和尊敬,伊犁的文武官員也都對林則徐敬重有加,讓還是罪臣之身的林則徐很是感動,忘記了長途跋涉的疲勞和不適,體會到了一絲溫暖。
更讓林則徐感到高興的是,在這背井離鄉的時候,還能見到好友鄧廷楨。在鄧廷楨的陪同下,林則徐來到了他在伊犁的第一個家,這是鄧廷楨為他安排的住所,位於南街鼓樓東邊的第二條巷子。
緊接著伊犁將軍布彥泰送來許多糧食,包括米、麵、羊、豬、雞、鴨等,其他官員也分別送來許多生活用品,前來慰問邀宴的官員絡繹不絕。
布彥泰早先和林則徐沒有任何交情,但是林則徐清正廉明的作風和辦事的魄力遠近聞名,布彥泰對他也是仰慕已久,經常在生活中幫助林則徐。林則徐來到這裏以後,和當地的官員相處得很融洽,眾人經常聚在一起飲酒作詩,談天說地,也聊以慰藉林則徐的憂憤之心。這段期間,林則徐和鄧廷楨幾乎無日不見,這對患難之交的老友在一起,讓這邊塞生活看起來也沒有那麽淒涼,而林則徐的夫人在山西巡撫的照料下生活也十分安定。林則徐在這段時間裏經常和家人及朋友通信,這些信件最後都被收錄在了《軟塵私議》中,從中可以得出林則徐對一些重要時事的觀點。
第二年,在大文豪蘇東坡誕辰805周年之日,林則徐和鄧廷楨以及一些朋友設宴歡慶,林則徐還即興作了一首詩:
中原俎豆不足奇,
請公乘雲遊四夷。
天西絕塞招靈旗,
下有荷戈之人頂禮之。
林則徐堅信學無止境,每到一地,都把文風帶到那裏。後來隨著鄧廷楨的離開,林則徐就少了許多作詩的興致,詩文也少了許多。鄧廷楨是林則徐到達伊犁後離開的,已經年近七旬的他,實在不適合再繼續駐守邊陲。鄧廷楨東歸之後,林則徐就將注意力放在了兩件事上,一個是對俄國的研究,另一個就是新疆的開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