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心”的作品
腸胃疾、耳病和從前一樣,未見好轉。貝多芬遵照醫師指示到卡羅維發利(捷克斯洛伐克西部的一個城市,以硫磺溫泉著名)去洗溫泉浴,喝礦泉水,但是病情仍然沒有起色。
在這段期間,貝多芬對任何事情充滿興趣,他一邊寫小曲,一邊擬定下一首曲子的腹稿。此時,歐洲的局勢已有很大的改變。
遠征俄國的拿破侖軍隊,浩浩****地攻進了莫斯科,俄軍采取堅壁清野的戰術,將住屋搗毀、糧食燒光,饑餓與寒冷嚴重地打擊著法軍的士氣。1822年的冬天,俄軍趁其虛弱之際,大舉反攻,法軍大敗,狼狽而逃。
以前被法軍鐵蹄**的國家,自然不會錯失良機,紛紛聯合起來對抗法國,“打倒拿破侖”的口號響徹全歐洲。
1813年10月,普魯士、俄羅斯、奧地利的聯軍在萊比錫擊潰法軍。另一由威靈頓將軍所率領,在伊比利亞半島(位於歐洲大陸西南端)防禦法軍進攻的英軍,6月底在維多利亞獲得輝煌的勝利。最後,拿破侖被趕下帝位,放逐到厄爾巴島。戰勝的消息傳來時,維也納的市民雀躍不已。
貝多芬一直深信藝術是以至真至善為本質的,但是在此時他卻寫下一些與本質相違的作品。1813年所寫的《威靈頓的勝利》被人稱為《戰爭交響曲》。這首曲子是受梅爾澤斯的勸說而寫的,很適合機械技師梅爾澤斯所設計的自動管弦樂器來演奏。貝多芬本想將此曲獻給威靈頓將軍,讚頌他,但是後來由於某種原因而作罷。
後來,他又寫了幾首富有戰鬥氣息的合唱曲《日耳曼的複活》《愛國大合唱》及《充滿光榮的瞬間》等,並由自己擔任樂團指揮。陶醉在勝利的氣氛裏,貝多芬感覺自己是最興奮的人了。
曾經被譽為偉大的英雄、人民救主的拿破侖,當其野心暴露之後,貝多芬倍於常人地憎惡他。他經常想,如果自己的戰爭知識如同自己的音樂知識一樣,那麽一定可以打敗拿破侖。
貝多芬以由許多的管弦樂器及打擊樂器所編成的大管弦樂曲《威靈頓的勝利》,舉辦了幾場慰問傷員官兵的演奏會。有次演奏會演奏《第七交響曲》,維也納當地有名的音樂家均參加演出,由一流的音樂家打鼓、吹號,非常精彩。
這次的演奏會頗獲好評,貝多芬像維多利亞的勝利者般被讚揚著,他被邀往各國的宮廷,接受上賓的款待,但是,時日一久,這種興奮感逐漸減弱,他心想,這樣下去行嗎?
貝多芬想,自己所得到的讚賞和光榮並不是因為傾注全力於音樂的創作上,隻是因為歌詠戰爭的勝利。人們不明就理地鼓掌,僅是為了戰勝的亢奮而鼓掌,這是空洞的光榮!貝多芬的心情沉重下來。他想到久違了的自然,他所愛好的自然,在寧靜、和平的自然當中,他可以捕捉到作曲的靈感,獲得心靈上的安慰。
偶爾,貝多芬會回想起童年的情景。有一天,他好不容易擺脫父親布置的功課,逃到原野上,看見一位小女孩正要捕捉一隻停在花朵上的蝴蝶,她那可愛的小手逐漸接近,將要抓到蝴蝶的翅膀時,貝多芬一邊揮動手帕,一邊跑進花叢,蝴蝶受到驚嚇後,展翅飛走。貝多芬並不是故意的,隻是不忍心見到可愛的蝴蝶失去自由。
正當貝多芬沉浸在這樣的回憶時,忽然想起昨天來訪的朋友安東·克拉夫特。他是貝多芬在裏希諾夫斯基四重奏樂團時的同事,他擔任中提琴手與大提琴手。後來轉任羅伯克維茲公爵的四重奏樂團的一員。由於拿破侖戰爭的影響,公爵破產,樂團解散,他的生活發生了困難。
貝多芬對自己感到生氣,他沉醉在空洞的光榮中,卻忘了遭受困難的昔日好友。
貝多芬立即提起筆來,寫信給魯道夫大公:
我的朋友克拉夫特願意為殿下演奏。
他在羅伯克維茲公爵家已有二十多年,由於近來戰禍,生活潦倒,如果我不能代他請求殿下,那麽我就是一個無情無義的人了,為了減輕他的不幸,我請求殿下,並請殿下原諒我的唐突。
貝多芬希望這封信能對這位老友有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