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仁義說

孟子承接了孔子提倡的“仁”,但孔子是要把骨肉親情的一種自然情感推及一般社會,讓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來維持社會秩序。孟子重新樹立仁義說,也是為了對抗當時盛行的楊、墨學派。

公元前5世紀末,即孔、孟中間時期,墨翟派最活躍。墨翟是魯國人,曾在宋國出仕為官。他最早學習的是儒學,但是後來卻成為了儒學的激烈批評者,並自成一家,弟子遍布天下。墨翟倡導兼愛、尚節用。他認為儒家所說的“仁”,是以家族愛為主,需要進行突破,成為平等無差的博愛,這也就是所謂的“兼愛”理論。墨翟認為儒家的禮樂及重視葬儀等做法是浮誇的虛飾。在《墨子·尚賢篇》裏就有“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的理想,這說明在春秋末期,一般庶民已經有了逐漸抬頭的趨勢。墨翟就是要推翻世襲的貴族製度,建立一個以個人才能為主的新秩序、新形象。

孟子對墨翟的思想不能苟同。家族本來就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元,不能破壞它,家族的緊密結合是維持社會安定的基本要素。但是,近親和遠親一定是有差別的,給予理性立場的差別,就是請求“義”的德。

孟子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還說:“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他認為“仁”是發自人內心的自然,但是“義”卻是實踐仁所必經的道路。在人際關係上,要根據現實情況來決定自己所要采取的態度,這種德就是義。他認為墨翟的理論不切實際。

還有與墨翟持相反論調的楊朱,他認為人要保持個人的主體性,不要因國家社會問題而迷失了自己。孟子認為,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偏激主張,對民心及國家社會都沒有好處。

孟子不讚成前麵兩個極端,他提倡仁義道德,走中間路線,屬於保守派,但是他求取進步的態度很積極。他的主張是反對急劇的改革而采取漸進主義。但是想要讓他的仁義思想普行天下,仍需循著政治的途徑,才能達到目的。因為這個理由,他便開始遊說旅行。

孔子當年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惜長途跋涉,周遊列國,曆經了許多的艱危困苦,也受了不少的奚落嘲諷。但他從不氣餒、沮喪,依然樂觀地勇往直前,後因年紀老邁,才重回祖國,著書立說並教育子弟。

孟子時候的道路交通情況比起百餘年前已大大改善,平時就有很多新興的知識分子、學者專家們,以流浪人的姿態,絡繹於途。他們都希望用自己所學及專長受到人們的賞識,而各國君王也以賓客之禮相待。

這些人,如果受到哪個國家的君主或權貴的賞識與重視,從此便生活無虞,甚至還能馬上飛黃騰達,權傾一時。

如戰國末期,齊國的孟嚐君就養有3000食客,這些人中有專家、學者,甚至雞鳴狗盜之徒也被他羅致帳下。孟嚐君後來到了秦國,秦王本想重用他,沒想到他被人陷害,秦昭王準備殺了他,以絕後患。他得到消息連夜逃走,到了函穀關時,天還沒亮,按照規定,關口不能打開,而孟嚐君也無法離開。孟嚐君一行人正因擔心追兵趕來,焦急萬分之時,食客中的雞鳴狗盜之徒發揮了作用,有人模仿雞啼,騙過了守關官員,以為天色已亮便打開了關口,孟嚐君一行才僥幸得以脫險。

可見,人隻要有一技之長,就不愁沒人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