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失意

開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杜甫返回鞏縣參加科舉。

在這裏,我們有必要闡述一下科舉製度。科舉製始於隋朝,到唐玄宗時已日臻成熟。唐朝的科舉分為常科和製科兩類。常科每年舉行,製科則是皇帝臨時設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鄉貢。常科名目很多,依據應舉人的條件和考試內容分為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國子監(國子學、弘文館、崇文館)、各地學館入學考試合格的學生;鄉貢則是通過府試、州試的人,又稱舉人(頭名稱解元)。通過尚書省的省試者稱為進士及第,頭名稱狀元,其餘分甲第和乙第。

常科考試的主管機關是隸屬於尚書省的禮部,因此稱為“省試”。主持考試的是禮部侍郎,每年固定舉行考選一次,時間定在十一月內。凡士人想要取得應考資格的,除了由學館舉薦外,就隻能通過一層一層的考試向上選拔。常科中以“進士”“明經”兩科最盛,又以“進士科”為最尊貴。

當時縉紳人士雖也高官厚祿,然而如果不是經由進士之途,總會感到遺憾。中進士也是很難的,每次投考的都有兩三千人,取錄的往往不及百分之一,於是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諺語。據史書記載,杜甫投考這一年,進士隻取錄了27人。

杜甫入試的資格是經由地方州縣官府逐層考選士子,送至禮部的“鄉貢”。年輕時的杜甫還頗有些輕狂自負,他認為以自己的學識和才華,即便不能狀元及第,考取進士還是比較有把握的。基於這種心理,杜甫並沒有像其他學子一樣戰戰兢兢地複習。不過對於這次考試,他還是很看重的,他希望借由科舉的途徑走上仕途,以繼承家族傳統,同時也希望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不辜負祖父的諄諄教誨。

開元二十一年,即公元733年時,因為長安秋季多雨,五穀收成甚差,玄宗便遷到了東都洛陽,所以開元二十三年的省試是在洛陽舉行的。

試期結束之後,杜甫難免有些患得患失的心情,他終日煩悶,企圖借酒消愁。不過,這時還不曾與杜甫相識的李白有詩雲:“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誠然準確地表達了杜甫此時的狀態。

第二年正月,寒梅開始吐蕊,常科各科的錄取名單公諸天下。杜甫榜上無名!

當杜甫得知自己並沒有進士及第時,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他一下子陷入沮喪、失望之中。洛陽城上下一片喧鬧之聲,人們都在熱烈地討論著新科進士。杜甫的心情非常落寞,看到別人揚揚得意的樣子更覺沉鬱受挫,他不想留在洛陽,麵對朋友們的安慰和勸解。杜甫決定離開這裏,往齊趙一帶遊曆,以期能借助山川美景,一掃胸中的抑鬱。

對杜甫來說,這次應試落第無疑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它在杜甫的心靈裏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然而,杜甫求取功名的決心並沒有因此而斷絕,這不是名利心作祟,而是當時文人們的理想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