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針

經過十多年的遊說,孟子竟沒找到一個可以實現他政治理想的地方,他痛心地感覺到,時運不濟,這是他靠自己的力量無法左右的。

當年,孟子在魯國受臧倉阻撓未能見到魯君。孟子說:“我見不到魯君,這是天意。臧倉那種人又能把我怎麽樣?”不隻是魯國的臧倉,這是孟子在內心對各國諸侯因失望而發出的哀歎。

61歲的孟子,看清楚了當時的現實世局,他不願再把有限的精力耗費在徒勞無功的遊說生涯中了。他要把自己的餘生貢獻在教育事業上,完成自己百年樹人的大計。他還曾說過:“君子有三件樂事,但是不包括稱王天下。第一件樂事便是父母健在、兄弟相親;第二件樂事是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第三件樂事便是得到天下英才並教育他們。”

孟子所列的三件事,分別是家庭安康和睦、個人修養、教育下一代英才。世俗的人都認為稱王天下的人,他們權勢顯赫、生活奢華,最值得羨慕。但孟子卻說,君子三樂,不包括稱王於天下。

孟子率領弟子們離開了齊國,後經過宋國,返回鄒,便集合門人弟子,從事講學教育,著書寫作,過上了平靜的教學生活。

孟子的教育方法,用現在的說法,就是啟發式教育,因為孟子向來主張人性本善說,他主張順著人的本性進行教育,不支持矯揉造作,他注重於讓弟子建立完美的人格。所以他總是勉勵弟子努力修德,找回並擴充自己的善性。

孟子說:“修養自己的本性,知道了自己的自然本性,就能知道天理了。守住自己的本心,培養自己天賦的本性。不顧及生命的長短,一心一意等待機會,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教導弟子們,應該用務本的道理去影響別人,先求諸己,而後責人。他說:“越是淺顯的預言,包含的意義越深遠,這是最好的語言。最好的辦法是遵守簡約的原則並將其擴大施行。君子的話都很淺近,但其中的道理卻很深遠。君子的操守,是修養自我身心,就能治國平天下。大凡一個人最易犯的毛病,便是荒蕪了自己的田地,卻去鏟除別人田裏的雜草。對別人要求很嚴格,而自己所負擔的卻很輕。”

孟子對弟子們說:“君子與眾人的不同就是存心,存心的重點就是要自省。君子要用仁道、禮法省察自己的內心。仁德的人,能愛護別人;有禮法的人,能敬重別人。愛護別人的人也會受到別人的愛護;敬重別人的人,別人也很敬重他。假如有個人以強橫無理的態度對待我,我就要自己反省,想自己一定是先有不仁或者無禮的地方,否則這種無理的事也不會落在我身上。如果自己反省後,確實認為自己的做法沒有缺失仁道,也合乎禮法,但是對方態度依然強橫無禮,君子要再度反省,想自己是不是有待人不忠的地方。如果反省後,君子發現沒有不忠實的地方,而對方態度仍照舊,君子這才可以感歎,說他是一個不明事理、胡作非為的人。有這樣行為的人與禽獸沒什麽區別,何必與禽獸計較?所以說,君子隻有一種終生都存在於內心的憂愁,那就是自己有沒有處處反省,而不是憂愁從外麵來臨的禍患。

“但是君子還有一件事值得憂愁,那就是譬如虞舜是人,我也是人,虞舜可以成為天下的榜樣,流芳百世,我卻仍然是一個平常的人。唯這一點,是值得憂愁的!憂愁又該怎麽辦?那就努力讓自己像虞舜一樣。

“至於禍患,對君子 ,確實沒有。因為從不做不合仁道的事,不合禮法的事也不肯做,即使一時有外來的禍患,君子也能坦**對待,因這不是自己的過錯,就不必去擔心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