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被滅

娑婆世界永遠是善與惡、光明與黑暗鬥爭的世界。佛陀早預知到自己祖國的命運,但生在人間的佛陀,仍然愛自己的祖國,佛陀祖國滅亡的過程是這樣的:

波斯匿王還沒有皈依佛陀之前,曾向釋迦族求婚,釋迦族不願把本族女子嫁給他族,但又因害怕拘薩羅國的強大而不敢拒絕。當時的摩訶那摩(後來繼淨飯王接掌國政)想到一個妙計,謊稱自己長得很美麗的婢女是他的女兒,便把她嫁過去了。

就這樣,婢女成了波斯匿王的寵妃,人人都誇她是第一美人。佛陀知道這件事後,深為憂慮。欺騙終會帶來災難,這是世間一切事物的準則。

不久,王妃生了一個男孩,叫琉璃太子。琉璃太子八歲時,奉父王之命來到迦毗羅衛國學習射箭技術。那時,正是佛陀被迎回國說法前夕,迦毗羅衛國特地新建了一座講堂供佛陀說法,這座講堂被視為神聖莊嚴的所在,不許閑雜人等進出。

八歲的琉璃太子一時好奇走了進去,被釋迦族人見到,他們認為奴婢的孩子褻瀆了聖地,便命人把琉璃太子踩過的地方挖掘七尺,重換淨土。

琉璃太子雖是八歲孩童,但也知道這是莫大的侮辱。太子咬牙切齒地發誓,等自己登上王位,一定要消滅迦毗羅衛國,消滅釋迦族。

琉璃終於長大成人,沒有等父王讓位便篡奪了王位。他積極準備,一心想要討伐迦毗羅衛國。佛陀知道共業的果報機緣即將成熟,但為了自己的祖國,他隻有盡力而為。佛陀獨自在琉璃王軍隊必經的道路旁等待,等琉璃王率領大軍,浩浩****地開來。雖然琉璃王對釋迦族的人切齒痛恨,但麵對人人尊敬的佛陀,他還是下了馬。佛陀告誡他不要在親族之間自相殘殺,雖然琉璃王暴戾,但聽了佛陀的比喻,也受到感動,便暫時收兵回國了。

佛陀看琉璃王率軍返國,慢慢地站起身。但他沒有高興,因為他知道因果循環是宇宙間的自然法則。

琉璃王回國後,仍不甘心,又再率軍來犯,半途中又遇見佛陀。如此三次,第四次出兵時,佛陀知道釋迦族的共業果報終難避免,無法挽回,雖然對祖國人民不知懺悔覺悟深感惋惜、同情,但也愛莫能助。

目犍連是佛陀弟子中小具神通的人,他想要挽救釋迦族的厄運,佛陀告訴他,宿世罪業的果報是無人能夠代替的。但是,目犍連助人心切,還是想用神通營救他們,他拿缽盛裝五百個釋迦族人從天空中出來,出城一看,五百人全都化為血水,這時他才覺悟到佛陀所說的因果報應的法則是無法違背的。

琉璃王的大軍把迦毗羅衛國團團包圍住。兵糧短缺,無力抵抗,於是摩訶那摩王下令開城投降,他對琉璃王說:“你我兩國是屬姻親,在名義上我還算是你的外祖父,我實在不想看無辜的人民被殺,我請求你答應我一件事。”

“什麽事?你說說看。”琉璃王盛氣淩人。

“你要殺釋迦族人泄憤,但是城裏幾萬百姓是不能一下子殺完的。我請求你讓我潛到水底,在我升出水麵以前,你允許城裏的百姓逃命。等我升出水麵後,沒有來得及逃的,就任憑你殺戮,如何?”

年輕的琉璃王認為這個辦法很有趣,便不假思索地答應了。摩訶那摩潛入水中時,琉璃王便下令允許城內的百姓逃離。一時間,城裏的人扶老攜幼,倉皇逃跑,哭泣號喊,那種情景慘不忍睹,殘暴的琉璃王居然以此為樂。等城裏幾萬百姓已逃得沒剩幾個人時,琉璃王才發現時間已過了這麽久,摩訶那摩還沒浮出水麵。他命人潛水下去查看,潛水的人上來後稟告:“摩訶那摩王把自己的頭發纏在了樹根上,他永遠不會浮上來了!”

摩訶那摩為拯救族人犧牲了自己,連生性凶殘的琉璃王也為之感歎許久。

琉璃王占領了迦毗羅衛國,後來還謀害了他的長兄隻陀太子。最後,他還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業報,他乘坐的船隻遇到暴風雨,他與愛妃被淹死了。

後來,迦毗羅衛國和俱薩羅國的國土都歸入了摩竭陀國的版圖。摩竭陀國的國君阿闍世王自從皈依佛陀後,確實在施行仁政,對百姓也很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