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校的圖書館

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在青少年時代都沒有良好的學習條件,而無一例外的,他們都很喜歡讀書和學習,卡內基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員。雖然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但他從沒有放棄讀書,他在逆境中為自己尋找和創造學習的機會,而這些努力,必然會為將來的自己打造出一片開闊的天地。

送電報的工作雖然有許多快樂的事情,可是對於這些少年來說,也有很多困擾。每隔一晚,他們中必須有一人留守在辦公室裏,直到夜裏11點鍾才能回家。輪到早班的人,直到下午6點鍾以前都不能下班。這樣的時間安排使這些少年即使想多讀點書來充實自己都沒有時間,而且彼此的家境都不富裕,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買書。

幸好卡內基有一個交友廣泛的姨父,霍根姨父告訴卡內基:“ 安德魯,你不是喜歡莎士比亞嘛,我認識一位叫詹姆斯·安德森的上校,他有一個私人圖書館,裏麵珍藏了很多你喜歡的書。”卡內基聽了這個消息,立即前往上校家。當看到書架上排列整齊的《莎士比亞全集》時,卡內基驚呆了。

上校對這個喜愛文學的少年很欣賞,他親切地對卡內基說:“借給你一個星期,一星期後你拿回來,如果沒有弄髒,可以再換其他的書。”就這樣,上校的名聲被傳開了,很多愛看書的少年們紛紛登門借書,上校看借書的人越來越多,便決定幹脆將圖書館對外公開。他到紐約又購買了很多書籍,擴大了圖書館的規模,把原先的私人圖書館擴建成一個公共圖書館。

由於圖書館的規模超出了他住宅的承受範圍,他又向當地政府借了一間房子,將書籍都搬到那裏去。但是隨著政府的支持,官方勢力也一並介入進來。

本館僅供少年工人們免費借閱,其餘人員須繳納年費。

新的借書規則一貼出來,馬上引起了很多少年的抗議。

卡內基抗議道:“我們是以腳代替手來工作,應該和少年工沒有兩樣吧,難道也要繳納年費?”他覺得市政當局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權利,便向當時的《匹茲堡快報》寄去了一封抗議信。信寄出後不久,《匹茲堡快報》刊登了一篇支持卡內基的社論,並且對卡內基的抗議信作出了答複:

的確如你所說,今後少年工不論從事哪一種行業,都可以去安德森上校家借書。

卡內基第一次體會到勝利的滋味,於是毫不遲疑地奔向了安德森上校家。從此每個星期六,卡內基便全神貫注地沉浸在知識和文學的海洋裏,他的眼界也越來越開闊。而誰又能想到,這個曾經向政府發出抗議的少年,後來在這個因他而建的圖書館原址建了一座集會堂和一座新的圖書館,並在圖書館前建了一座紀念碑,以表達對當初給予他幫助的安德森上校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卡內基認為,對於一些有能力而又有意上進的青少年,能為他們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建立圖書館,所以卡內基在全美各地捐獻了許多圖書館。

在上校的圖書館裏,卡內基熟讀了麥考利的《英國史》之後,又讀了班克羅夫特的《美國史》。他對這些曆史著作愛不釋手,隻要一有空閑就拿出來看,上夜班時因為有書可看,時間也比較容易打發。如今卡內基隻要一天不看書,就會覺得心神不定。

那時,大夥湊在一起時,總是相互推薦自己讀過的某部書,卡內基也很喜歡與大夥分享自己讀過的文學作品和曆史著作。但有一些書,卡內基從來沒跟大夥分享過,他偷偷借閱了很多有關鋼鐵與煤礦方麵的專業書籍,這件事情沒有其他人知道,卡內基故意對大夥隱瞞,也許他不想過早地暴露他那剛剛萌發的遠大抱負。

在某一個冬天的夜晚,第二天是周末,卡內基很晚才回家,一進門他就問父母:“明天我可不可以在去教堂做禮拜之前先到結冰的河麵上去滑冰?”當時卡內基非常喜歡滑冰,他很想趁難得的休息日去好好玩一玩。但是按照當時的規定,星期日是懺悔的日子,教民要在這一天改掉一星期中所犯的罪過,並向上帝祈求寬恕,所以不能去散步、遊戲,同時除了閱讀《聖經》等宗教書籍以外,其他書籍一律禁看。當時的人們一直有這種古老的思想和舊習,這是全國每個信徒都遵守的教律。

然而瑪格麗特卻不同於其他的家長,她認為隻要孩子喜歡去滑冰,就盡管去玩。這並不表示瑪格麗特沒有信仰,正好相反,她是個虔誠的信徒,隻不過她認為禮拜天應該是休息、調劑身心的日子,所以覺得兒子的要求並沒有什麽不對。父親威廉與母親的想法是一樣的,於是他對卡內基說:“你要去滑冰,可以,不過也要去教會,所以要準時回來,這樣可以趕得上禮拜。”

雖然卡內基的父母做任何事情都很謹慎,但他們很開明,在當時來說,這是非常進步的思想。而今天,星期日已經成為人們解脫工作束縛、消遣休閑和養精蓄銳的日子了,這種改變與卡內基的家庭教育和觀念不謀而合。

說起來,這是一件小事情,可是卡內基卻對它印象十分深刻,以至於後來卡內基不會拘泥於任何不合理的或錯誤的傳統及舊習。他覺得時代在不停地改變,人也應該隨著時代前進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