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孤兒》

這段時間,狄更斯雖然將時間和精力投注在劇場上,但並不表示他放下了文學創作,因為出版商在不斷地提醒他稿子到期的時間。

巴特利是一個短小精悍、臉色紅潤、敢作敢當的出版商,他要創辦一份新的雜誌,他將月薪提高為40英鎊聘請狄更斯當編輯,要求每期雜誌上要發表16頁他的新作。

第一期雜誌將刊登狄更斯的新小說《霧都孤兒》的第一個部分。故事的一部分構想是在下議院裏聽到的,一部分是幼年時代他家雇用的女仆告訴他的。

狄更斯很少為塑造角色而困惑,在他的記憶裏儲存了一大堆資料,隨時可以拿出來使用。他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那般栩栩如生,像他記憶裏的一樣個性鮮明,而且從他們的故事中,狄更斯似乎可以回顧過去,也可以預知未來。

《霧都孤兒》推出後,《匹克威克外傳》的廣大讀者群很快喜歡上了這本新書。不過《霧都孤兒》和匹克威克的歡樂世界截然不同。《霧都孤兒》用通俗的語言、悲愴的筆調和譏諷的手法表現出來一種義憤,這種義憤是曆經無數個小時在國會聽取衣食無虞的富人辯論窮人問題時培養起來的。狄更斯憑借著早年的觀察和後期的查閱統計資料,製造了一個我們現在所謂的“狄更斯式”的陰慘恐怖的世界。

在這本書裏,狄更斯塑造了幾個反麵角色,有狡詐的騙子,也有殘忍的凶徒,他未經文學加工真實地將他們表現出來。有些讀者因為這樣而苛責作者,幾年後,在《霧都孤兒》發行第三版時,狄更斯在前言裏答複了這些批評:

我研究過其他書中反麵人物的形象,他們都是有魅力的家夥,大半時候平易可親,衣著上毫無缺點,騎著精選的馬匹,膽識過人,豔福匪淺,歌聲動人,帶一瓶酒、一副牌或一盒骰子,簡直是舉世無雙。不過,現實生活裏的這些人又是如何呢?我覺得需要將他們真正的形象呈現出來,著重刻畫他們的醜陋、悲慘、貧賤,永遠心神不寧地在最黑暗的小巷裏躲躲藏藏,而那個又大又黑、陰魂不散的絞首台就等著他們。忠實的報道是對社會的服務,因此我盡我所能地做這件事。

因為嚴肅坦白的報道事實就是此書的目的之一,我將不會對書中讀者提出異議的地方進行修改。我對細致優美沒有信心,因為它不能承受這些殘酷的事實。

狄更斯輪流地寫《匹克威克外傳》和《霧都孤兒》,在家中局促的空間裏,嬰兒哭聲不斷,火爐邊鋪滿了要曬幹的小衣服,寫作實在難以進行。最後狄更斯終於找到了一棟房子,環境很好,他又能夠負擔得起,這就是現在的“狄更斯學會”的所在地。這棟房子所在的街道相當寬廣,兩旁的房子看起來很舒服,當時,街的兩頭都有穿著製服的守衛看護整條街的安全。瑪麗仍和他們同住,他們雇用了兩個仆人,因為沒有電話,還特地雇了一個小男孩來傳遞信件,對忙碌的狄更斯而言這是必需的。

搬家工作順利完成,狄更斯鬆了口氣。雜誌非常成功,巴特利先生賺了一大筆錢,狄更斯也獲得了更高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