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署《獨立宣言》

試問一個問題:假如傑斐遜真的獲得批準離開大陸議會而去參加修訂弗吉尼亞的憲法,那麽獨立宣言又會由誰來寫呢?很多人會認為是約翰·亞當斯。因為當時本傑明·富蘭克林由於疾病困擾而殘廢了,而其他的人都沒有資格。

1776年6月11日,議會選舉五個人起草宣言,33歲的傑斐遜以最高票獲選。為了禮讓革命先進的亞當斯,傑斐遜請他來寫,但被他婉拒。

“為什麽不呢?”傑斐遜問,“應該由您來寫才對!”

“我有充分的理由。”

“您會有什麽理由呢?”

“理由一,你是弗吉尼亞人,這件事該由作為弗吉尼亞人的你來出頭。理由二,我這人不惹人喜歡,也總是受到別人的猜忌,更不受歡迎,你可是完全不一樣。理由三,你寫得要比我好十倍。”

傑斐遜也很謙虛地向他鞠了個躬:“您既然如此堅持,我隻有竭盡所能來做了。”

《獨立宣言》裏麵除了傑斐遜絕佳的表達能力之外,到底還有哪些地方讓它能夠永垂不朽呢?

在初稿中,傑斐遜起碼有三個主要的陳述,但刪去了兩個,隻餘下一個。那刪去的兩個,一個是控訴喬治三世違反人性,因為他拒絕停止買賣奴隸。這一段很可能會引起道德的問題,在南卡羅來納與佐治亞代表的堅持下刪除了。由於獨立戰爭的關係,許許多多的人像傑斐遜一樣麵臨著要與英國的親友斷絕關係的威脅,他覺得需要說幾句話表明態度才行,這一段也刪了。而最後留下的,就是序言還有他那不朽的革命宣言:“所有的人皆生而平等,造物主賦與了他們某些權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我們認為這些是不證自明的真理。”

傑斐遜嚴肅的雕像

後來,宣言簽署完成,大家都興高采烈地慶祝,隻有傑斐遜因為自己寫的宣言被刪減了一部分而大發牢騷。傑斐遜起草獨立宣言,隻有國會和少數的朋友知道,直到1784年,才由美國的一家報紙披露。獨立宣言完成後,人們對宣言的反應也是十分強烈。他們釋放了獄裏的欠債人,打碎了喬治三世鍍金的雕像,燒毀或者埋葬了英國國王的頭像,撕毀了英國皇家的徽飾。

傑斐遜之後在《獨立宣言》上簽了名,並於1776年7月4日早上完成了議會的任務後,給妻子買了禮物準備回家了。他早在6月30日得到消息說瑪莎可能又有身孕了。然而不幸的是7月底至8月9號之間,瑪莎又流產了,傑斐遜因為公務的原因沒有陪伴在她身邊,心中十分難過。傑斐遜在1776年9月2日辭去議會的職務。盡管很多朋友都勸說他不要離開,而傑斐遜卻足足有六年的時間沒有再提過國事。

傑斐遜雖然拋棄了議會,議會卻沒有拋棄他。隨著1776年的戰況轉劣,議會決定征召本傑明·富蘭克林、賽拉斯·迪恩和傑斐遜,派他們前往法國尋求援助。

傑斐遜十分煎熬地考慮了三天,還是沒有上任。而且他還在《自傳》中特別地解釋了一下。傑斐遜所以不接受征召,是瑪莎又有了身孕,他和妻子似乎都明白,在生產時,她比別人要容易死亡,這事別人並不知道。約翰·亞當斯為了張羅革命軍的費用,並研擬聯盟條款的細節,搞得焦頭爛額,請求傑斐遜幫忙,而傑斐遜也對他傾囊相授。

其實,傑斐遜哪裏在享受什麽家庭的快樂,他當時正狂熱地參與威廉斯堡的立法行動,要把弗吉尼亞變成完全民主的一個州。傑斐遜建議弗吉尼亞州擴大選舉權的範圍,廢除長子繼承製和限定繼承製,開放西部土地由自耕農自由墾植,同時他自己一個人就修訂了罪犯法規,除了殺人、叛國的罪行之外,其餘的死罪全免。

傑斐遜從小就對由英國國教牧師開辦的私人學校很不滿,他建議辦理全州性的、由人民稅收來負擔的小學教導兒童,中等學校則教育有能力的學生,以及提供獎學金給有高度聰明才智的人,讓他們接受大專的教育。他建議設立弗吉尼亞州圖書館,並修改威廉瑪麗學院的課程,並且由以前的神學院改為現代的學院,注重科學、數學與近代語言的探討。

傑斐遜自己身為律師,現在又在修訂弗吉尼亞全部的法規,因此了解到一些有關英國國教的事情,譬如對國教持不同的看法,可以處死;否認聖子、聖父、聖靈三位一體的,可以判監禁三年;自由思想者和唯一神論者,可以被宣告為不適合為人父母,而不許養育自己的子女。這些在當時雖然已經是死的條文,傑斐遜仍然擔心在不同的“時代精神”下仍會複活,所以力主廢除。傑斐遜為了摧毀英國國教的勢力,雖單槍匹馬,仍不遺餘力,而且經過多年才得以完成, 他將它列為一生當中三件最大的成就之一。還有他那著名的“第八十二號議案”,要求將沿自古代的教會權力與政府權力完全分開。這“第八十二號議案”對全世界的影響力,僅次於《獨立宣言》。

傑斐遜是十萬火急地趕著做這些事情,他明白大改革隻能在革命白熱化的時候進行。1781年,他這樣寫道:“能將每樣基本權利訴諸以法律為基礎的最佳時機,是當我們的統治者誠實,而我們自己又團結的時候。等這場戰爭一結束,我們就要走下坡。由於不必再事事求助於人民的支持,人民便會被遺忘,他們的權利也會被置於不顧。而他們也忘了自己,隻全心一意地賺錢……等戰爭結束時,這些枷鎖還未能解除,他們就會長時留在我們身上,越來越重。”

傑斐遜這些修改法律的建議,在他1776年10月到1779年6月,出席弗吉尼亞議會的期間裏,可以說是一件件的都被否決了,唯一成功的是通過了廢除長子繼承製和限定繼承製。另外就是,他費了很大的力氣,才通過法案,對國教的權力加以部分的限製,使它不得迫害其他教派。弗吉尼亞的教會與政府,要到1786年才真正分開;全州性的自由學校的構想,也在南北內戰之後才付諸實現。

傑斐遜在議會裏遭受這許多挫折,也就難怪他要長期缺席了。不過他的缺席也可能與家中發生的不幸有關。1777年5月28日,瑪莎生了一個兒子,卻馬上在6月14日夭折,孩子去世的時候連名字都還沒有。瑪莎現在已經死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唯一活下來的是6歲的女兒瑪莎。

孩子接二連三的夭亡,使得傑斐遜更加緊守在妻子身旁。人們通常將孩子的死歸於上帝的旨意,而18世紀的人,都會認為有時這會導致做母親的發瘋。傑斐遜兒子死前一年不到的時候,曾聽說麗貝卡·伯韋爾在死去兩個孩子之後發了瘋,因此傑斐遜更深深地為瑪莎擔憂。

1777年的11月,傑斐遜回到威廉斯堡,一直開會至到第二年1月24日,然後,又在春季返回蒙特沙羅。瑪莎又懷了孩子,在1778年8月1日產下一名女嬰取名瑪麗·波麗。不過他們的這個女兒總算活了下來,日後給傑斐遜帶來了許多的快樂。

傑斐遜的女兒波麗出世後,妻子瑪莎的病況卻越來越嚴重,因此1778年大部分的時間,傑斐遜都留在蒙特沙羅,照看他的妻子,照料他們的房屋。

1778年11月,英軍攻占密弗林堡和墨舍堡,控製了特拉華。1778年12月29日至1779年1月29日,英軍先後又攻陷了佐治亞州的沙凡那與奧古斯塔。至此,佐治亞州幾乎全部淪陷。而此時,傑斐遜在忙碌著結交戰俘朋友,並且建議那些生活困窘的軍官、士兵種植蔬菜,整建營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