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思想的矛盾
托爾斯泰當時的心態,我們還可以從他的一些作品中看出來。尤其是在他最重要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和《複活》中的主角身上,更充分地表現出了他的思想。
此外,托爾斯泰還創作了許多供少男少女閱讀的作品,如《傻子伊凡》等童話,都是1881—1887年之間完成的,共計14篇。
這些童話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一個會講故事的歌手。1879年,這位流浪歌手突然出現在托爾斯泰的家中。他從這位如候鳥般遷徙的歌手那裏,聽到了許多古代民俗故事,受到非常大的觸動,於是托爾斯泰依據這些故事寫出了很多俄國童話。在這些童話中,托爾斯泰灌入了他的宗教觀、倫理觀、政治觀以及社會觀,所以隻要讀過他的童話,就可以分析出他的思想。這一部分童話後來被編為《托爾斯泰童話全集》。
晚年在家中寫作的托爾斯泰
有些翻譯家認為《傻子伊凡》這個童話故事,絕不輸於《戰爭與和平》那樣的巨著。它以簡單易懂而又有趣的筆調,充分闡述了托爾斯泰的宗教思想。
托爾斯泰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自己的思想,但是思想是思想,生活是生活,能把思想和生活巧妙分開的人很多,可是托爾斯泰仍認為思想和生活必須一致。
他認為對的事情,不管別人如何反對,他都不懼怕,一定要堅持到底。也就是說,他從來不管別人如何,隻堅持走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他曾尊俄國民族詩人普希金為文學之師,法國思想家盧梭的觀念和主張也對他有很大啟發,可以說他的精神永遠活在托爾斯泰心中。
托爾斯泰在喀山國立大學讀書時就讀完了盧梭的全集,那時候種下的盧梭精神種子,不知不覺地已漸漸在他心中萌芽、茁壯,到他晚年時,已成長為一棵大樹。盧梭提倡將“生活與思想合一”,那是一種充實而毫無虛偽的生活;相同地,托爾斯泰也提倡“思想與行為合一”的生活。這兩種生活看起來好像很容易做到,實際上都困難重重。
例如,托爾斯泰想在教育業有所發展,以充分踐行他的理想,但是卻遭到了政府的反對和阻撓,甚至他的妻子也反對他。托爾斯泰並沒有因為這些而退縮,因為如果退縮了,他的思想與行為就不一致了。
宗教生活也是同樣的。托爾斯泰探求基督之路,認為對的就光明正大地說出來,神聖宗教會卻橫加幹涉,開除了他的教籍,還威脅他死後不為他做祝福禱告。但是托爾斯泰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他們才是頑固不化的、錯誤的,所以,他也沒有退縮。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實和思考,卻讓托爾斯泰產生了一些矛盾。他覺得自己是貴族,擁有700個農奴,他可以過著足以炫耀財富的奢侈舒適的生活,但是他內心又為農奴們遭受的不平等的待遇抱不平。可是要怎樣做才能和農奴處於平等的地位呢?托爾斯泰百思不得其解,非常困惑。
對於如何才能使生活與思想合一這個問題,托爾斯泰想自己也許應該拋棄貴族的生活,不再狩獵殺生,也不抽煙、喝酒,穿著貧民樸實的服裝與做工的長靴,努力成為一個貧農。但是過慣了貴族生活的索菲亞,卻極力反對他的看法。盡管他曾對索菲亞解釋過不下一萬遍“人人平等”的理念,但是,索菲亞仍然堅持她的主張。
托爾斯泰一直被這許多問題困擾,甚至萌生過很多次自殺的念頭,但是,基督教禁止自殺。
他也興起了離家出走的想法,想盡力讓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合而為一,但是現實中的問題卻仍無法清楚地得以解決。
讀過《托爾斯泰童話全集》的讀者們,可以從作品中了解他的煩惱,他渴望能和童話主人公一樣過著快樂的生活,也就是如同傻子伊凡那樣的思想與行為合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