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之煩惱》

1774年,《少年維特之煩惱》出版,一時間洛陽紙貴。這部作品不但震驚德國文壇,更為德國文學在世界文壇上占得一席之地,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這是德國文學史上具有空前意義的一件大事。雖然當時以及後世對這本書的評價毀譽參半,但各種翻譯及模仿的作品卻廣為流傳,盛極一時。

歌德在當時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中說:

具有純潔而深摯感情的青年,以看透真實的眼光,把身心沉入夢想之中,想要用深思來提升自己,但是由於不幸的熱情和毫無結果的愛,他心力交瘁,終於將子彈打進自己的腦袋。像這麽簡單的故事,竟然產生如此激烈的影響,這要怎麽解釋呢?

這部書信體小說的故事結構很單純。愛好自然的少年維特和夏綠蒂相識、相戀,但後來維特發現夏綠蒂是自己朋友的未婚妻,煩悶之餘竟然以自殺結束了這段畸戀給自己造成的痛苦。

這位多情的青年和他的這段悲戀故事,好像說出了無數青年男女的心聲。小說出版後大為暢銷,一再重印。這部作品在當時引起的轟動我們幾乎無法想象,社會輿論分成讚否兩派爭論不休;青少年中間流行維特式的黃色背心和藍色外套;有些青年甚至效仿小說中的主角盲目自殺。整個德國社會都被小說中的悲觀主義情緒所籠罩,愛情和死亡成了不可分離的同義語。最後,政府實在無法對這種影響坐視不理,頒布了禁止這部小說繼續印行的命令。事實上,在歌德的著作中再也沒有第二本書,像《少年維特之煩惱》這樣帶給社會如此大的衝擊。這種激烈的反應,一方麵的確反映了18世紀後期的社會現象;另一方麵書中所表現的主旨,也如歌德所說:“受摧折的幸福、被阻礙的前程及無法實現的願望等,並非是一個特定時代的煩悶,而是屬於每個人的苦惱”。也許正是基於此,任何人都會覺得《少年維特之煩惱》一書是他自己的寫照。

這時候的歌德25歲,他已是德國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同時代的很多知名人士都蜂擁而至,與歌德交往。

這一年,歌德和一位神學家及一位教育改革家同遊萊茵河,途中結識了一位哲學家。

哲學家稱讚歌德:“我想了又想,覺得沒見過歌德,隻聽說過他的人,絕無法想象造物者借歌德所表現出來的奇跡。歌德從頭到腳都是天才。被現實拘束,無法任意作為的人,隻要在歌德身邊待一個鍾頭,就會像著魔一般無法自已。”

在歌德一生中,再也沒有任何時期像他這個時候一樣,寫下如此多的文稿,他形容自己“不寫戲劇就如同死亡”,他把現實中遭遇的經驗,經過心靈和思想的加工重組,凝結為文章。

我寫作的才華,數年來未曾片刻離開過我。甚至白天所想象的,夜裏又成為完整的夢出現。睜眼一看,我所傾心的或奇異或嶄新的東西,整個地、清晰地出現在眼前。我寫東西多半在拂曉,不過在晚上或深夜,因宴席或社交而酒酣耳熱之際,也可以應他人的要求而拿起筆來。

仔細一想,我這天賦的異稟完全是來自個性的,既不因別人而加強,亦不會受到任何妨礙,因此我想在這天賦上建立整個自我存在的基礎。

從1773至1776年之間,歌德創作的作品前所未有的多,其中所涉及的題材也幾乎多得不可勝數。有的以牧歌、頌詩、讚歌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麵前,有的則以充滿感情的書信留傳至今,但其中散佚失傳的卻不知道有多少。我們不知道歌德完成了多少計劃,廢棄了多少構想,包括《普羅米修斯》等多數已經開始著手的作品都半途而廢。這些我們如今就隻能看到片斷而已。

《少年維特之煩惱》出版前後的這幾年,是歌德文學創作的豐收時期,也是他為解釋宗教問題而努力不懈的時期。歌德曾匿名發表了一部涉及宗教的作品,這部作品中他以一位鄉下路德派牧師的口吻,闡述了自己對18世紀神學思潮的看法,否定了信條主義、正教主義及合理主義,認為唯有基督教才是正統。在神學論文的內容和形式方麵,他傾向於盧梭的觀點,並接受赫爾德的意見;但在其他方麵,歌德開始有自己獨特的立場。這本書的觀點認為,基督教義隻有建教後一百年是純正的,後來經過不斷地解讀和所謂的發展,已經與最初的精神大相徑庭。歌德就是基於這種觀點對當時的宗教製度加以批評,在這部作品中他隻是對這種批評稍加暗示,但在後來的作品中,這種批評已經有了具體直接的內容和明確的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