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仙求道

拜訪苦行者

悉達多太子舍棄王宮生活,出來尋求解脫之道時年僅19歲。

他先是來到了苦行林,因為在苦行林中有很多的苦行者在修行。他們見到這位相貌殊勝的太子進入林中,知道他一定不是個俗凡之人,都紛紛前來問訊,太子恭敬地一一答禮。

太子對他們說:“我是為求真正的覺悟和解脫而來的,務請不吝賜教,指點迷津。”

其中的一位長者說:“你想尋求什麽真正的覺悟和解脫?我們唯一的希望是進入天界,為了達到這一理想,必須經過一番苦行。現在我不妨把有關苦行的方法略為介紹一下。

“修習苦行之人,一定要遠離人煙稠密的地方。吃的東西要極為簡單,隻用嫩草、樹葉、野果和綠苔等充饑就可以了。還有的整天躺在火堆旁邊,任由炙烤,把全身熏得通紅,有的用涼水灌頂,有的倒掛在樹上,有的像魚蝦一樣終日浸泡在水中……我們相信,經過這番苦行,才能得到未來的安樂。”

聽完這些話以後,太子心中已明白了一大半,於是用誠懇的態度對這位苦行的長者說:

這樣的苦修絕非離苦得樂的真道。你們希望進入天界,殊不知天界仍不能脫離生死的輪回。以目前所受的苦,企求死後的快樂,這隻是白白增加了五欲的“囚”,這與我尋求的解脫生死之苦毫無關係,反而是以苦招苦。

世間之人,個個都怕死並希望長生不老,結果還是免不了一死;每個人都厭惡痛苦並祈求快樂,結果還是沉淪於苦海中無法自拔。舍棄世間的欲樂,寄希望於天界的快樂,這是對苦樂的“執著”。你們這種苦行精神雖然令人佩服,但並非正道。如果沒有智慧,不能把“苦”、“樂”二字徹底舍棄,就很難達到真界。如果你們認為苦行是合理的,安樂是不合理的,如今你們用這種合理的“因”去祈求不合理的“果”,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我們的一切行為動作都以心為主宰。修習苦行,反而會讓心意煩亂;祈求快樂,心就會偏執於情,從而走入歧路。如果說,以野果、樹葉充饑就能獲得福樂,那麽,未來那些窮人和鳥獸都可以得到第一等的福樂了。如果整天浸泡在水裏是正確的修行,那水裏麵的魚蝦昆蟲都是第一等的修行者了。

苦行林

太子滔滔不絕地加以開導,不過他們堅持自己的信念,難以接受,太子深感失望,準備離去。那些苦行者卻懇切挽留,太子隻得坦率地對他們說:

你們的盛情,我很感激。人人都知道相聚是樂,別離是苦,但是世間的真理便是有聚就有散。

我見你們所修的苦行,無非是企求生在天界的快樂,我認為天上的快樂並非究竟,也不是常在,最後還是要墮落到人間來。我希望的是脫離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虛妄生活,你我所求的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所以修道的方法也應不同。老實說,你們所修的方法,都是前人嚐試過的糟粕,我必須要另外尋求真實究竟的正法,所以不得不辭別你們,請多多原諒。

當時有一位苦行者很感動地對太子說:“你的話很有道理,我們想用生前的苦行求取死後的快樂,表示仍然存有貪欲,隻有征服了貪欲,才能求得解脫。我看你智慧高超,一定能脫離、老、病、死的痛苦,出離三界(佛家語,指欲界、色界、無色界)成為一個導師。我指點你去頻陀山吧,那裏有位聖者名叫阿羅邏迦蘭,也許你能從他那兒聽到真實的大道。你這就去吧,別多耽擱了。”

太子對他的一番忠告非常感激,第二天一大早便辭別眾人向頻陀山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