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薩羅國

俱薩羅國的波斯匿王知道隻陀太子把心愛的園林賣給了給孤獨長者,給孤獨長者還耗巨資興建了規模龐大的精舍供養佛陀。他對佛陀如此大的感召力很奇怪,於是便親自率領臣屬,駕臨隻園精舍拜訪佛陀。

見到佛陀後,他開門見山地問:“人人都說你是一位大徹大悟的佛陀,這話估計不會假。不過,當我見到你後,心中有個疑問,很多修道者在深山叢林裏苦修數十寒暑,直到衰老,也不一定能覺悟出真理。而你隻不過三十來歲,年紀輕輕怎麽就能證得正覺呢?而且你又不是婆羅門。”

“大王,我知道世俗的眼光都是這樣的,對年輕人不信任,但這是不對的。世間有四點不能輕視:一是年幼的王子;二是初生的小龍;三是星星之火;四是年輕的僧侶。

“王子雖然年幼,但將來能繼承王位統治萬民;小龍雖小,但很快可以長成大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出家的僧侶,不論長幼,不分貴賤,隻要心能清淨,守護道業,懷著救度眾生的弘願與精神,都能得到無上的正覺。”

如此一位統治國家、一呼百諾的君王,如今聽了佛陀此番義正詞嚴的話,不由得感到一陣強烈的震撼,好像有股特殊的力量壓製住了他那顆傲慢的心,他對佛陀致歉:“我什麽都不懂,還請佛陀指點。”

佛陀知道波斯匿王已經被真理所懾服,便繼續對他說:“大王,你本是一國之君,應愛民如子,不要認為高高在上的國王,就可以隨便壓製人民。生命是平等的,沒有比生命更可貴的東西了。你必須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絕對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要幫助苦難的人,安慰煩惱的人,救濟患病的人。

“作為一國之君,不要聽信阿諛奉承的言辭,要遠離小人,接納忠言。王者為人民謀福利,而不隻是役使、壓榨人民。為王者本來有無上的權勢,但是卻不能恣情縱欲,要明白愛是苦的道理,遠離情欲,如果終日沉迷其中,是無法獲救的。

“想要悟得真理,就必須修學正見、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世上有兩條道路:一條是從光明走向黑暗,一條便是從黑暗走向光明。愚昧的人從光明到黑暗,賢明的人從黑暗到光明。隻有真正的智者才能進入燦爛光明的世界,拯救自己,拯救他人。

“人生本無常,幸福不需要外求。把一顆心安住在寂靜的涅槃中,不因外界環境的**而轉移,這才是自主的生活、真理的世界。”

佛陀的法語讓波斯匿王頓時豁然開朗,對佛陀生起了無比的敬仰。他內心歡喜,對佛陀很信服,說:“您真是一位慈悲偉大的佛陀,聽了您的教示,如同黑暗中突見光明一樣,心中的喜悅難以言喻。對先前的傲慢態度,我深感慚愧,請求佛陀慈悲包容。佛陀能夠光臨是敝國的榮幸,我身為一國之主,終日被怨憎煩惱所困,您的教導如同一道吉祥的慈光,在您的慈光的照耀下,我和我的臣民才能獲得安寧。”

聽波斯匿王一番發自內心的話語,佛陀知道他已生起篤實樂法的心。而他之前是一位執著財欲和色欲的人,這正是匡正他行為的好機會,於是佛陀便溫和地對波斯匿王說:“大王,人世間都是空苦無常。不管貴為王侯,貧為乞丐,誰都避免不了空苦無常的現象與生、老、病、死的痛苦。一個人的壽命終了,身體與靈魂分離了,哪怕是恩愛夫妻、知心好友,死後都不能做伴。但是善惡的作為卻如影隨形,在未來也一直跟隨著自己。

“世間的人,都隻顧眼前的快樂,拚命追求財色的滿足,從未考慮過死後的歸宿問題。人們天晴時知道買傘,平時知道儲糧,但是對如此一件人生大事,卻不去仔細思量,終日被財色所迷。殊不知,財色就是痛苦的根源,它會把一切智慧都蒙蔽。

“要對別人廣施仁愛,平時沒有善行,後世就得不到幸福。現在所謂的幸與不幸,都是過去的行為所導致的,想要未來幸福,今生就不要忘記修善。因為今生種下的善惡之果,隻能自己承受。

“大王,我還要糾正世人的一個錯誤觀念。不要認為修善學道就非得出家不可,隻要所修的是真正的大道,出不出家都是一樣的,即使到了深山,也有中途墮落者,有的在家修行也獲得了福報。修行學道,沒有長幼、貴賤之分,國家的君王一樣可以修行。”

佛陀的法語讓波斯匿王深為信服。從此,波斯匿王成為佛陀的得力弟子、忠誠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