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淑孔門”之說

孟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也更加廣博,繼續待在故鄉,不利於他的學業發展,所以他決定外出遊學,訪求名師,增長見識和學問。

在當時,遊學風氣很盛。孔子時代,全國各地的人都前來受教,往南到江、淮,往西到晉、陝。孔子去世後不到一百年,中國曆史由春秋時代轉變為戰國時代,周室更加衰微,各國都競相改革圖強,紛紛尋求富國強兵之策,於是養士之風興盛而起。

受該風氣的影響,從好的方麵說,言論開放、自由,百家齊鳴,很多專家學者等人才輩出;壞的一麵,給許多投機諂諛之徒造就了機會,好多人憑著口才和詭詐求得一席之地,便興起了一股寡廉鮮恥的歪風。

孟子就處在這個大變革時代,更需要外出遊學,看看故鄉以外的廣闊天地。孟子一直接受並崇仰的是孔門學說,他懷著一股年輕人的熱情,奔向了儒家發祥地——魯國國都。那裏有濃厚的文化傳統遺跡,有他理想中的聖人形象——孔子。

有關孟子師承的問題,曆史上有好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孟子直接受業於子思,就是孔子的孫子,名伋,字子思。但是根據曆史考查,子思於公元前402年去世,早於孟子出生30多年。所以孟子是不可能師從於子思的。

還有很多相關分析,都證明孟子並未親身受業於子思。《孟子》一書中,引述子思的地方不少,但稱謂上,沒有看出曾經親身受業的跡象,孟子自稱“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

第二種說法是孟子師從子上,即子思的兒子,名白。《孟子外書》上說:有人問孟子學問從哪裏學來的,他回答說,魯國有聖人叫孔子,曾子師從孔子,子思師從曾子。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兒子是子上,他的所學,來自於聖人之傳。

經考證,《孟子外書》中的這段話,根本沒有實際考證。

第三種說法是說孟子是子思的門人,因為孟子一向崇尚孔子的學問。當時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們在墓園守喪三年(其中子貢守了六年),然後便各奔東西,有的走仕途做了官,有的繼續授徒講學。

孟子說:“予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從這句話來看,孟子與其往來論道的人,以子思的門人居多,所以不一定師從某一個人。所以這種說法還是較為合理可信的。

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們在墓地上搭蓋了茅舍,在那裏守喪,同時,他們利用這段時間,把孔子生前的言行加以整理,並一一記錄了下來。當時還有很多仰慕孔子的人,為了與這些學養高超的孔門弟子親近,也紛紛搬到了附近居住。不久後,這裏就形成了一個村落,名為“孔裏”。

孔子生前的住所,原樣不動,還把孔子的遺物陳列了出來,後來又改為廟,供人瞻仰。曾子利用這個環境,招收了許多年輕人,從事傳道講學的工作,這裏就成了儒學的聖地。孔子有位弟子名叫有若,他因長相酷似孔子,使得孔子一些懷念故去老師的弟子們想要把有若當做老師一般地侍奉。但是這種做法受到了曾子的大力反對,他說,沒人能比得上孔子。

對孔子學說的傳承來講,眾弟子中,曾子與子夏、子遊這批人不同,他重視孔子學說中人類自覺精神的忠恕誠信之德,而子夏、子遊則注重於形式的禮儀及實際政務。後來,主張“性惡說”的荀子,可能就是受子夏和子遊學說的影響。

曾子的學問從子思那裏學來的,孟子曾受教於曾子,也就是說,孟子受教於子思的門人。

孟子聰穎、年輕,滿懷求知熱忱,到了魯國國都,便專心致誌地跟隨子思的幾位門人悉心求學。孟子從小受母親的家庭教育,來到魯國也不敢怠慢,他日夜勤奮學習,研習儒術之道。沒多久,他就深通五經,尤其擅長《書經》和《詩經》。

當時的讀書人,大多都謹守古人遺教,除了研習古代的禮儀、音樂外,就是研讀詩(《詩經》)書(《書經》)等古典作品。這讓年輕、聰明好學的孟子漸感有些沉悶而厭倦了。

社會是不斷發展的,即使當時社會上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這種一味地泥古、沒有創造性的學習方式,讓孟子有種被束縛的窒息感。當時出現了很多學派,也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多姿多彩,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異端邪說”。

最早的就是孔子的門人子夏和子遊等在學說傳承上有了與曾子一派相對立的傾向,戰國末期竟分裂成了子思派、孟氏派、子張派、顏氏派、漆雕氏派等不同的派別。

隨後還出現了以商鞅為首的“法家”;以莊周為首的“道家”;孫子、吳起等人為主,提倡攻取戰勝之術的“兵家”;以許行為首,主張君民並耕而食的“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