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的謝幕

威廉一世去世

1887年威廉老皇帝的健康狀況不佳,因此一般人預料俾斯麥的政治生涯也快要結束了,因為繼承帝位的是最厭惡俾斯麥的腓特烈親王。俾斯麥還有一件事沒有完成,那就是與俄國締結同盟,因為德國位於歐洲平原的中央,被英、法、奧、俄四國包圍,隨時都有被圍攻的危險。其中最可怕的就是東方強國俄國,一旦俄國和法國聯合,那就更可怕了。

雖然俾斯麥已經和奧地利、意大利兩國締結了三國同盟,但在沒有獲得俄國的保證之前,德國實在是無法高枕無憂。他希望能在威廉老皇帝在位之年,完成德俄同盟,以免後顧之憂。

另外,當各國政界發現老皇帝健康欠佳時,便開始不遵從俾斯麥的策略了。因為大家都認為聽信一位隨時都會垮台的宰相之言是很危險的。

1887年末,俄國皇帝訪問柏林,這是俾斯麥最後的試探機會。他將老皇帝會見俄帝所要談論的內容逐條寫下,其要點說明如果德法再度開戰,萬一法國獲勝,那民主主義思想必將風行全歐,那時皇帝的地位也難保了。因此這一戰並非德法兩國政府之戰,而是歐洲大陸的君主和民主主義的決戰,請問俄國到時候是否能袖手旁觀?

俄國皇帝終於來到了柏林,兩國皇帝也會了麵,兩國宰相也完成了同盟條約的草案,現在就隻剩下最後一步了。

但是,1888年在老皇帝迎接90歲生日時,大家都看得出他的日子已所剩無幾了。當天參加慶宴的王子腓特烈親王因宿疾突發,麵容憔悴。這種情形,讓人們確信繼承帝位的很可能是皇孫威廉親王。那麽這位血氣方剛的年輕親王即位後,究竟會實行何種政治呢?

老皇帝臨終前,俾斯麥為了鞏固德國的地位,斷然宣布解散議會,而向新政府提出軍事預算。他得到數目龐大的、長達7年的預算費用。德國有了這些預算後,國防也更鞏固了。

“今天我們應該節省力量,以儲備優於敵人的力量,我想我們是可以做到的。我國位於歐洲大陸中央,三方受敵,而歐洲池中的梭魚不可能成為溫順的鯉魚,它們的齒牙隨時都可能突襲我國兩側。所以,舉國上下團結一致是今天德國國民的當務之急。……現在我們要以攻為守,因此,我請各位準備充足的軍費。”

同時,他在回答國外報紙的好戰論調時說:

“各位,我們很感激愛心和善意,但我們絕不會因欺負與威脅退縮。我們德國人雖然敬畏神,但除了神以外任何事物我們都不怕,因為我們敬畏神,所以我們極力地追求和平。”

1887年末,威廉老皇帝寄給俾斯麥一封親筆函,其中有一份命俾斯麥的長子哈佛為大使的任命書,老皇帝在信函中說道:

“我很高興能把這一張任命書送給愛卿的長子,愛卿和愛卿長子和我都該慶喜。”

90高齡的皇帝發覺自己的日子已不多,同時知道王子的性命亦很危險,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了皇孫威廉身上,他希望把皇孫交給俾斯麥,這樣才能瞑目以終。因為在列強虎視眈眈之下,新興德國的前途定是崎嶇不平,年輕的皇孫能否撐持大局,還是個未知數。

1888年3月初,老皇帝知道自己的死期將至,便傳令召見俾斯麥。俾斯麥來到時,皇帝說:“拜托你照顧皇孫。”俾斯麥跪下來向他發誓:“我發誓一定會照顧他的。”老皇帝伸手握住俾斯麥的手,表示他已經安心。老皇帝可能以為皇孫也在身旁,便說:“今後,你要多接近俄國皇帝,千萬不要和俄國交惡。”過了一會兒,皇帝好像清醒了許多,對俾斯麥說:“我看見你的臉了。”

第二天清晨,威廉老皇帝便崩逝了。當天正午,俾斯麥站在議會的講台前向國民報告皇帝崩逝的消息,他嗚咽飲泣,數次語塞。

俾斯麥說:“此時此地,談論私人情誼也許不太合適,不,我想沒有必要,因為此刻我心中的感觸也就是所有德國人民心中的感觸,我不用把它說出來了……我相信陛下的勇氣和他的名譽觀念,以及他對祖國所盡的義務,對我國的國民,是多麽的寶貴啊……”

說到這裏,俾斯麥這位鐵石心腸的英雄掩麵而泣。

寒氣未消的3月,俾斯麥和一代名將毛奇將軍,跟隨在皇帝的靈柩後麵舉行國葬。

因為新王腓特烈病重,所以由皇孫威廉親王攝政。親王還年輕,所有的內閣閣員和武將也都很年輕,隻有年老的宰相是唯一能夠延續過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