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於禮儀

亂世造英雄

曆史上,當春秋霸主——在中原活躍的晉王室被宰臣們奪取,並分割為魏、趙、韓三國時,就被列為戰國時代。所謂的“三家分晉”是在公元前403年。到了公元前386年,位於山東的大國——齊,被宰臣田氏篡奪。在田氏篡齊後的14年,孟子誕生,當時正處於一個大變動時代。

春秋時代,周室衰微,諸侯競相稱雄,國與國之間時常發生戰爭,國內的政情也很不穩定。孔子周遊列國時,就曾在匡城遇險,但總體上還是好的,他能夠率領弟子們到各國去傳道講學。可見變遷雖有,但不是很激烈。

到了“戰國”時代,情況就不一樣了,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社會、文化等方麵,都引起了極大的變革。當時的情況是,周王室更加衰微,諸侯間以強並弱,以大吞小,全無道義可言。由於戰亂頻繁,各國都在全力謀求富國強兵之策,小國需要自衛,以免滅亡;大國則試圖擴張,企圖稱霸,甚至統一全國。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各國紛紛競爭功利。一方麵重賦稅,壓榨民財;一方麵廣求人才,各國國君都卑辭厚幣招賢納士,尋求富強之道。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如燕築“黃金台”,齊置“稷下館”。

當時的景象,《孟子》一書中就有記載,大致說了以下幾個方麵,也表達了孟子的觀點和看法:

一、諸侯國之間相互攻伐,為爭土地發起戰爭,殺人奪城。魏國在東邊被齊國打敗,太子死了;西邊被秦國占領了大片土地;南邊為楚國打敗。魏王對此耿耿於懷,希望能為死亡的人報仇。

二、諸侯對百姓橫征暴斂,奪取民眾,使他們無法耕耘生活,就是為了充盈國家的倉庫。

三、諸侯們自己有肥肉吃,馬也養得很肥,浪費到喂狗和豬吃人的食物。但是在郊外,如果有人射殺了麋鹿卻要按殺人罪處置。

四、士風卑下。古代人仁義忠信,樂於行善,得到的是天賜的爵位。現在的人修養就是為了得到人授的爵位,得到了人授的爵位,就拋棄了天賜的爵位。而今,相比之下仁義之士很少,現在所謂的好臣子就是以前人們所說的民賊。

五、世道混亂。世風漸下,人們的暴行很多,有臣子謀殺君主的,也有兒子謀殺父親的。

六、民生疾苦。老百姓的日子上不能養父母,下不夠照顧妻兒。遇到太平年代,就終生受苦;遇到戰亂年代,可能會死掉。老百姓臉上都有饑餓的顏色。

孟子當時所處的時代就是這樣混亂、動**。社會結構也發生了改變,春秋到戰國可以說是中國社會從奴隸製轉為了封建製,過去一些世襲的大地主從春秋末期就逐漸解體。接著商品經濟發達,生產力大增,農民和手工業者不再完全隸屬於地主的統治。人們想要突破世襲統治桎梏的熱情逐漸匯成了一股強烈的力量。

田氏篡齊前,實行了“以大鬥出貨而以小鬥收”的做法,就是為了贏取人心、培植勢力。孟子所說的“萬乘之國,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就是當時有萬輛車的國家,能夠殺了君主的,一定有千輛車,這種以下克上的現象。

中國自古以來以農立國,農民是主要生產力,也是兵役的來源。但是,後來因為戰亂頻繁,賦稅繁重,人們被逼得離鄉背井,好多都成了遊民,集中在都市,所以到了戰國時期,上千萬戶以上居民的大都市已隨處可見。

為此,各國君王都大傷腦筋,他們想盡辦法去安定這些人的生活,來確保國富民強。因為之前單憑血緣關係就能安然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需要靠實力來生存,所以興起了重金招賢的養士之風。這樣一來,一些農民、市民出身的年輕人都紛紛起來鑽研學問,希望能求得一技之長而被重用,從此能聲名遠揚、光宗耀祖,所謂的“諸子百家”就是這樣產生的。這些人沒有固定職業,就是將自己所學到處兜售,而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空前盛況。

孟子很敬仰孔子,也很讚成他的主張,他不求高官厚祿,一心想使儒學振興,而打擊當時社會不良的現象,行王道。他很怕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的道說會被人們遺忘,曾感慨地說過,從堯、舜到湯,過了五百多年,大禹和皋陶親眼看見堯、舜的做法,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但商湯對堯舜就是通過傳聞知道的。商湯到周文王,又過了五百多年,伊尹和萊朱親眼看到商湯如何治國,當然明白其中道理,但是到了周文王就隻能從傳聞知道。周文王到孔子,又隔了五百多年,太公望和散宜生親眼見了周文王,知道文王的治國道理,但是孔子就隻能聽聞了。孔子到現在,一百多年又過去了,我們離聖人的時代很遠,但是離聖人的故居很近,現在已經沒有親自聽過聖人講道的人了,恐怕以後連聽到傳聞的人都沒有了。

孟子想要實現孔子的理想,不想人們遺忘孔子的學說,他要一身承擔起孔子未完成的道統使命,在漫長的遊學旅程中,繼續熱切地、專心致誌地學習、鑽研,要把孔子的學說有所傳承和發揚。

孟子熱切地盼望能夠繼承孔子的理想,能夠擾亂反治,解救民生苦難,但是沒有機會。這段時期,他的全副精力便用在了教育工作上,像公孫醜、公都子、萬章、陳臻、屋廬子、充虞等都是他的傑出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