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遺風

仕途多舛

在殷浩遭受彈劾貶為平民以後,接替他職位的是王羲之同族的一個侄輩子弟王述。王羲之向來十分看不起這個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的小人,現在卻要在他手下為官,這叫王羲之怎麽忍受得了?兩人雖同為王氏子弟,但因性情各方麵很不投契,關係也處理得很不愉快。王羲之在官場上雖不是左右逢源,但他勤政愛民的聲譽早已傳開,成為朝廷標榜自身形象的楷模,其學識才華在社會上也享譽盛名,所以起初王述對王羲之還是十分容忍,甚至還想巴結、拉攏他。

王述做會稽郡太守,因為母親過世,便住在本郡守孝。王羲之接替他做了會稽郡太守後,隻是禮節性地去吊唁了一次,不再去第二回。守孝的王述每次聽到號角的聲音,總以為是王羲之前來拜訪自己,都要做一番大掃除,以等待王羲之的到來。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好幾年,王羲之一次也沒有光顧王述住處。王述因此心裏老大的不痛快,對王羲之的高傲懷恨在心,逢人就說:“我身為他的長官,他至少應該禮貌性地拜訪我一次呀!何況我每次聽說他要經過,都鄭重其事地準備著要招待他,他對我視而不見,簡直就是蓄意侮辱嘛!”。

有人把這些話轉告給王羲之,並勸王羲之說:“他既然如此地看重你,而且又是你的頂頭上司,何不專程去拜訪一下呢?至少也可以讓他麵子上好看些。”

王羲之十分不屑地說:“我才不願和那‘癡兒’在一起呢,更不要說去拜訪他了。我可不想因為要讓他麵子好看而失了我自己的麵子。”

這話傳到了王述的耳朵裏,把王述氣得咬牙切齒,他對朋友說:“這可惡的東西!仗著自己有一點名氣,竟然敢這樣蔑視我,要是不給他一點顏色看看,那我這個長官還怎麽做得下去?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咱們走著瞧,看到最後是誰失了麵子!”

等到王述被任命為揚州刺史,上任之前,遍訪郡內名流,就是不去王羲之家,隻是臨出發的時候匆匆道了個別。

此後,王述常常故意到王羲之管理的會稽郡去視察,說是視察,實際上就是故意找茬兒,雞蛋裏挑骨頭,每次都要弄得主辦人員焦頭爛額、全郡雞飛狗跳才罷休。

有一次,王述來到郡府官署借口檢查儲存的糧食,王羲之隻好帶著有關人員陪著王述到城北的糧倉去。一路上,王述指著道路說:“這條路怎麽凹凸不平的,你們是怎麽搞的?國家花了那麽多經費,結果就修成這個樣子,真不像話!下次我來時這種情形一定要改善,聽到沒有?”王羲之看他那種盛氣淩人的神情,心中真不是滋味,但又不能發作。

到了糧倉,管倉的人打開了倉門,請王述進去察看。王述大咧咧地走了進去,王羲之和其他大小官吏也跟隨其後。隻見王述用手在窗檻上抹了一下,馬上大叫起來:“啊呀!這麽厚的灰塵,像什麽話!這裏的管事整天都在幹什麽,光拿薪水不做事嗎?你們這裏也散漫得太不像話了!”然後又用手指著堆積如山的一包包米糧道:“這些米包是誰堆的?亂七八糟,下次一定要改進!”

王羲之和手下的大小官吏早已氣得臉色發青,這哪裏是視察,簡直就是無理取鬧嘛,長期下去可怎麽受得了?但王述是長官,在這麽多下屬麵前,王羲之也不好和他爭辯,隻好把這口悶氣憋在心裏。

王羲之心想:“這個癡兒不會善罷甘休,隻要在他的手下一天,就要受一天這樣的氣,幹脆跟上麵申請把我調到其他地方,隻要脫離他的管轄就好了。”

下定決心以後,王羲之立刻上書請調越州。這份請調的公文自然要經過王述,王述看到了這份公文,冷笑了一聲說道:“想走?沒這麽容易,誰讓你當初那麽驕橫,裝清高。現在知道怕了吧,哼!現在你就受不了,好戲還在後頭呢!”

王述把公文壓下來後,放出消息說:王羲之或許有些什麽把柄,怕被王述抓到,想趁著事情尚未被揭發之前一走了之。這種謠言被一些趨炎附勢的小人所利用,拿來攻擊和譏笑王羲之,王羲之認為這種情形如果繼續下去,自己一定會被弄得身敗名裂。他時常對他的幾個兒子說:“我一點兒不比王述差,但是職位卻比他低很多,難道是因為你們不如他的兒子嗎?”

在當時,還有一件可怕的事情正在醞釀著,那就是各大家族間的鬥爭將會越來越尖銳和明朗化,結果必將導致國家衰亡。腹背受敵的王羲之此時並沒有看出。

原來東晉政治勢力上擁有決定性力量的四大家族王、謝、袁、蕭中的王氏一族,自從丞相王導、大將軍王敦相繼去世後,力量頓顯單薄,而謝姓家族的力量卻慢慢地崛起了,漸漸地有取代王氏的野心。一直以來王氏當初的勢力太大,壓得其他的各姓家族抬不起頭來,現在力量減弱了,各姓正好乘機而起。因此,王氏家族的人漸漸地受到排斥和敵視,謝姓家族開始聯合其他家族的勢力,準備要取代王氏家族的地位了。

王羲之曾對族人說:“國家由誰來主持政治都無所謂,隻要他確實有才能,能為國家百姓謀求福利,不管他姓什麽,我都會擁護他。”

族人反駁王羲之說:“你別忘了你也姓王,如果有人想消滅我們,你的下場又會如何?難道你要站在敵人的陣營嗎?”

王羲之很沉痛地回答說:“國家局勢如此不安,國內政治又是如此地不穩,歸根結底一句話,那就是大家太自私,動不動就分‘你們’‘我們’,一個國家還分這麽多的派係,而且每個派係都想獨大,想盡辦法去消滅其他人,這樣子下去,國家怎麽能安定呢?”可是除王羲之之外,有這種眼光的人在當時似乎一個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