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徒叛變

佛陀在靈鷲山宣講《妙法蓮華經》時,僅王舍城的聽眾就有12000名比丘,比丘尼及其眷屬6000人,此外還有國王、大臣、學者、平民等,人數很多。

佛陀證得正覺後,不管任何人都能皈依。在他的眾多弟子中,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但是佛陀慈悲,弟子隻要能真心求道,佛陀便不會舍棄他。雖說佛陀不願舍棄任何人,但中途墮落變誌的弟子卻也難免,提婆達多就是一個例子。

提婆達多是白飯王的長子,阿難的哥哥,當初七個王子一同出家,他便是其中之一。提婆達多的領導欲望很強,他雖出家但不能從淨化身心做起,他沽名釣譽、顯異惑眾。為此他經常受到佛陀訓斥,佛陀曾委婉勸他還俗,他不但不聽,還對佛陀懷恨在心。後來他的野心越來越大,甚至想驅走佛陀,由他來領導眾弟子。

他要佛陀教他神通,佛陀教育他要先從人格修養上下工夫,神通與德行毫無關聯,便拒絕了他的要求。後來他轉而向舍利弗、目犍連等請求,同樣被拒絕了。提婆達多不死心,最後終於跟阿難學會了神通,他自忖:“佛陀是太子,我也是王子。他有神通,天上人間,來去自如,我為什麽不施展一下?”

他已野心畢露,他知道頻毗娑羅王是佛陀忠誠的弟子,對他無從下手,隻好去**他的太子阿闍世。阿闍世太子被**,果然皈依了提婆達多,還為他在王舍城附近建造了富麗堂皇的僧院。沒過多久,提婆達多居然收了五百多名弟子,他大言不慚地說,佛陀已一天天衰老,僧團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大力改革,否則前途無望,隻有他才能繼起領導。佛陀的弟子中有許多被他的花言巧語所騙,偷偷潛逃到他的門下,從此他的勢力便日漸壯大起來。

提婆達多雖然聲勢一天天壯大,但是他內心對佛陀的威德還是很畏懼的,於是便生起了殺害佛陀的心。他用金錢收買了幾個惡漢,企圖行刺佛陀。但是幾名惡漢手持利刃欲行刺佛陀時,被佛陀的相好給震懾住了,他們被佛陀的精神力征服,立刻丟下凶刀,閉目合掌跪伏在佛陀座前,並懇切請求皈依佛陀。

盡管如此,提婆達多還不死心,他又尋找機會加害佛陀,佛陀都安然無恙地躲過去了。作為弟弟的阿難為此很慚愧,佛陀則安慰他說:“阿難,暴力或陰謀是傷害不了我的,各人造業各人承當,你不要難過。”

有一次,佛陀和阿難在路上和提婆達多一行相遇,佛陀趕忙閃避到一旁,讓提婆達多一行先過去。阿難對此很不滿地問佛陀:“他本是佛陀的弟子,應該他先讓路才對,佛陀為什麽要給他讓呢?我真不懂!”

佛陀安慰他說:“阿難,我是不想跟這種邪愚的人見麵,並不是怕他。我們最好不要和他在一起,避免與他爭論。他現在就像一條惡犬,越惹它就越狂暴,避著它,才會減少麻煩。”

提婆達多對佛陀的寬大容忍,不但不知悔悟,反而更加處心積慮地想要陷害佛陀。他知道,如果頻毗娑羅王在位,他的陰謀就無法實現,於是便慫恿阿闍世太子篡位。阿闍世居然聽信了他的話,把父王拘禁起來,自己登上了王位,提婆達多則做了國師。雖然有很多人不服,但也無可奈何。

頻毗娑羅王被兒子囚禁起來,他因受佛陀度化,並不十分看重王位與權利。頻毗娑羅王叫獄卒向太子傳話,表示自己願意放棄王位,隻求恢複自由到佛陀座前做一個沙門。但是提婆達多挑撥阿闍世太子說:“如果你的父親存在一天,你就休想平安地坐上王位,因為所有的百姓都很擁戴他、信賴他,如果你想要做國王,就必須先除掉他。佛陀方麵,則由我來下手。”

阿闍世太子聽信了他的慫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下定決心要把父親殺了。

提婆達多準備了一頭狂象,在佛陀去王舍城托缽乞食的路上,他把大象放出來。大象直奔佛陀而來,阿難見此情況,急忙保護佛陀,躲過了劫難。

阿闍世太子的母親韋提希找到兒子把其責罵一頓,但是他不但不知羞慚,還惡狠狠地對母親說了想要殺掉父王,自己統治國家的野心,並表示母親如不聽他命令,就把母親也一起關起來。

太後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竟變得如此沒有理性,狂暴忤逆到了步田地,她心如刀絞,淚流滿麵地請求與丈夫見一麵。

太子答應了母親的要求,但是不準她帶東西給頻婆娑羅王吃,他要把頻毗娑羅王活活餓死。太後為生了如此一個禽獸不如的逆子痛心到了極點,她想著饑餓難忍的丈夫,便回宮用香湯沐浴,做好了與丈夫一起死的準備。

頻毗娑羅王因為受佛陀度化,見到悲戚流淚的妻子,反而安慰她:“不必難過,這一切都是因緣注定。回想佛陀的言教,真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現在我已有所覺悟,我要努力達到無念無想的境界,沒有我執,也沒有貪愛怨恨。現在正是懺悔過去罪業的機會,我沒什麽害怕的,你不要牽掛我,能在這種安靜、平和的心情下死去,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

“提婆達多想傷害佛陀,阿闍世企圖殺害我,我死後如何得救還不知道。但佛陀不會辜負我們的虔誠與信仰的,佛陀會指示我們的歸宿,我們將來會有一個安穩的去處,你放心好了。”

韋提希太後聽了這席話,心情平靜多了,她含淚說:“你能想得開,我也就安心多了!我真希望佛陀能再為我們說一次法。”

這時,佛陀領著阿難和目犍連果然出現在他們麵前。頻毗娑羅王和韋提希驚喜地俯伏下去,悲切地對佛陀說:“慈悲的佛陀,不知我們生前到底犯了什麽罪,竟生下了如此不孝的逆子?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惡鬼、畜生充滿其中,太多不善相聚一起。還有沒有一個清淨的世界?在那裏聽不見惡聲,看不到惡人,好多善人都相聚在一起。”

佛陀慈祥地微笑著告訴他們:“我了解你們的心願,我告訴你們未來一切眾生都有一個最後的歸宿,在西方有個極樂世界,救主阿彌陀佛現時正在說法。修學要成就淨業,當修學三順:第一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身心清淨。第三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你們如果照我所說的具備信、願、行三個條件,那未來就能獲得更大的幸福和快樂。”佛陀說完後,領著目犍連和阿難默默點頭告退。不久,頻毗娑羅王就平和地去世了。

提婆達多見除去了一個心腹大患,自己便去和佛陀攤牌了。他讓佛陀隱退,佛陀沒有理他,他便威脅佛陀,佛陀依然平靜如常。

佛陀原本規定他的僧團中,身體衰弱或有病的人可以吃魚吃肉,以此為弱點,提婆達多向外發出了五法宣言:

第一,穿衲衣。第二,每日一食。第三,不吃葷腥。第四,不受招待。第五,安住草庵。他以此向佛陀進行挑釁。對此佛陀絲毫不感意外,以極為平和的語氣回道:“你的想法很好,你自己要率先遵守奉行,而不是強製大家都這麽做。僧團中有身體羸弱的人,你不接受別人的好意,就想著用這種陰謀破壞僧團,把非常時期的做法說成是常行法,你是何居心?”

提婆達多的心腹弟子俱迦利在一旁插話,說佛陀嫉妒自己的弟子,他應該把僧團交給提婆達多領導。

佛陀徐徐回答:“愚癡的人!我怎會有嫉妒之心?你們蓄意誹謗佛陀和僧團,果報到時,還是你們自己承受,我很憐憫你們。我允許穿粗布衲衣,但是在家信眾的供養,衣衫穿得莊嚴一點,並不是什麽罪惡。我也行乞食法,但是我允許在家信眾的請求供養,這樣可以讓他們多種些福田。日食一餐,我同意,但有身體衰弱、需要調養的人,每天吃兩三頓飯,隻要不是過分貪求食欲,並不能說是非法。修行者露地住宿,我讚成。但是為了方便僧團的集體生活,居住精舍講堂,也是很自然的事。我曾說過,不能吃見到殺、聽到殺、為己殺的三種不淨肉,但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吃三淨肉。

“以上幾點本不是什麽大問題,是你們想得太嚴重了。如果做不到你們所說的五點就進不了涅槃,這是錯誤的觀念,這反而會妨礙你們的進修。”

提婆達多的奸計沒有得逞,他滿懷瞋怒地帶領他的弟子離去了。後來有人傳說他失蹤了,也有人說因為他犯了五逆(佛家語,即害父、害母、害阿羅漢、害破僧、出佛身血稱之五逆)重罪,招到的果報是身墮地獄。地獄之苦,綿綿無盡,提婆達多也算是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