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折
1775年,是歌德在法蘭克福市的最後一年,他又有了新的戀愛對象。她叫莉莉,當時隻有17歲。兩個人的戀情發展穩定,很快就定下了婚約。但是不同的家庭背景、有差異的宗教信仰及雙方父母的不了解,使他們的愛情前途黯淡。何況當時,歌德對自由的愛情和安定幸福的家庭生活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有些悲觀的預見,所以他的心理開始動搖。歌德在這年2月給一位女性朋友的信中寫道:
親愛的小姐:
相信你在閱讀這封信時,想象中的我是這樣的:穿著華麗的衣服,在豪華藝術燈的照耀下,炫耀著身上的裝飾品,在賭桌前喧嘩吆喝,穿梭在輕鬆愉悅的交際場合,演奏會之後又是舞會;有著輕浮的興趣,對金發美貌的少女,發出驚異的讚歎。這些都是由於我平日的嬉笑胡鬧給你造成的的假象。我多麽想跟你談談我內心深刻的感情啊!
在這料峭的二月,穿著灰色皮衣圍著褐色圍巾的我,雖被寒冷刺骨的朔風所侵襲,但仍隱約地嗅到了春的氣息。這充滿愛的廣大世界在我心中沉潛醞釀,我將努力地工作,用我的詩歌描寫青春無邪的感情,用我的戲劇刻畫人生的痛苦,用我的畫筆繪出朋友們的神態和周圍的風景,讓我所深愛的人在白色的紙上留下色彩繽紛的姿態。
你能想象這樣的我在工作中,腦海裏想著些什麽嗎?飛躍的理想與自我的情感交戰著,既渴望享樂又希望為理想而不懈奮鬥。
我在清晨時刻,心中突然湧起一個使命——寫信給你,和你這樣一位善良美好的女性神交,是多麽幸福的感覺啊!這才是真正的歌德。
這位女性朋友和歌德自《少年維特之煩惱》出版後就相識相知,但一直都是依靠書信往來,並沒有見過麵。
這時候的歌德想要離開法蘭克福,他想要嚐試一下,自己離開莉莉之後是不是還能快樂地生活。此後,在歌德的生涯中,他曾經幾次嚐試用空間上的別離,來克服精神的危機。
他在一部戲劇作品中,對自己當時的情況作出了如下記錄:
我必須離她而去!我為何愚蠢地被束縛著?!何必遭到這種束縛?!如果這樣拖下去,我的一切的力氣都會被窒息,我所有的勇氣都會被奪走,我一定會被拘束得不能動彈。如此在我心中還能留下什麽?我還有什麽發展可言!我必須飛向自由的世界!
由於某種機緣,歌德終於實現了離開的願望。1774年12月,歌德認識了魏瑪公國的公爵卡爾·奧古斯都。第二年,奧古斯都路過法蘭克福,他熱誠地邀請歌德到魏瑪公國任職,歌德接受了他的邀請。
10月初,是奧古斯都公爵派人到法蘭克福迎接歌德的時候,然而使者卻毫無理由地失約了。這時的歌德,因為精神狀態上的危機急於離開法蘭克福,所以使者的失約讓他極為尷尬且鬱鬱不安。父親見歌德如此,便建議他前往向往已久的意大利。
1775年10月底,歌德動身前往意大利,途經海德堡時,魏瑪公國的使臣找到了他,向他說明失約的理由。於是歌德再次改變計劃,隨同使臣前往魏瑪。
冥冥中似乎有一種模糊不清的神秘力量,在牽引著歌德的命運。《我的生平 詩與真》中描寫了歌德動身前往魏瑪公國時的心態:
好像被不可見的神靈鞭打著一般,時間仿佛白駒過隙,拖曳著我們命運的輕車疾馳而過。我們隻有壯著膽子,牢牢握住韁繩,時而左,時而右,避過這兒的石頭、那兒的懸崖,駕馭著車子。誰知道最後會到哪兒呢?因為從哪兒來,早已經想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