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之交

洛陽初識

當杜甫從齊趙一帶浪遊結束回到洛陽時,他已經30歲,時為開元二十九年,即公元741年。

開元末年,盛世繁華仍在,但玄宗已經開始不像繼位之初那樣勵精圖治了,官吏黨爭、外戚專權已經初現苗頭,盛世王朝正在走下坡路。

杜甫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些,雖然東都洛陽仍然一派富庶奢靡風氣,歌台舞榭,紙醉金迷,但是他已隱隱嗅到了一股腐爛的異味。過去洛陽的繁華是天下安定、海內升平的象征,繁華錦繡中透露出來的是積極向上的精神,而現在這繁華在杜甫眼中,隻是一片浮華,看上去熱鬧依舊,轉瞬就可能成為過眼雲煙。

杜甫在郊外的首陽山下開辟了幾間窯洞,作為自己的住所。據說他的先祖杜預就葬在這裏,杜甫居住於此有些“不敢忘本,不敢違人”的意思。在首陽山的日子,杜甫時常遠離人群,獨自出去散步,他回想自己30年逝去的歲月,從童年時的無憂無慮,少年時的與名士交遊,到後來的名落孫山,以及在齊趙之間的那段清狂**的日子,看似豐富多彩,實則沒有什麽真正有意義的功績,除了一些詩文,自己對社會沒有做過什麽貢獻,實在是有愧於祖先。

杜甫是在這一時期結婚的,他的夫人是司農少卿楊怡的女兒。兩人很是恩愛,後來安史之亂時,楊氏隨杜甫一起逃亡,同甘共苦,杜甫寫了很多詩懷念妻子。

天寶元年,即公元742年,杜甫的二姑母病逝。對於這位從小照顧自己,對自己影響很大的姑母,杜甫一直視為親生母親,這悲痛可想而知。杜甫親自操持姑母的葬禮,並撰寫了墓誌銘。兩年後,杜甫的繼母盧氏也過世了。

天寶三年,即公元744年的初夏,杜甫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李白。李白生於武後長安元年,即公元701年,此時已經44歲。這時的杜甫剛剛建立起自己的詩歌風格,而李白已經完成了不少名篇,是當世傑出的詩人。這兩個最偉大的詩人的相遇以及他們後來的交往被傳為文學史上的佳話。當年杜甫遊曆江南時,李白在齊魯之地;而杜甫往遊齊趙之間時,李白卻輾轉到了江浙一帶。可謂陰差陽錯。不過命運自有一番安排,詩仙和詩聖若居於同世而不得相見,後世文人該有多少遺憾!

李白的性格和杜甫迥然不同。李白15歲習劍術,20歲即過著遊俠一般的生活,求仙訪道,宛如“天上謫仙人”。這是一種浪漫的生活,顯示了李白高度的心靈自由,他蔑視一切權貴,反抗一切秩序,堅決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杜甫的詩歌很少這樣揮揚恣肆,也很少有關於求仙問道的題材。李白的生活方式離他比較遙遠,不過,這種隔閡並沒有影響兩個人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