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鄭往陳

孔子自宋國出逃時,因為行路匆忙,有一部分弟子失散了,還好事先約定前往鄭國。

鄭國位於今河南省新鄭縣附近。周厲王的幼子被封於鄭,起初鄭國在陝西省華縣一帶,幽王時,平民起義,犬戎入侵,鄭國國君攜所有財產和百姓遷至河南省嵩山以東,是為新鄭。

子貢首先抵達鄭國,他不知道孔子一行人是否到了,所以四處打聽。

後來有一個人告訴他說:“我在東門看到一個人,身高九尺以上,他的額頭像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像子產。然而自腰以下,就比夏禹差那麽三寸了。他看上去十分疲憊,一副不得誌的樣子,好像喪家之犬。”

子貢連忙趕到東門,果然見著了孔子。孔子問他是怎麽找到這兒的。子貢不敢有所隱瞞,就把剛才鄭人說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孔子。

孔子笑著說:“他把我和堯這樣的古聖賢相比,未必恰當,倒是把我形容成喪家之犬,非常妙!妙極了!”

當時鄭國有位賢相叫公孫僑,字子產,他主政時寬嚴並濟,對內用禮法駕馭宗親世族,對外用外交手段與強國相抗衡。所以鄭國雖處於晉、楚兩個大國之間,卻始終能保持安定,避免戰禍的牽連。孔子對他極為推崇、景仰,所以前去拜會。

子產任鄭國丞相多年,周旋於晉、楚二強之間,每每心力交瘁,深感苦惱,也想向孔子求教。

孔子告訴他說:“國家的存亡興衰,不在於疆域的大小。當年成湯所在的亳地,方圓僅70裏而已,武王的鎬地,也不過方圓百裏,他們當時的處境和貴國現在相似,到後來,還不是一統天下了嗎?”

子產謙遜地答道:“敝國微小,實在不敢希冀能成就成湯和武王的盛業。但請夫子指點,成湯和武王究竟是怎樣治理國家,而使羸弱小國終能統一天下呢?”

孔子說:“很簡單。不外乎韜光養晦等待時機,舉任賢人輔佐國政。成湯得伊尹、文王訪太公,就是很好的例子。”

子產稱謝道:“謹受教。”後來,子產曾多次邀請孔子同朝為官,孔子都婉言謝絕了。

子貢為此疑惑不解:“夫子一向抱持著匡扶君王、造福百姓之心,為什麽不答應他呢?”

孔子說:“子產做丞相這麽多年,尚不能使鄭國強盛,我有什麽才能,能夠勝過他呢?”

孔子準備到陳國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