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少年遊

初到洛陽

居住在郾城的這段日子,杜甫的生活可以說是非常幸福。雖然沒有豪華壯麗的宅第和前呼後擁的奴仆,但是和睦恬靜的家庭生活無形中培養了杜甫深思、感性的詩人氣質。

就這樣,杜甫在爺爺的熏陶下,在幸福溫馨的家庭環境裏,長成了斯文守禮的少年。雖然他顯得有點瘦弱,身體單薄,但對做學問一事,他卻絲毫也不鬆懈,每天習詩、練習書法、閱讀古籍。

到杜甫十四五歲時,父親杜閑問他是否願意同往洛陽,杜甫雖然有些舍不得郾城,但東都洛陽是當時文人名士薈萃的地方,早年杜甫在姑母家時就已經感受到了洛陽的繁華和富庶。他如今一心憧憬著未來,更加希望受到先進文化的熏染,於是毫不猶豫地跟著父親一同前往洛陽。

這是杜甫人生中甚為關鍵的一步。他知道自己心中的期望和向往,所以義無反顧;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此番洛陽之行是與他曾經的最安定、最無憂無慮、最愜意的一段生活的永久告別。

杜甫初到洛陽時,是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

初唐時,幾位開國之君勵精圖治,采取了一係列安定社會和恢複、發展經濟的措施,例如輕賦稅、改兵製等。這些措施不僅使得唐代政權得以鞏固,還有效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繁榮。

與此同時,軍事的勝利使得四方少數民族紛紛俯首稱臣,各民族的文化交流達到**,加上唐王朝兼容並蓄的外交態度,長安、洛陽街頭時常可見外國人往來於行。到玄宗繼位時,唐帝國已經是昌盛、強大、富庶而又繁榮的世界大國。

“倉廩實而知禮節”,民生富足,生活安定,勢必會推動文化的繁榮發展。當時的洛陽便是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杜甫從一個樸實無華的小地方,忽然置身於五光十色的繁華大城市,這些經曆和見識對杜甫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偶爾杜甫走在洛陽城中,注視著大街上絡繹不絕的人潮,那種歡暢富足的神色,令杜甫覺得開心快樂,他不禁希望這太平盛世能夠長長久久。

杜甫在洛陽期間,全國的文化發展欣欣向榮,詩文各有名家,尤以詩為普遍風尚。

造成這種風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唐朝選拔官吏的製度為科舉製,科試中有詩賦的科目,所以有心求取功名的人們必須熟習為詩作賦;二是因為文學這種藝術形式發展到唐朝,文體的演變大勢所趨,詩歌配合了當時的客觀現實,具有蔚然成風的社會基礎。

因此,習詩為賦成為當時的文學重心,文人們或詠盛世繁華,或歌田園風光,或歎邊塞異調,或諷政朝興治。他們把詩歌看作自己入廟堂的敲門磚,同時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不過此時的少年書生杜甫並沒有特殊的詩作被人傳誦,反而是文賦受到人們的普遍讚賞。

當時文人們經常集會,相互品評作品、共賞美景,實為洛陽城的一大文化景觀。他們聚會的地方是洛陽城中一家有名的酒樓。詩酒,詩酒,這兩者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似乎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並且兩者相輔相成。酒興正濃時,詩興大發,每有佳句吟唱,便當再浮一大白。杜甫時年尚不及弱冠,年少英挺,學識豐富,在文人圈中很快受到重視。不過,他為人謙虛謹慎,從不賣弄自己的學問,對待其他人總是恭敬而又不卑不亢,頗受人們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