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趕考
這年冬天,父親文儀的身體欠佳,但是他還是帶著天祥兄弟二人前往京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參加省試。
從廬陵的富田村前去臨安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陸路,經過上饒、金華;一條是水路,從郡陽順長江東下。他們父子三人選擇了第一條路,雖然路程較近,但是翻山越嶺十分艱難。
這天,他們翻越玉山,季萬叫苦連天地說:“父親,我實在走不動了,我們在這廟裏休息休息好嗎?”
於是,父子三人停了下來,坐在廟旁一邊休息一邊吃幹糧。正好有一位僧人出來,便邀請他們進去歇息。
當他們離開時,仙風道骨的僧人對革齋先生說:“您這個大兒子日後必將成為一個偉人,但這也是你家族的不幸。”
父親聽了,認為這話很奇怪,心裏且喜且懼,於是寫信回家,告訴家人這件奇怪的事。
父子三人於十二月十五日動身,總算在年底的時候趕到了臨安。
臨安就是杭州,作為南宋都城已有一百二十多年了,幾代皇帝偏安於此,不思國難,整日花天酒地,盡情享樂。如今的臨安城內已經有幾十萬人口,殿閣樓台林立,市肆坊巷星羅棋布,一派繁華景象。再加上現在已到年末,大街小巷更是熱鬧非凡。
從正月初一開始,幾乎家家都在辦宴會,到處可以看到有人在試燈。而且今年又是三年一次的大考,各地舉子都集中在這裏,一麵準備著考試,一麵也不放過京城的熱鬧。
這一帶五花八門的店鋪應有盡有,尤其是金銀鋪子、大錢莊和匯兌局,都集中在一條街上。還有個“珠子市”,是各種批發行號。
再往前走到中瓦,就到了市場的中心,吃的、喝的、穿的、戴的,一切日用貨物,在這裏都找得到,整天都有成群的人來來往往。另外還有許多“瓦舍”“勾欄”,聚集著演雜劇的、講平話的、清唱的江湖藝人。
除了應該參觀的名勝,以及熱鬧的大街外,還有些小吃,比如錢塘門外的宋五嫂魚羹、湧金門的灌肺、五間樓的周五郎蜜餞,等等,都是京都食府中出了名的風味。
到了上元節的晚上,官家開始放燈了。從鳳凰山到西湖,滿山是燈火,滿湖是音樂,滿街坊是人,整個臨安城便沉醉在這歌聲舞影之中。
西湖的春天更是迷人,由斷橋至蘇堤一帶,楊柳如煙,繁花似海。參加會試的人們三三兩兩徘徊在湖邊堤畔,陶醉在如詩如畫的西湖風光中。
文天祥和二弟季萬在客棧裏預備功課,父親革齋先生對他們說:“我們來到臨安也有一段日子了,平常你們以功課為重,很少出去,今天吃過晚飯,咱們父子到西湖的蘇堤一帶散散步去吧!”
散步途中,父子間也議論議論時局。
“淳熙年間,有個叫林升的詩人,曾在這裏的一家客店牆壁上題了一首詩,你們還記得嗎?”父親問道。
“記得,那是一首七言絕句。”天祥回答道。
文璧緊接著背誦了這首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依然如此啊!”父親文儀無比感慨地說,“幾十年過去了,看看現在的臨安,還不是和當年一樣,官僚士大夫醉生夢死,有誰還想著國家的安危!這樣下去,別說收複失地,我看連這半壁江山也難保啊。”
“我們一定要設法保住大宋江山。如果我能在朝中做官,就要向朝廷陳述我的看法,讓皇上認清如今的形勢。對了,過些天我如果省試得中參加殿試,我就把自己對時局的看法在策論中寫出來,讓皇上看看。”天祥誠懇地對父親說。
“不過,誰知道皇上會怎樣想呢?”父親擔心地說,“如果惹怒了他,落榜事小,還會有殺身之禍的。”
“我不怕,我就是要講真話,講實話,考不取進士,做不了官也沒有關係。因講了真話而被殺頭,恐怕還不至於,您老人家盡可放心。”
天祥同弟弟文璧認真準備了一些日子,便參加了禮部主持的省試,他倆沉著應試,考完後都感覺不錯。
二月初一,禮部開榜,文家兄弟還來不及去看,就有一群人接二連三地跑到他們客棧來報喜。革齋先生非常高興地說:“如今就等著最後一關了,皇帝親自複試,在幾百個人中考出一名狀元,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