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弟子萬章

孟子終其餘生,專心致力於教育事業,他到底有多少弟子,也已無從查考。論人數,沒有孔子多。我們從《孟子》一書中就可以知道,萬章、公孫醜、公都子、匡章、樂正子、陳臻、陳代、滕更、徐辟、彭更、周霄、景春、王子墊、曹交、鹹丘蒙、孟仲子、桃應、屋廬子等都是傑出的人才。

萬章性格坦率,很像孔子的弟子子路,不過他的好古深思又比子路還要強。有一天,萬章問到了交友之道。

孟子告訴他說:“不可仰仗年長或者自恃位高,也不能仗著兄弟的權勢去結交朋友。結交朋友,是結交他的德行,切不可自仗著什麽。魯國有位賢大夫孟獻子,他是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他結交了五個朋友,一個是樂正裘,另一個是牧仲,其餘三個人我已忘記。孟獻子與他們做朋友,並沒有仗著自己是貴族家世。而這五個人,如果心中因為存著孟獻子是貴族世家的觀念才和他交朋友,那他們就是勢利小人,孟獻子是不會和他們做朋友的。

“不僅是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就是小國國君也是如此。

“費惠公曾說:‘我把子思當做自己的老師;視顏般如朋友。而王順、長息兩人隻是侍奉我而已。’不隻小國國君這樣,就是大國的君主也是如此。

“晉平公去亥唐家裏的時候,亥唐叫他進去,他才敢進去;讓他坐,他才敢坐;叫他吃,他才敢吃。雖是粗茶淡飯,每次都吃得飽飽的。因為他尊敬賢人,不敢不吃飽。但是,晉平公沒有給他爵位,沒有給他官職,也沒有給他俸祿。這是以士人的態度尊敬賢人,並沒有用王公的身份。

“從前舜在曆山耕作的時候,就已經做了堯帝的女婿,他上朝去見堯帝,堯帝讓他住在副宮裏。有時候堯也去舜那裏看他,並一起吃飯,互相輪流做賓主。這就是天子結交平民啊。

“在下位的敬重居上位的,這叫尊重貴人;居上位的敬重在下位的,叫尊重賢人。尊重貴人與尊重賢人,道理是一樣的。”

萬章又問:“親友交往時,為什麽還要饋贈禮品?”

孟子說:“表示恭敬。”

萬章又問:“對送來的禮物堅決推辭不接受,為什麽這樣就是不恭敬?”

孟子告訴他,說:“假如有位尊長給你禮物,你心裏先琢磨,他這些東西得來是否合乎義理、正當不正當?然後再收下來,那便是輕慢不恭敬,所以不要推卻才好。”

萬章繼續問下去:“那不要明顯地說不要,而心裏準備要推卻,暗想‘這些東西全都是從別人手裏取得的不義之物’,於是便用另外的托詞婉言推卻,這樣做是可以的吧?”

孟子說:“隻要他以道義相交,以禮節相待,即使是孔子,也會接受的。”

萬章說:“如果有個人,他在郊外橫行,劫人財物,但他與我以道義結交,按照禮節饋贈於我,這樣子的話,我也可以接受嗎?”

孟子說:“不可以。《書經·康誥篇》上說:‘殺了人,還劫取了他的財物,這樣的人,凡是百姓,沒一個不怨恨他的。’這種人,不必經過教戒就可以誅殺。這種刑法,殷朝受自夏朝,周朝受自殷朝,都沒有話說,現在更是如此了。他的饋贈怎麽可以接受?”

萬章還是不服氣,說:“現在的諸侯索取百姓財物,和強盜搶奪沒什麽兩樣,假如他用完善的禮節來饋贈,君子就可以接受嗎?請問,這該怎麽說?”

孟子說:“你認為如果有個聖王出來,就會把現在的諸侯一律都誅殺嗎?還是先教訓他,等他不肯悔改,然後再殺呢?至於說盜,就是把不是自己所應有的東西取來。這句話,原是推義理到盡頭的說法罷了,而不能把諸侯比做強盜。

“從前孔子在魯國做官,魯國人每逢祭祀都去打獵,爭較所得的多少,稱之為獵較。孔子也隨同他們一起做。這種不合理的獵較風俗,孔子尚且隨從,何況是收受諸侯所賜的禮物呢?”

萬章說:“這麽說來,孔子做官,也不是以行道為宗旨了?”

孟子說:“孔子是以行道為宗旨啊。”

萬章說:“既然以行道為宗旨,怎麽會隨俗去獵較呢?”

孟子說:“孔子先立簿冊,規定宗廟祭祀的器皿,沒有把魯國四境很難得到的食品載入簿冊作為規定的祭品,他就是想把獵較的風俗逐漸改正、廢止啊。”

萬章說:“孔子這種做法最後沒有行通,那他為什麽還不離開魯國?”

孟子說:“孔子是想以此事來開始行道,若這個開端可行,那他的道也就可行了。因為他的道不能行,最後才不得已而離去。所以孔子從沒有在任何地方待過三年之久。孔子做官都依義,有的因為看到可以行道,有的因為接待有禮,有的由於國君誠意養賢。在季桓子時候,是因為看到可以行道才做官的;在衛靈公時候,是因為接待有禮而任職;在衛孝公時候,是因見國君誠意養賢。”

孟子與萬章的這一段冗長的對話,說明了聖賢們交際和辭受進退,都依照道義而行。有人說,萬章喜好談論古人,博學雜取,包括一切稗官野史。所以,他連古聖先賢都會存疑。孟子對他的問題也不厭其煩地詳加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