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隻園精舍

王舍城中有一位首羅長者,因受佛陀度化,準備承辦一個盛大的齋宴,請佛陀到他家中受供。

首羅長者有一位好友須達多,住在北方的舍衛城,這一次特地從舍衛城趕來為他的七兒子向首羅長者的千金求婚。他看到首羅長者家中的仆人都忙著到處打掃,府上張燈結彩,似乎有什麽喜事或是有貴賓要來,他很訝異地問首羅長者:“府上的人忙忙碌碌,喜氣洋洋,是不是哪位少爺要完婚?”

“不,是佛陀明天要帶領他的弟子到舍下來受供,現在已經到了寒林,所以我們正忙著清掃布置。你來得正好,明天就可以見著這位大覺者了。”

當天晚上,須達多長者躺在**回味著首羅長者的話。他想,救世主佛陀到底是個怎樣的偉大人物,好友首羅長者竟如此隆重地接待?心裏想著,睡不著,他便悄悄起身,走向寒林,希望能見到佛陀,見不到佛陀,哪怕見見他的弟子也好啊!

走著走著,他忽然看見前麵好像有個人獨自在月光下散步,他輕輕地走上前去。在皎潔的月光下,對方威儀的神采清晰地映入他的眼簾,他不自覺地走上前去,跪下來恭敬地問:“您就是偉大的佛陀吧?我看到您的相好與眾不同。”

“是的,我就是佛陀,你是從外地來的?叫什麽名字?”

“我叫須達多,家住舍衛城。因家中略有資產,平時經常救濟貧窮、孤獨的人,所以人家都喊我‘給孤獨’。”須達多說完後,便抬頭仰視佛陀。他看見佛陀完美的人格與威儀,遠超過他的想象,他還看見佛陀身後放射著耀眼的金光。

佛陀在潔白的月光下為須達多說法:“給孤獨,你有純潔的信仰、踴躍聽聞正法的決心,所以我很高興能為你說法。你家財億萬,喜歡施惠救濟窮人,你善用錢財,不為財物所役使,如此高超的德行,實在很難得!你布施,是為了祈求人天福報,但是你要知道人天福報並不是安穩寂靜解脫的勝境,如果丟不掉‘我執’,那你的樂就不能長久。

“布施方式有很多種,除了財物布施外,還有心施、精進施、時施、寂靜施、無畏施等,這才是莊嚴德行的法門,才能走上自由光明的解脫大道。”

須達多長者恭敬地回答:“聽您的啟示,讓我對布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過去我隻求短暫的人天福報,但現在感覺沉在心頭的迷妄烏雲已被一陣清風吹得無影無蹤。不過我還有一個疑問,我們都崇奉自在天神,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自在天神所造,如果說天福是短暫的,那自在天神又如何控製世間呢?”

“給孤獨,所謂的自在天神創造了世間的一切都是愚癡的邪說。如果真的有天神可以創造一切的話,那為什麽世間到處充滿了罪惡,隨時會出現各種災難?如果真的有天神創造世界,就不應該有六道輪轉的生死,生了就不該滅,成就了就不應該壞。天神如果能夠創造一切,那人們就不必工作,自會有天神賜予飲食、衣服及一切所需。人們有痛苦煩惱的時候,也不應該怨天,因為自在天神能夠控製一切。但事實上,人們一遇到煩惱,多半會怨天,自在天神既然能創造一切、控製一切,人們為什麽還要怨恨他呢?

“如果真的有自在天神的話,就不應該有勞作,因為勞作就會疲勞,既然疲勞了就不能稱之為自在。如果說這是自在天神無心而作,那這樣的行為與幼童有何差別?如果說是有心而作,既然心中有事,又怎麽能說是自在呢?

“給孤獨,我可以告訴你,無論苦與樂,都是眾生自己所做的結果,一切都是有因果關係的。諸法都是因緣而生,絕非自在天神所為。”

須達多長者聽後,歡欣異常。他對佛陀說:“我現在恍然覺悟了,知道了自己往日的錯誤,心中很感激也很興奮,我願意皈依座前。此外,我還有個請求,我的國家俱薩羅,土地廣闊,民情淳樸。國王波斯匿王是師子族的後裔,他宅心仁厚,愛護百姓,深受人民的擁戴。舍衛城離佛陀的祖國也不是很遠,我想請佛陀到舍衛城去說法。衣服、飲食、住宿等都由我供養,請求佛陀答應。”

佛陀沉思了一會兒,然後微笑著對須達多長者說:“我本就想到北方去,可現在我的弟子眾多,能夠找到一個廣大的場所容納這麽多人嗎?”

“佛陀請放心,我可以在舍衛城建立一所與竹林精舍同樣規模的精舍。請求佛陀憐愛我國愚昧的眾生,帶領您的弟子一同前往。”

“給孤獨,你善心大發,廣行布施,沒有貪欲的執著,你的心能夠與真理結合,你可以做人間的模範了。你樂善好施,因為你知道世間無常的火會燃燒你的寶庫。廣儲錢財絕不是正道,能把財物拿來濟世利人,才是真正的儲寶。布施雖然是助人,但也是為自己。不要過分貪圖錢財,過著合理的經濟生活,才會生起慈悲恭敬的心,嫉妒和傲慢的邪執才會消除。這就是布施的力、解脫的因。

“你發心建造精舍,這不是金錢布施而是法寶布施。有的人布施是為了五欲之樂,有的人是祈求名利。但是你卻為了能讓眾生得到法樂和解脫而布施精舍,可見你已經沒有了愚癡愛執的心。好吧!你趕快回去籌備吧,早日動工興建,完工後就立刻通知我,我一定會帶弟子如約前往。”

須達多長者見佛陀已經答應了,很高興,便頂禮告退。第二天,他辦完私事,馬上便返回了舍衛城。須達多長者回到舍衛城後,每天四處勘察,希望能趕快找到一個建造精舍的理想地點。但是,看了好多地方,都不滿意,隻有隻陀太子的一座園林,山清水秀,林密花香,環境幽美寂靜,是一個合適的地方。

雖然理想的地點已經找到,但須達多長者卻很煩惱。因為這座園林是隻陀太子所有的,太子喜歡的東西,怎麽會隨便讓給別人?再說了,太子是未來王位的繼承人,再多的錢也未必能打動他的心。

該怎麽辦?須達多長者想來想去,隻好硬著頭皮去見太子,希望能說服太子把地方讓給他。他對太子說:“太子,我想您一定聽說過我們印度已經出現了一位偉大的佛陀吧!他是大覺的智者、真理的明燈,我想邀請他前來我國講道,好讓我國人民能有機會承受他的法益,永離生死苦惱,進入清淨快樂的境界。

“佛陀弟子眾多,需要一個合適廣大的地方。我本打算建立一座甘露的寶殿,以便供養佛陀和他的弟子,但是找遍了舍衛城,始終沒發現一處合適的地點。我想冒昧地請求太子,能否把您那座最適合佛陀講法的園林出讓給我,使佛光早日降臨我國?如果您願意的話,請您出個價錢,我一定遵辦。”

這位隻陀太子聽是聽過關於佛陀的事跡,但是佛陀到底有多偉大,他還是了解不深,所以對須達多的請求深感為難。如果答應的話,堂堂太子把心愛的東西賣給別人有傷麵子;如果拒絕的話,又礙於這位受人尊敬的長者的情麵。

太子沉吟了好一會兒,半開玩笑似的對須達多說:“給孤獨長者,你一定知道那座園林是我的心愛之物,實在舍不得出讓。如果你真有誠心想要買下來的話,除非用黃金鋪滿整座園林,否則我決不答應。”

用相等麵積的黃金交換這座園林,太子的目的是讓須達多長者斷了這個念頭,以免當麵拒絕,傷感情。須達多長者當然明白太子的心意,他怕太子會後悔,便立刻一口答應,然後吩咐家人派車到庫房裏取黃金。

太子見須達多長者來如此誠懇,深受感動。他對須達多長者說:“我的園林土地決定讓售給你,園裏的所有花草樹木請允許我布施給佛陀,表示我的一片心意。”

給孤獨長者滿心歡喜,回家拿了幾件隨身衣物便連夜趕往摩竭陀國的竹林精舍,把選地經過向佛陀敘述了一番,並請求佛陀指派弟子到舍衛城去設計精舍及督促工程的進行。

佛陀對給孤獨長者的熱忱極表欣慰,他慈祥地看著須達多說:“發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精舍就叫‘隻樹給孤獨園’吧,我叫舍利弗去計劃一切。”

隻園精舍的工程進行得很順利,在舍利弗的指導及給孤獨的全力支援下,很快便完成了。這座精舍的莊嚴堂皇遠勝過了竹林精舍,住房寢室有幾百間,禮堂、講堂、集會所、休養室、盥洗室、讀書閱覽室、儲藏室、運動場等都很齊備。

同時,給孤獨長者誠摯供養佛陀的事跡傳遍了全國,人人敬仰,讚佩不已。但是有少數外道卻心生嫉妒,他們準備集會商討,與佛教展開一次辯論會,希望能把佛教扳倒,讓給孤獨長者醒悟過來。

給孤獨長者把外道們的意見據實告訴了舍利弗。舍利弗聽後,非常高興,他知道這正是宣揚佛陀言敘的最好機會,於是便與他們約定了辯論的時間和地點。

激辯的那一天終於到來,台上坐滿了外道的發言人,而佛教的主辯者卻隻有舍利弗一人。

舍利弗原本是外道的領袖,後來因皈依在正覺的佛陀座下,成了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弟子。他對世俗的一切學術典籍都有涉獵,精通一切外道的典籍和儀規,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有名的學者和雄辯家,他秉承優良的傳統,也是當時全印度著名的論客。

辯論的結果可想而知,外道輸了,他們倒也認輸,並且願意接受真理,都願意在舍利弗的引導下,皈依佛陀。佛陀知道機緣已到,便帶領弟子前來舍衛城,從此北方也有了宣揚佛法的根據地。

坐落在舍衛城的隻園精舍,清靜幽美,如同人間仙境。園中花木鬱蔥,流水淙淙,精舍更是建築得莊嚴堂皇,寬敞舒適,佛陀和弟子們便在此安住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