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貧民
有一天托爾斯泰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俄國人民視擁有私產為偷竊行為,他們認為土地私有製度應該被廢止,應該像高加索地區的貧民那樣,共同擁有一處土地,過著平等均享的生活。夢醒之後,他還是一個擁有大片土地的領主,貧民們依舊衣衫襤褸,不停地在勞作;而不工作的領主們,卻在菩提樹蔭下喝著美酒。
形成這種不平等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土地私有製。托爾斯泰一想到貧民們拚命工作,卻無法三餐溫飽;而他……他為自己這樣富足的生活而感到罪惡。他覺得沒有任何一件事能使他內心感到快樂,人生也沒有什麽值得期待的了。這些困擾一直侵襲著托爾斯泰的內心,他時常像瘋子一樣念念有詞、喃喃自語。
托爾斯泰開始大量閱讀古今的哲學書籍,希望能在其中找到答案,然而它們對他的處境毫無幫助。
托爾斯泰認識的貧民中,他覺得有一位自始至終都非常優秀。
他的名字是殊達耶夫,托爾斯泰認為他充滿了基督的博愛精神。據說殊達耶夫從幼年開始,心地就非常善良,一看到可憐的人或不幸的事,就馬上伸出援手。幼年時他的父母經常爭吵,殊達耶夫一直在中間作為一個調和者的角色,他的勸說常常能讓雙親和好如初。
殊達耶夫結婚後,找到一份石匠的工作,三年後便已有了一些積蓄。他偶爾也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發現他的生活沒有一點精神調劑,於是他開始鑽研《聖經》。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當時的教會,以及自己身邊的一些教徒們都充滿了謊言。
有些教徒隻是嘴上說著信仰,行為上卻忘了真正的教義。殊達耶夫認為這種現象是不容許的,應該確實地在日常生活中貫徹信仰,絕對不能言行不一。至於去不去教堂,則可隨個人意願。
殊達耶夫深信“正義”、“真理”、“愛心”比任何東西都重要。他覺得做生意如果沒有正義,就會失敗,於是他把自己貸款給別人的票據撕碎拋棄,把僅有的1500盧布現金分給貧困的人,然後輕輕鬆鬆地回到故鄉去,打算做回一個貧民。
可是故鄉的現狀卻讓他大吃一驚。背井離鄉多年,他看慣了城市中的爾虞我詐,想象著那令人懷念的質樸的故鄉。然而在故鄉所看到的農村景況,全然與他記憶中的相反。故鄉人們和城市裏的人根本沒有兩樣,都是追求私利、相互欺騙。
有一天,村裏的神父胸前掛著十字架來到他家,當他正滔滔不絕口沬橫飛地說教時,殊達耶夫關於教會的意見觸怒了他。神父將《聖經》摔在地上,怒氣衝衝地離開了。
從此,殊達耶夫和教會斷絕了關係,他既不去教堂懺悔,也不去領聖餐,而且也不讓子孫們受洗。他的家人過世後不葬在教會的墓地,也不假神父之手完成喪禮。
殊達耶夫想,一個真正的基督教應該是充滿愛的,因為神告誡我們要愛世人。那麽有愛的地方,縱使沒有教會,也必定會有神的存在;而沒有愛的教會,神一定不會存在其中。
殊達耶夫把他的這種想法繼續推演下去,他認為,如果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愛存在,那麽大家的生活肯定跟現在完全不一樣,人們將不會把東西分得那麽清楚,所有的東西都歸公有。信仰基督的人,應該不占有世界上的任何一樣東西。也就是說,世界上應該沒有私有,所有的東西都是神的,不論衣服、帽子、田地、房產、山林,甚至人們的思想都是屬於神的。
繼續推演下去,社會上也不必有製定和執行法律的人,不需要有法院,也不需要有警察,所有人都同屬一體,所有的財產也不分你我,全屬公有,大家都過著和諧的生活,一同勞作。這樣就能夠消除彼此的界限、隔閡,每個人生活的擔子也會減輕很多,而且很多無謂的苦惱以及無益的勞動力與時間的浪費也就不存在了。
殊達耶夫一直對人們宣揚著這種觀點,更在現實生活中付諸實施。於是,他一看到別人有困難,便傾囊相助。
有一次,鄰居偷偷潛入殊達耶夫沒有上鎖的庫房內,偷了很多麥稈編成的草袋,堆積在自己車上,正準備要運走的時候,殊達耶夫回來了。這位鄰居自然倉皇駕車逃走。殊達耶夫看到倉庫內還有一捆草袋,就帶著它追了出來。趕上了那位逃走的鄰居之後,殊達耶夫把那捆草袋放在了他的車子上,說道:“你的生活大概相當艱難吧?倉庫裏還有一捆草袋,我特地送來給你。”
還有一次,一個要去朝聖的女人來到殊達耶夫家。殊達耶夫的家人對她熱情款待,給她做了很多美味佳肴,並留她住宿。可是第二天早上,這個女人竟偷了女主人的裙子和其他一些東西逃走了。
這個女人在途中碰到一些村裏的居民,大家都覺得她神色怪異,追問之下,知道她偷了別人的東西,於是就把她抓起來,帶到殊達耶夫家裏。
殊達耶夫並沒有責怪這個女人,相反,還溫和地安慰她說:“你大概是一時衝動吧,也許你是喜歡這些東西。”
村民們氣憤女人的以怨報德,提議把她送到警察局去。
殊達耶夫卻不同意,他說:“一旦把她送到警察那兒,勢必要押到法院去,法院會馬上把她送進看守所。”
“這種人最少也得讓她在看守所裏待上兩三個月。”村人頗不甘心地說。
“將她送到看守所去,對我們和她自己都沒有好處。從看守所出來的人,很少有變好的,甚至有些還會變得更壞。”最後在殊達耶夫的勸說下,這個女人被放了。殊達耶夫雖然在村民中獲得了良好的名聲,但是仍舊有人恨他,有些人罵他是無神論者、叛教者;尤其是神父們,恨他破壞了村人們的和平,甚至還勸誘村民們聯手對付殊達耶夫。
有一天,殊達耶夫去訪問鄰村一位素來就受人尊敬的年輕人。
當時,受神父蠱惑的幾個村民們在殊達耶夫的歸途上等著他,準備把握時機,蜂擁而上,將他拋進河裏淹死。
幸好當時有一個女人經過,不知為什麽在那條路上停留了很久,幾個村民見無法下手,就散了。殊達耶夫總算撿回了一條命。可是殊達耶夫知道實情後卻一點也不生氣,他對那個女人道謝說:“我知道他們是被人唆使的,有不少人想殺害我,但是我決不改變自己的人生觀,因為我就是我。我一定要遵循神的真正意旨活下去。”
殊達耶夫就是這樣堅定地貫徹他的生活方式,他一直活到1892年,73歲的時候才去世。
殊達耶夫雖然隻能看懂文字,沒受過什麽高等的教育,然而他的為人卻像神一樣超然。
他活著的時候,曾有人偷偷地忠告他:“你這樣反對戰爭、罵教會、和神父唱反調,最後可能會被關進監牢。”
殊達耶夫回答:“要是他們想把我關進監牢,那就讓他們關吧。如果流放的話,也讓他們流放好了。這些對我來說並不值得恐懼,我相信自己的信仰和宗教,決不畏懼他人的批判,我隻是在依照神的意旨去做。無論在哪裏,這道理都是一樣的,神也是一樣的。所以對我來說,走到哪裏都是一樣。我所畏懼的事情隻有一件,那就是怕自己喪失靈魂。”
托爾斯泰一直認為殊達耶夫是個了不起的人,他的思想與行為已合為一體,因此他的一生也是十分了不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