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隱山林

在戰亂頻仍、政治風氣低靡的東晉,王羲之的政治道路非常不順利。王羲之被逼無奈,隻好辭官歸隱。由於當時政治上的腐敗和黑暗,他的一番抱負不僅難以實現,反遭受多方打擊,他心力交瘁、疲憊不堪。在這種消沉的意誌下,王羲之唯有辭官退隱這一條路,他不想再置身於政治的旋渦中了。“退隱江湖”、“遨嘯山林”,這種悠閑的歲月,哪個人不向往?何況是做個雅士比走仕途更出色、更合適的王羲之呢?

王羲之52歲那一年的初春時節,獨自一人來到郊外,他順著小徑走到盡頭,在一座墓前恭恭敬敬地跪了下來,輕輕擦拭著墓碑上的字。原來,這是王羲之父母的墓。跪立墓前,猶如又見到父母一般,年過半百的王羲之心中百感交集,幼時父親教他習字、教他做人,母親慈祥的笑容和溫和的語調,一幕幕往事重新浮現,栩栩如生。良久,王羲之才把埋在雙手中的頭抬了起來,臉上早已淚痕斑斑了。

一想到今天來這兒的目的,王羲之的情緒又變得十分激動,聲調也由剛剛的泣不成聲變得堅定起來了。他整理了一下思緒,對著父親的墓說了起來,一如父親活生生地站在他麵前一般。

“父親,孩兒不孝,本身沒有才能,又不能繼續接受您的訓示教誨,卻很僥幸地做了官,但是,即沒有什麽好的成績來報效國家、造福百姓,又沒能達到您對兒子的期望,每想到這裏,心中就感到十分愧疚和恐懼,深怕這樣下去會辱及父親的名聲,所以兒子準備辭官退隱,把職位讓給更有能力的人。

“今天特地在您的麵前發誓,以後孩兒若再存做官的念頭,不但不配做您的兒子,更不為世人所容。我的決心就像天地日月般地恒久不變,我立誓再也不會出來做官了。”

就這樣,王羲之毅然決定結束自己的政治前途,辭官退隱了。在回家的路上,他步履輕快,表情也放鬆了很多,似乎已拋卻了沉重的包袱,即將麵對一個新的開始。他的夫人正倚在家門口很擔心地眺望著外麵的天色,她早已覺察到這兩天她的丈夫總眉頭深鎖,一副心神不寧的樣子,這令她十分憂慮,但又不知該如何幫他。這時,她看到王羲之遠遠地走了回來,一度堆積在他臉上的陰霾也不見了,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意。她想,不管是什麽困難,現在大概已解決了。於是她殷勤地迎了上去,侍候他更衣梳洗,讓他好好地休息一下。

與王羲之結婚多年,郗璿很了解丈夫的個性,她心想:他作了什麽大的決定,一定會告訴我的,我先不要問他,等一下他一定會忍不住要告訴我的。

果然,王羲之剛舉起了筷子,便忍不住開口說道:“你怎麽不問我今天一天都去了哪裏,做了什麽事?”

郗璿聽了抿著嘴笑了笑,心想果然不出所料,但她沒有答話,隻是靜靜地看著丈夫,等待著他繼續說下去。

“今天我去看望了父母,並向父親立誓:從今天起,我不再做官了,我要退隱山林,過那悠閑的日子,好好地陪陪你和孩子們,再也不參與烏煙瘴氣的朝政了。”

郗璿沒有料到丈夫會辭官歸隱,吃了一驚,但仍然不動聲色地問道:“你現在不是做得好好的嗎?官職也不算低了,為什麽說辭官就辭官了呢?”

王羲之歎了一口氣,沉默了下來,過了許久才開口說:“這其中的原因你就不清楚了。”王羲之看了看妻子,長歎了一聲,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似乎又陷入了深深的無奈和苦悶之中。因為決定辭官退隱的原因太複雜,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的,他也不忍心讓妻子為他擔心,於是便以身體老邁、很多事情力不從心等為由,遮掩了過去。

當年,王羲之便稱病告老歸田。退隱山林之後,就不再參與政事,常常跟三五好友遊山玩水,含飴弄孫,希望可以享享人間的清福。可是憂國憂民的王羲之怎麽會就此放棄他對國家社會的責任呢。他仍然十分關心國事,由於已經退出政治圈,更能以“旁觀者清”的態度來審視著政治的發展和演變。退隱山林後,他曾設法調停了謝、王兩大家族和桓溫之間的衝突,硬是把國家從毀滅性的內戰邊緣拉了回來。

這時東晉國內的政治危機又加深了,桓溫自從打垮了政敵殷浩之後,聲勢大振,手上又掌有兵權,因此越來越驕悍,又漸漸地暴露出了反叛的跡象。這時東晉的政權已差不多掌握在謝氏家族的手中,他們為了保全自己得來不易的勢力,便把素來剛愎自用的謝萬外調,出任河南領軍,準備用他來牽製桓溫,在這種情勢下,“內戰”一觸即發,已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了。

這種政局變動使仍熱切關心國事的王羲之非常焦慮憂急,他曾對人說:“這樣子下去怎麽得了!百姓好不容易過了幾年的太平日子,眼下又要引起一場內戰。同為朝臣,為什麽要互相殘殺呢,難道不能彼此消除仇視,共同為國家朝廷效忠嗎?”

友人勸道:“你現在已經退隱了,何不喝喝酒、賞賞花,卻非要操這份心。”

王羲之苦笑道:“你這話說得容易,國家動**不安,你我能夠悠閑地喝酒賞花嗎?何況,如果政治上有了鬥爭,王氏家族一定也會插一腳,到時我也難免會被殃及。”

王羲之首先寫了一封信給桓溫,希望能盡一己之力來消弭這場迫在眉睫的災禍,他在信中寫道:

謝萬此次外調河南,統領軍事,謝氏家族的目的在於利用他來牽製閣下。但是,依在下的意見,閣下大可不必急著對付他而擴軍備戰,原因很簡單,以在下的了解,謝萬的個性十分剛愎自用,不肯聽信他人的勸告,凡事一意孤行,這種人根本不必畏懼。而且謝萬的哥哥謝安是我的好朋友,我會想辦法勸勸謝安,凡事要顧大體,或許可以挽回他們的心意,所以請閣下不要擴軍備戰,以免又觸發一次內亂,使得生靈塗炭。

這封信寫得非常得體,而且分析得也很到位,桓溫看了以後頓時戒心消除了大半,也因而避免了一次內戰的危機。

另一方麵,王羲之也寫信給謝萬,對他的這次外調感到十分惋惜,認為是大材小用,勸他隨遇而安,暫且忍耐一陣,等國家有事時必會再征召他回朝廷。又勉勵謝萬要與部下同甘共苦,節約經費,這實則是要他抑製驕侈的個性,不要輕舉妄動、發動戰爭,免於招致禍亂。謝萬因為王羲之的緣故,也很勉強地接受了暫不動兵的建議。這一場幾乎爆發的內亂就這樣平息了下來,但其中可以看出處在政治夾縫中的王羲之為了獲得敵對雙方的諒解是如何地苦心積慮。王羲之不明白的是,這些爭權奪勢的人難道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難道他們不知道一旦內亂發生,外族必會趁機入侵,那時國家滅亡了,奪權成功的一方又有什麽值得驕傲的?

好不容易逃過了這一次的政治鬥爭後,王羲之更加忘情於山水了,他走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遊覽了各地名勝,全國各地無不印下了他的足跡。他曾經寫了一封長信給謝萬,大談遊山玩水、植桑種麻、含飴弄孫的樂趣,表示自己年歲已大,不願再側身於政治中了。最後又鄭重聲明:“老夫誌願,盡於此矣。”王羲之想借謝萬來向那些當權和爭權的大族表明自己的心跡,以免在暮年還要被卷入政治的鬥爭中。

王羲之年紀已大,與世無爭,但他熱切關心國事的心情仍和年輕時一樣,真是心係天下。有一次王羲之和謝安到南京郊外去遊玩,這時的謝安已貴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了,他們兩人登上高城,向遠處眺望,東晉的錦繡河山盡在眼前。

謝安以一種超凡脫俗的高雅情趣悠然地翹首遠望,感慨地說:“唉!這麽美麗的山川,如果我也能做個與世無爭的隱士,像你一樣,終日在山水間悠遊,不問世事,那該有多好啊!”

王羲之聽了很不以為然地說:“大禹操於國事,以致手腳都長了繭子;周文王處理機要,忙到半夜還覺時間不夠。國家時值多事之秋,這是士大夫的恥辱!此時,每個人都應想著為國出力,對國事應該更加關心才對,怎麽可以說出‘不問世事’這樣不負責任的話?大家都想逃避責任,隻為個人打算,難道沒有想過,如果國土陷落了,你我去哪裏退隱?哪裏還有什麽山水可供我們遨遊?你這種浮華的說辭,恐怕不是當前所應該有的風氣啊!”

謝安被王羲之這麽一訓,臉上很掛不住,心想:我畢竟還是一朝的宰相,你這麽訓我,豈不是當麵給我難堪!於是不情願地反駁說:“難道是空談浮華的作風導致了秦朝的滅亡嗎。我身為宰相,這種道理難道我還不明白嗎?”

王羲之看了他一眼,說道:“就因為你是宰相,更應該想到這一點,國家當此危急存亡之秋,你更不能有這種空談的想法,你應該學一學夏禹、文王那樣地勤政愛民,對國家和百姓負起責任來才對。”

謝安已算得上是東晉時代最傑出的人物了,但仍然不免受到“清談”這種虛妄而不切時宜的思想所影響,也常常會有這種偶然的情感抒發。王羲之對謝安這位朋友抱有很高的期望,他知道以謝安的才識對東晉必能有更大的貢獻。謝安偶爾產生這種消極悲觀的思想,王羲之便會疾言厲色地勸誡他,而謝安通常也都能接受。在某種程度上,王羲之鼓勵了謝安肩負起匡時救國的重大責任,這也使謝安能夠在後來的“淝水之戰”中指揮若定、冷靜從容,這也可算是王羲之對國家的一個重大貢獻吧。

王羲之在公元361年去世,享年58歲。王羲之死後,朝廷感念他一生憂於國事,特別追封他為“金紫光祿大夫”,但是他的子孫遵奉王羲之“永不做官”的遺命,堅決推辭不肯接受。

王羲之的一生際遇極為坎坷,出身於豪強大族,卻一直很不得意;有治事的長才,卻無法一展抱負;有遠大的政治眼光,卻無人賞識;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卻為人所猜忌,結果隻落得一個“書聖”之名。

在東晉這一動**不安、沒落腐化的朝廷中,王羲之實在是整個王朝的中流砥柱,他的操守、見識和雄才大略,在當世無人能及,而這一切,卻被他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所掩蓋了。事實上,王羲之的成就除了書法以外,在政治見解和治世才能上都不遜於謝安等人,但這些卻極少為後人所知,人們僅僅以“書法家”、“藝術家”、“書聖”等文人的雅號來稱呼他,不免低估了他的才能,也低估了他對東晉王朝的貢獻,實在有欠公允。

王羲之共有七個兒子,一個女兒。他的七個兒子中有五人在史書上留下了名字,而其中又以徽之、獻之兩兄弟最為出名。王獻之幼年隨父親王羲之學習書法,但不為父親的成就所束縛,敢於創新,以行書和草書聞名後世,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