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受教

孟母教子有方

孟子(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軻,字子輿,是戰國時期鄒國人,即今天的山東省鄒縣東南。他是當時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私淑孔門學說,繼承了孔子的思想,被後人尊稱為“亞聖”。他著有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

他提倡仁政,曾提出“民貴君輕”的民主思想,前後曆時十多年間,遊曆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但當時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就是太過迂腐,沒有實際用途,所以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他退居講學,致力於教育樹人的工作。曆經幾千年,孟子的思想仍被後人學習傳承,本書就給大家講講孟子的故事。那首先就從他的家世講起吧。

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他的先祖譜係是慶父(仲孫)—孟穆伯—文伯—孟獻子—孟莊子—孺子秩—孟僖子—孟懿子—孟武伯—孟敬子—激公宜。激公宜就是孟子的父親,名激,字公宜。母親鄒氏。

據記載孟子幼年喪父,家庭貧困,雖然3歲喪父沒有確鑿的數據可考,但從他自幼接受母親的教誨看來,應該是真實的,因為“孟母三遷”這個家喻戶曉的教育故事講的就是孟子的母親為了孩子的未來而選擇優良的居住環境。

孟子家境貧困,一家人住在偏僻的郊外。在他家不遠地方,就是一大片墓地。這裏經常有人抬來棺材埋葬,到處是鑼鼓吹打聲、哭啼聲。每逢掃墓季節,前來祭奠的人更多,顯得極為熱鬧。

小孩子好奇心很強,喜歡模仿。住在這裏,孟子經常看到一些送喪隊伍,提著祭品、前來燒紙祭奠的掃墓人,後來他便和其他小孩子一塊兒玩起喪禮、祭奠的遊戲來了。

孟子的母親出自名門,聰明賢淑、知書達理,眼看著孩子學習這些事情,她心裏著急,雖然目前他們家道中落,但是隻要孩子們能力圖上進,未來的日子總是好的。但是孩子最容易受環境感染,住在這麽一個偏僻的地方,除了那些前來喪葬和掃墓的人以外,他們根本就接觸不到其他人,孩子們即使想學,也學不到什麽東西啊。

有了這樣的想法,孟子的母親就去城裏找了一個住處,那裏來往的人很多,各種店鋪也很多,街景很熱鬧。

剛搬去不長時間,孟子的母親發現還是有問題。因為城裏麵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還有那些唯利是圖的商賈和小販,他們論斤計兩的做生意。沿街吆喝的叫賣聲,最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和興趣。孟子每天在這樣的環境中,耳濡目染,也開始跟著模仿起來。

孟子的母親看到這些,感覺長此下去,對孩子的教育一定不利,於是又到處打聽,準備再度搬家。最後,她終於找到了一個房子,這個房子就在一所學校的附近,於是她趕快和孩子一起搬了進去。

在學校附近,孩子們進進出出看到的盡是一些循規蹈矩的讀書人。古代的讀書人,尤其注意禮節,他們一般絕無越軌行為,在社會上深受人們尊敬。

在這裏定居後,孟子果然跟著學習禮儀,行為上也模仿這些讀書人循規蹈矩。看到這些,母親心中感到很欣慰。

孟子的母親很賢惠,在她嫁過來的時候,孟氏家族已經沒落,她不辭辛苦織布維持家用,對子女的教育也付出了全部精力。她生活上艱苦樸素,但是對兒子的教導從不忽視,她還很注重教育方法,知道身教重於言教。

有一次,孟子看見附近有戶人家在宰豬,便跑回來問母親,說:“媽媽,那家人為什麽殺豬?”

母親正在忙著做家事,便漫不經心地回答:“殺了給你吃呀!”

聽到有肉吃,孟子的小臉上立刻綻開了笑容。因為家裏生活貧困,很少能吃到肉,他已經很久沒吃過肉了。

這時候,孟子母親警覺到,孩子因受騙而顯得很高興,這是自己的錯。做母親的都說謊話騙孩子,又怎麽教育孩子誠實不說謊話呢?即使家裏再窮,也不能讓這件事給孩子的教育造成不好影響,不管怎樣也得想辦法去買一點兒肉回來煮給他吃。

後來,孟母拿了些錢,去宰豬的人家買了些肉回來。孟子看見後拍手歡迎,母親這才算心安了。

孟子父親早逝,一家人的生計和教導孩子的責任,都由孟母一人承擔。她靠織布維生,盡量省吃儉用,把剩餘下來的錢留給孟子上學用。

一天放學後,孟子從學塾回到家,母親問起他最近的學習情況。

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馬馬虎虎,跟往常差不多。”

母親聽後,臉色驟變,隨後便拿出一把剪刀把機杼上的布剪斷了,然後淚流不止。

孟子被嚇壞了,他低聲問母親為何要把機杼上的布剪斷。

孟母流出眼淚,望著孩子,說:“兒啊!你知道我為何這般辛苦?”

“為了我們的生活。”孟子誠惶誠恐地回答。

“還有呢?”

孟子想了一會兒,說:“為了讓孩兒讀書。”

孟母便乘機教訓他,說:“你知道我們這麽苦,還要讓你去讀書,那你為什麽不求精進取?如果你讀書讀到一半就中途以廢,這跟剪斷機杼上的布有什麽兩樣?我的辛苦,豈不是也白費了嗎?”

孟子看到母親因自己不專心精進而傷心落淚,還痛心地剪斷了機杼上的布,小小的心靈感到無比的羞慚和後悔。

他趴在母親膝上哭了,並發誓一定要努力用功,再也不敢怠惰、疏懶了。

正是有了孟母這樣的教育,才成就了日後的孟子,孟母的教育方法現在仍被人們廣泛流傳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