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泰因夫人

在魏瑪公國任職期間,歌德除了要擔負一些政治任務外,還被寄予文學和藝術上的種種期望。魏瑪的各種朗誦晚會、化裝晚會、化裝遊行、宮廷宴會都能看到歌德的身影,一些藝術愛好者組成的團體,都以歌德的加入為榮。在上述那些場合中,歌德每每應邀做一些即興之作,這些作品充分地發揮了他的文學天才。遺憾的是它們中的大部分已散佚。唯一殘存的是一些以洛可可主義末期形式寫就的、取材於祭典、反映其神秘氣氛的詩歌和戲劇。

這一時期,歌德的作品有1777年開始創作的長篇小說《威廉·邁斯特學習時代》、1778年創作的戲劇《伊菲格尼在陶洛斯》、1782年創作的敘事詩《魔王》等。

很多和歌德私人關係很好的著名學者、藝術家,在歌德的介紹下逗留在魏瑪公國,這對魏瑪公國文化藝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還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歌德這一時期的情感,對象是宮廷女官夏綠蒂·芬·施泰因夫人。

歌德初到魏瑪後,就與施泰因夫人相識。當時歌德26歲,施泰因夫人33歲。施泰因夫人自幼受加爾文教派的教育,22歲時嫁給施泰因男爵。施泰因男爵外表端正,家境富裕,是魏瑪公國的馬術高手,同時也擅長社交舞。施泰因夫人在她11年的婚姻生活中孕育了7個子女,但其中有4個夭折。她的身材不高,有一頭黑亮的頭發,算不得美女,但卻頗有女性魅力。她的丈夫時常出差旅行到外地去選購馬匹,而她也很安分地和子女們蟄居在私邸裏。

施泰因夫人與歌德之前認識的女性都不一樣,她成熟敏感,纖弱而楚楚動人,這使得歌德燃起了滿腔的青春熱情。最開始時兩人都是因為好奇心而接近,不久後歌德便整天泡在她家裏。歌德長時間逗留在魏瑪公國,與施泰因夫人的存在不無關係。她無時無刻不在安慰歌德,勉勵他、教導他,將他對文學藝術的滿腔熱情,引導成調和的審美感。歌德本身也承認在自己的人格發展過程中施泰因夫人的影響很大,但是他們的感情到底發展到什麽地步,我們無法加以推測。因為施泰因夫人寫給歌德的書信,後來不知道為什麽被全部燒毀,沒有留下一點蛛絲馬跡。

1776年2月,歌德曾如此自白道:

施泰因夫人的心地是善良而偉大的,如此形容她是最恰當不過了,我深深地被她所吸引,迷失在她美麗的靈魂中。

歌德稱施泰因夫人為“賜予溫柔撫慰的天使”,雖明知羅敷有夫,但歌德卻不自覺地陷入到這感情的旋渦之中。

施泰因夫人對於我的意義,恰好可以說明一種輪回的命運。也許前世我們是夫妻或姐弟,而今世我們隻能做朋友了。

從前,歌德寫給莉莉的詩中有一種悲傷的氛圍,但是他寫給施泰因夫人的詩中,則充滿了思念和奇妙得不可思議的氣氛。在這些優美動人的情詩中,《對月》是最有名的一首,下麵是這首詩的前三節:

你又把幽穀密林,

注滿了霧光,

你又把我的心靈,

再一次解放。

你用慰藉的光,

照我的國邸,

就像摯友的眼光,

憐我的遭際。

哀樂年華的餘響,

在心頭縈繞,

我在憂喜中彷徨,

深感到寂寥。

這首詩中,歌德運用高超的藝術技巧和行雲流水般的清麗語言,把對施泰因夫人的鍾情和對大自然的摯愛融合在一起,水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