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外交”政策

俾斯麥對法政策的大要是消滅法國,孤立法國。到底要實行哪種辦法,看政局演變而定,不過德國必須要隨機應變,消滅法國,就必須在他們尚未備戰時進攻;要孤立法國,就必須誘使歐洲列國與德國締結同盟條約。根據以上兩點,俾斯麥開始進行他的外交政策。

回柏林後,他立即拍電報給法布爾,目的不外是恫嚇巴黎政府,同時靜觀法國行動,如果稍有差池就可以借機出兵。當然法布爾也因這無由的來電而驚慌失措。

但是當普法兩國在法蘭克福簽訂和約後數日,巴黎就爆發了共產主義革命。曾被德軍炮火擊毀的巴黎又再度陷入暴亂及流血的局勢中。不過,讓世人深感意外的是法國人民的潛力,他們雖然遭受了戰敗和流血革命,但很快便克服了這兩大災難,再從廢墟中站起。

新成立的法國共和政府,基礎穩固,改善內政之餘,全力籌措賠償金。因為賠償金沒付之前,50萬的德國大軍將繼續駐留在巴黎郊外,法國人民都希望盡早趕走這批德軍,所以勤勉、節儉地努力工作,終於在兩年半內償清了50億法郎的巨額賠款。

同時,俾斯麥為了緩和法國人民的屈辱、怨恨之情,也放寬了條件,減輕了法國人民的負擔。因為這時他發現如果消滅不了法國,就隻能減少他們對德國的反感,也利於避免日後的複仇戰事。

俾斯麥想:“不要逼得法國走投無路,成為一頭受傷的獅子,但是也不能讓它過於強大。”因為這個考慮,他認為法國最適當維持共和政府,因為立憲共和政體不會像帝政專製政體般強大,另外他考慮到歐洲下層階級所醞釀的無產階級革命意識。巴黎這次所爆發的革命就提醒了一點,那就是歐洲各國隨時都可能爆發類似的革命,最危險的地方就是巴黎,所以他要讓巴黎繼續保持激進主義的政府,以防止共產革命的危險。

“歐洲和平”的口號是俾斯麥外交上的基本政策,由此,我們也能看出這位實際的政治家頗具卓見,他曾經主張以鐵血統一德國,率領普軍東征西討,讓歐洲人人自危。但戰爭不是他的目的,對他來說,戰爭隻是一種外交工具,最後的目的是為了促使德國的統一繁榮,他知道一個民族的繁榮必須建立在和平之上。

俾斯麥進入他政治生涯的第二期,他所致力的是歐洲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是俾斯麥的目標,所以全力解除戰爭的威脅。

除了法國,奧地利也可能對德采取報複手段。1866年普奧戰事,奧國大敗,奧地利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怨恨,隨時都在伺機報複。普法戰爭打響後,奧地利就想從側麵偷襲德國,因為俄國出麵幹預而坐失良機。薩多瓦戰後,俾斯麥以寬大的條件與奧議和。但是他明白外交之事並不能靠其他國家的好意解決,所以他開始準備應付奧地利的變化,方法就是與俄聯盟。

如今戰勝法國凱旋柏林的俾斯麥,威望如日中天。首先承認新興德國並表示支持的是俄皇亞曆山大二世。1871年7月,俄皇率首相高柴可夫來柏林訪問,向他的叔父威廉皇帝表示敬意。歐洲第一大國的君主親自來柏林訪問,這使德國人民大感光榮。

此端一開,各國君主都爭先恐後地來柏林訪問,從此歐洲政界的中心逐漸從巴黎和倫敦移到了柏林。

德、俄兩國皇帝乘坐馬車在柏林郊外閱兵,然後在宮殿內舉行晚宴。兩國首相——俾斯麥與高柴可夫也在不斷會商政情。全歐人士都在注意此事。這兩大強國究竟在策劃什麽?如果他們二者聯合,其他歐洲各國根本無法與之相抗。

其中最受刺激的就是奧地利,奧深知自己絕對無法獨力對抗這兩大國。此時,布斯特不得不放棄反德政策,決定與俾斯麥聯合。

俄帝訪德後的第二個月,即1871年9月,奧皇弗朗西斯約瑟率宰相布斯特到達奧國邊境的薩奧斯堡溫泉勝地,迎接德皇威廉一世和俾斯麥。這實在是劃時代的大事。自1866年奧國戰敗蒙受屈辱以來,奧國首次改變態度將舊時恩怨一筆勾銷,由排德變為親德。而且這次德、奧連手也是後來1914年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肇因。這也實在是俾斯麥外交上的偉大勝利。

德、俄友好,德、奧親善,俾斯麥的外交政策正一步步朝著最後目標邁進。

俾斯麥認為布斯特態度的改變並不代表兩國間百年的怨恨就此一掃而空了。他認為如果要加強兩國的關係,必須更換奧相。同年11月8日,布斯特被免除首相兼外相一職,而派任為駐英大使,繼任者為匈牙利政治家安德若西,這當然也是俾斯麥所安排、策劃的結果。

關於這位新任的奧地利首相,俾斯麥曾對人說:

“奧地利政治家們的言論對我來說就像馬耳東風,不值一聞,但唯安德若西例外。”後來安德若西之所以能在柏林議會中立功,也是俾斯麥一手提拔的結果。

同年12月,俾斯麥建議威廉老皇遣王子訪問俄國,作為俄皇訪德的答禮。當時王子率毛奇等陸軍將官一行人出發。俄皇熱烈歡迎,舉行國宴,聲明兩國的友好是歐洲和平的最大保障。俄皇的這項聲明,對法國和奧地利影響很大。因為該聲明表示了兩國軍事同盟。而他們的敵人不就是指奧地利嗎?奧地利國內大為惶恐,想:“倒不如趁此機會與他們締結同盟才是上策。”

結果,德、奧、俄三國在柏林訂立三國同盟。

普奧戰爭時,意大利曾是普魯士的同盟國,但是在普法戰爭時兩國感情冷淡。後來意大利逐漸發現德、意兩國利害一致。其一是關於天主教的問題。意大利王國內,羅馬教皇享有治外法權,這讓意大利政府很為困擾。因此意大利政府與梵蒂岡不斷發生衝突糾紛。而俾斯麥也體會到羅馬教皇和德國間的利害衝突,所以也實施排除天主教的政策,拉近了德、意兩國的關係。

另一共通的利害關係是法國,意大利一向害怕法國的強大,尤其擔心波旁王朝複活。

1873年9月,意大利國王伊曼鈕率首相和外相訪問柏林,受到熱烈歡迎,而1875年秋,威廉皇帝也親自前往米蘭會見了意大利國王。

1873年秋天,法國償清賠款後德國必須全數撤離,而在此之前的5月,齊耶內閣垮台,由麥克馬亨元帥繼任為法國總統。

麥克馬亨元帥是色當戰役中的敗將,但他在法國國內名聲顯赫,他在克裏米亞一戰中驍勇善戰,在北部意大利與奧地利作戰時屢建奇功,被拿破侖三世封為公爵。

他就任法國總統後,向議會提出將總統任期由3年延長為7年的議案,然後又提出陸軍改革案,二者均順利通過。這些事令德國大感不安,德國人害怕麥克馬亨元帥準備複仇戰事。

此時火上澆油的是宗教問題。歐洲最大的政治問題是天主教徒必須絕對服從羅馬教廷,這與各國的內政相抵觸,所以,時常引起政治、外交上的大糾紛。現在法國也正在煽動天主教徒事件。

法國屬於舊教,即天主教國,德國人民大多信仰新教,奧地利、意大利、西班牙等國人民大多數信仰天主教,所以法國舊教徒的偏激分子便以教會的名義攻擊德國,而各地的天主教也激烈排斥德國。這使俾斯麥很憤怒。再加上奧地利與意大利兩國有意脫離德國轉而與法國同盟,這讓法國天主教徒大為興奮,四處宣傳天主教國家將聯合勢力擊敗德國。

俾斯麥的政策是盡力謀取和平,但是如果不能和平就隨時攻打法國。現在他眼看著法國蓄意挑撥,心中的怒意幾乎按捺不住,德國精兵準備隨時渡過萊茵河攻打巴黎。

為此英國深感震驚,想盡辦法加以阻止,法國也感到惶恐,因為他們還沒有作戰的準備。在這種情勢下,俄國宰相高柴可夫有意出麵調停。高柴可夫對俾斯麥在歐洲的聲望有所嫉妒,而現在正是一個大好機會。所以他答應法國大使的要求說:“最近我要隨皇帝到德國溫泉度假,途經柏林時會把你的意見轉達給俾斯麥的。”

1873年5月10日,高柴可夫與俄皇一起抵達柏林,在問明已無開戰的危險後,便以俄帝的名義發表和平聲明,同時高柴可夫也電告各國大使:

“皇帝在確定柏林有維持和平的誠意,並獲得保證後,將要離開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