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加航試飛

“沒有原則的人會漂流不定,正確的坐標可讓我們在保持真我的同時,亦能扮演不同的角色,揮灑自如;在不同的崗位上擁有不同程度上的成就,就活得更快樂更精彩。”

1993年3月,

李嘉誠出席汕頭

第一城項目協議

簽字儀式。

2003 年11 月10 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全球第十一大航空公司——加拿大航空證實,香港長江實業副主席李澤钜將通過其名下的三一時代投資公司(Trinity Time Investments,縮寫TTI),出價6.5 億加元(約40 億港元),洽購加航31% 股權。這是李氏家族在購買中國南方航空3% 股票後,第一次大規模入股航空公司。

入股加航

2003 年,世界航空業界最大的新聞莫過於遭受SARS **苦不堪言的、世界排名第十一的加拿大航空公司由於虧損嚴重申請破產保護事件。加拿大航空公司已有近七十年的曆史,該公司在加拿大國內20 多個城市經營航班服務,國際航班服務通達美國35 個目的地,歐洲的47 個城市以及亞洲、澳洲、墨西哥和南美洲等廣大地區,中國的北京、上海每天都能聽到加航班機的聲音。加航連年遭到“911”、伊拉克戰爭、SARS 和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多重打擊,運營成本上升,虧損嚴重,終於走到資不抵債的地步,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

據統計,2002 年全球航空客運量下降了約20 %,有的地區降幅高達40%。2002 年全球航空公司的損失總額,扣除利息後幾乎是他們前四年的利潤總和。《華爾街日報》說,李嘉誠長子李澤钜入股加拿大航空公司,對於加航來說,絕對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在2003 年年初還排名全球第十一的加航,自從經曆了年中的SARS 風波後,已經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加航申請破產保護,全力進行內部重組,而加航的股票價格也在2003 年3 月開始大幅度下滑。

李澤钜是李嘉誠的長子,早已入了加拿大國籍。他自己名下的私人公司——三一時代投資公司,由荷蘭銀行、長江實業等共同參股。在加航申請破產保護的時候,加航的主要投資人就開始四處尋找新的融資,以解燃眉之急。終於,經過數月的接洽,他們通過代理人尋找到了三一時代投資,雙方很快達成了框架協議。經過協商,李嘉誠決定,出資6.5 億加元購買加航31% 股權,同時接受加航投資方與加航工會之間達成的協定——加航全額支付1.5 億加元的退休基金款,不過後者的條件是,必須等到公司經濟狀況好轉後再行支付。

李澤钜與加航簽訂的收購協議還規定,加航的兩位執行總裁將各自得到1%的加航股份,約合2100 萬加元,換取他們留任四年,李澤钜則擁有重組董事會的掌控權,按照規定可指派五名董事列席加航十一人的董事會。也就是說李嘉誠家族將會實質上擁有加拿大航空的控股地位。

加拿大航空公司是加拿大唯一同時經營國內和國際航線的公司,也是世界第十一大航空公司。加航過去三年半來虧損高達26 億加元,是第三家申請破產保護的北美大型航空公司。2003 年4 月申請破產保護前,債務高達100 億加元。

2003 年11 月10 日晨,加航公司股價在蒙特利爾股市開盤後應聲上漲11.2%,達到1.2 加元,但距2000 年年初的20 多加元高點仍差很多。加航很大一部分營運利潤來自於加中航空旅遊業。據經營加中旅遊和加中航線銷售第一的加拿大天寶旅遊公司葉玉桐總經理介紹,由於加航到中國航班最多,每天十四班次,因此約80% 中國遊客乘坐加航。僅該公司每年就安排四千餘人次內地人士訪問美加,包括多次接待了北京、江蘇等地赴加參展的百人代表團。

另外,從當年12 月1 日香港時間13 時起,加航將開辟一條由香港直飛多倫多的新航班,遊客僅用14 小時35 分鍾就能直達多倫多,而多倫多是香港數十萬移民加拿大最集中的城市之一,顯然是一條最賺錢的航線。對於加航的香港新主人和香港新航線的開通,業界稱,“得知加航可能因此而起死回生,我們很高興。”

2003 年4 月1 日,加拿大航空公司(Air Canada)正式申請破產保護。加拿大航空公司的收購搶購過程充滿了兵詭勢訛的戲劇過程。同年7 月,有13 家國際投資機構參與了收購加航的競爭大戰,李嘉誠的大公子李澤钜從世界級的眾多投資財團中脫穎而出,後經一波三折,最終成為獨家洽購方。

2003 年5 月,德國金融界巨擘德意誌銀行欲入主加航,是福是禍,加航能否重新打開一片藍天,留給人們太多的遐想空間。就在這時,在一個多月前收購加拿大航空的最後一輪比拚中落敗的美國Cerberus 公司卷土重來,其修訂後的收購建議,大打債權人和工會牌,十一名無抵押債權人已經向加拿大安大略省法院申請要求重開競標程序,以考慮接納Cerberus 的新建議。如果那樣,則意味著李澤钜對加航的收購方案會被束之高閣。

顯然,Cerberus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李嘉誠此前已取得的絕對領先的優勢地位岌岌可危,升空計劃前途未卜。Cerberus 一詞,原意是希臘神話中地獄裏長著三隻頭、專吃冥靈的惡犬,而以此命名的Cerberus 公司,專門收購瀕臨破產的公司,然後轉手獲利離場。他們所做的就是趁火打劫,從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盡快賺取利潤。這種說法在某種意義上顯然低估了Cerberus 所做的事情,他們擁有各種精明強幹的投資專才,在改良企業財務、創造利潤方麵有相當精深的專業水平。在他們的曆史上,已經有多個鹹魚翻身的精彩個案。

Cerberus 的新建議出手闊綽──以2.5 億加元收購加航11.9%的股權,並向加航提供8.5 億加元的額外融資,較李澤钜提供的資金總額測算高出1.65億美元。而現時加航的現金總額隻有8.93 億加元,還有15 億加元的員工退休金赤字,急需補充營運資金並解決退休金赤字。Cerberus 的發起人Stephen Feinberg 是一個強悍的人物,他曾經是名列前茅的網球選手、象棋大師和美國軍隊的一名傘兵,管理著120 億美元的資產,Cerberus 這家從事中間市場融資的公司,在過去的五年拚殺中資產幾乎翻了一番,在收購財務處於困境的公司並改善其財務方麵負有盛名。Cerberus 還邀請了加拿大前總理馬爾羅尼做顧問,並允諾如果成功,他可以獲得加航總裁的高薪職位。

新建議使得債權人入股機會陡然增加,這一決定得到了以德意誌銀行為首的十一家無抵押債權人的支持,這些債權人共擁有加航5.4%的債權,他們強烈要求加航和法院考慮Cerberus 的新建議。對於債權銀行來說,鈔票的分量是唯一考慮的要素。

加拿大航空公司2002 年虧損了4.28 億加元(約合25 億元港元),債務總額高達121 億加元。加航曆經幾年虧損,累計虧損總額近20 億加元(不含該公司2003 年虧損的19 億加元)。加航最近的盈利年份是在1999 年,也就是說已連續四年虧損。

加航在2003 年年初曾決定通過裁減大批員工和出售部分資產的方式改善經營狀況。加航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米爾頓表示,由於虧損嚴重,公司正考慮出售擁有4000 名員工、總部設在加拿大東部哈裏法克斯的JAZZ 地區航空公司,並出售擁有8000 名雇員、從事飛機維修業務的加拿大航空科技服務公司49%的股權。他還表示,加航還將通過裁減人員的方式每年削減6.5 億加元的運營成本。米爾頓解釋說,公司雇員的工資和福利約占運營成本的31%,每年超過30 億加元,所以必須采取變賣資產等非常措施削減如此龐大的開支。加航的情況並沒有得到改善,負債有增無減,每天虧損約260 萬美元。市場分析員認為,麵對如此困境,加拿大航空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實施公司重組、直至賣盤是唯一選擇,也是必然的選擇。

2003 年4 月1 日,在遊說員工接受減薪方案失敗後,加航向法庭正式提出破產保護申請。米爾頓無可奈何地稱:“這是我們最不希望看到而又唯一可走的一條路了。”除此之外,加航管理層還能做什麽呢?

加航在向法院提交的破產保護申請書中稱,公司目前已籌集了約7 億美元的資金,以維持公司的日常運營的龐大開支。加拿大安大略地方法院接受了該公司的破產保護申請,並允許該公司繼續負債運營。加航曾與加拿大通用金融集團達成總值55 億美元的特別信貸協定,包括逾31 億美元定期放款和近24 億美元循環信貸,供加航購買四十三架小型及省油的飛機,以便重組機隊,至少在現階段使加航能夠繼續運作,待以尋求新的投資者重組加航。

在加拿大航空公司向加拿大安大略省地方法院提出破產保護申請後,李澤钜立即以個人及屬下Trinity 公司的名義不失時機地發出了收購要約。李澤钜可謂識時務者之俊傑。此舉被認為是李嘉誠家族集團首次涉足國際航空業界。當時欲投資收購加航的有十餘家世界跨國投資公司,其中不乏國際上最具實力的投資財團,但唯有李澤钜被加拿大人所看好。李澤钜是加拿大公民,他若控股加航意味著加拿大航空公司至少在名義上仍然屬於加拿大所有。

李澤钜發出收購要約後不斷向外界傳言,“我不希望看到加拿大最大的航空公司落入外國人之手,加航是我們加拿大人的航空公司。”其實,李澤钜又何曾不是外國人,隻不過是,李澤钜擁有一個加拿大名義的法律公民身份而已。

隻不過,李嘉誠不失時機地利用兒子李澤钜的加拿大護照身份,釋放一個爭取民心民意民情的煙幕而已。不少加拿大人也希望,秉承了其父李嘉誠大刀闊斧、雷厲風行經商風格的這位商界精英,能夠妙手回春,幫助已陷入接受破產保護狀況下的加航起死回生,讓加拿大人能夠看到自己國家的企業浴火重生,再飛藍天。

據加拿大報章報道,早於加拿大航空前一年陷入困境之時,李澤钜曾與加航行政總裁米爾頓會麵,磋商注資事宜。而這次為李嘉誠父子穿針引線的關鍵人物,是加拿大華裔商界人士郭李綺華。郭李綺華是加拿大投資公司Amara 的總裁兼董事總經理,曾擔任多家公司董事,現在是加航的獨立董事兼管治委員會成員,也是李嘉誠旗下的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和長江生命科技的獨立董事。她擔任董事的另一家公司Telesystems International Wireless,此前三年曾與和記黃埔合資競投英國3G 牌照,但其後已完全退出合資公司。郭李綺華在揀選兩名候選買家的會議上,基於自己的敏感身份,並沒有投票,顯示出她本人的專業操守。加航重組部門主管Calin Rovinescu 表示,李澤钜2002 年曾與米爾頓通過多次電話,但沒有親自到加國參與磋商,而是透過職員和高盛證券進行。之後,為長實副主席李澤钜穿針引線收購加拿大航空的華裔商界人士郭李綺華為免利益衝突,已經辭去加航非執行董事之職。

李嘉誠為何會看中連續多年虧蝕、負債累累的加航?加拿大經濟觀察家分析,李氏家族在亞洲有相當的實力,且香港因為有數十萬移民與加拿大有著密切的來往。如果由李澤钜入主擁有多條中加航線的加航,有助於進一步拓展加航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航線。

香港前民航局局長樂鞏南也稱:“根據1997 香港回歸前修訂的民航條例,加航像國泰一樣,隻要在香港注冊,便可以向北京、上海、廈門等取得雙邊航權。”

這種說法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

“忍”字功夫

2004 年6 月28 日,李嘉誠再次剖白自己的內心世界:很多時候傳媒訪問我,都會問及如何做一個成功的商人,其實我很害怕被人這樣定位。我首先是一個人,再而是一個商人。每個人一生中都要扮演著很多不同的角色,也許最關鍵的成功方法就是尋找到導航人生的坐標。

沒有原則的人會漂流不定,正確的坐標可讓我們在保持真我的同時,亦能扮演不同的角色,揮灑自如;在不同的崗位上擁有不同程度上的成就,就活得更快樂更精彩。

更多商人卻知道今天商業社會的進步不僅要靠個人勇氣、勤奮和堅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要的誠實、慷慨,從而創造出一個更公平、更公正的社會。

李嘉誠的發家致富史,實際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資本運作支配下的企業收購擴張史,這一過程充滿了驚心動魄的場景,充滿了激動人心的時刻,充滿了變幻莫測的想象空間,充滿了出人意料的精彩變局。在李嘉誠主持的每一次龐大的收購行動中,幾乎都是采取“軟”收購,而且真正做到了雖兵臨城下而兵不血刃。這特別表現在收購永高公司、和記黃埔、青洲英坭,甚至收購港燈股權上。

李嘉誠的收購行動,始終都是以股東的利益為前提條件,以冷靜、合理、雙方皆大歡喜為出發點,而進行善意的收購。包括亞視,當大股東明確表示無意放棄控股地位後,李嘉誠便不失時機地宣布退出收購。李嘉誠的每次收購及資本運作,未必都是合情合理的,但絕對是合法的。以誠為出發點,就不會得寸進尺,商業的擴張自然是每個生意人願意看到的事,但若對對手窮追猛打,可能會收一時戰功顯赫之虛榮,但從長遠來看,會廣樹敵人,自斷退路。

縱橫商海幾十年的李嘉誠非常懂得“忍”字功夫。隻有這樣,才能為企業做出最恰當的判斷,才能做出最有利於企業轉危為機的抉擇。

據分析,李澤钜收購加航的資金主要來源於兩筆,其中之一是,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2002 年度曾取得8 億多加元利潤的不菲業績。公司2003 年7 月24 日宣布,將於2003 年10 月1 日發放每股1 加元的特別分紅,這意味著李澤钜將由此收到1.5 億多加元的分紅。此外,由李嘉誠擁有49.9%股份的香港和記黃埔公司,也將從赫斯基能源公司中分得1.4 億多加元。這種大戰略大跨度的謀篇布局,決定了李嘉誠資本運作的大氣勢大成就大收獲。

身處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應該求創新,加強能力,居安思危。

無論你發展得多好,時刻都要做好準備。

一個超人的存在,成就了顯赫偉業的同時,也可能毀滅了多少個凡人的京華春夢。商場上的呼風喚雨也可能動搖了多少個凡人僅有的那麽一點兒自尊自信。事業上的舉重若輕可能令許多對手,甚至許多合作夥伴無所適從,甚至戰戰兢兢。這其實不是文明的扭曲,而是財富的禍害。這或許是文明萬幸中的不幸,但是人們仍營營役役於金錢之中,甘做孔方兄的奴才,甚至連稱兄道弟都不能。這不是文明進化的過錯。這不是李嘉誠等人自把自為的過錯。這也絕對不是曆史的必然的無可選擇的過錯。這隻能是現實的無可回避的必須時時麵對的差錯。用一個不太時髦的說法,是一種社會異化。或者,人性的嬗變。從一個時代一種文明中超拔而出,也必須有效地引導其積極健康的因素,否則為其反噬,成為人不能理解,不能明白,甚至在許多方麵不能接受的異類。是的,李嘉誠確實在很多時候很孤獨。甚至,沒有一個可以容納自己的獨立的空間。

你爭我奪

在這次收購加航一役中,李嘉誠完全胸有成竹,表麵上看來,抱定一個並非誌在必得的心態,疏於周旋,不慌不忙,不徐不疾,不卑不亢。其實,卻是精心算計,瞻於前顧於後,前麵所講到的李澤钜不斷強調其加拿大身份,便是贏得加航員工接納的煙幕彈。其實,李澤钜心裏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按香港人的說法,以李氏家族的身家實力,如果已下定決心收購加航,有沒有這筆分紅,恐怕都不會影響他們的決定,因為這次收購行動大約隻需動用不到7 億加元,這筆款項對於李氏家族來說還不至於是財政負擔。

在初期參與收購加航的競爭隊伍中,有來自美國紐約的億萬富翁索羅斯,還有國際銀行業巨擘德意誌銀行(DEUTSCHE BANK AG)和美國花旗銀行(CITIGROUP INC.),後兩家金融機構持有加航42 億加元銀行和債券債務的三分之一以上。由於美國著名投資家索羅斯的出麵,這些國際投資公司為投資控股加航股份而展開的競爭異常激烈。索羅斯及其屬下的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 LLC)早先試圖以7 億加元現金融資換取超過25% 加航股份的投資計劃,試圖一舉擊退其他幾個投資集團。不過,由於這些現金要轉換為加航在擺脫破產保護後新發行的股票,現有加航債權人擔心他們自己的債權被轉換為新加航的股份時會吃虧,由此而來,索羅斯的投資計劃由於遭到眾債權人的反對而少了吸引力。當然,主要還是眾債權人對以投機為目標的索羅斯不放心。

由此看來,在此次國際投資機構進入加航最後股份競投階段後,據稱最合乎加航未來重組理念的僅剩下了兩家公司,即李澤钜的私人公司(Trinity 投資公司)和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Cerberus 資本管理公司。美國Cerberus 資本管理公司實力頗佳,2004 年初與股神巴菲特在爭奪一家公司的收購大戰中,一舉擊敗巴菲特,被美國媒體稱之為多年以來美國企業並購案例中不多見的“最漂亮的戰役”。 Cerberus 管理的資產高達90 億美元,而且專門向資產值低殘麵臨破產的公司出手。

加航總裁米爾頓說,加航認為,Cerberus 資本管理公司及李澤钜所提出的投資建議,乃與該公司成功擺脫破產保護令,以及推行日後商業計劃的要求最為吻合。問題是,作為資產管理公司的Cerberus 資本管理公司,顯然是一個投資多過經營的公司,收購加航,隻不過是其資本運作的一個手段,最終的結局依然是包裝重組後的出售,因此,接受Cerberus 資本管理公司的收購建議,對加航來說,隻是暫時擺脫經營困境,加航未來依然麵臨著再為人婦的盲婚啞嫁的許多不確定因素。加航的未來命運,依然是一個不定的變動中的未知數。

加航表示,這兩份建議書均已顧及海外資金不可以擁有該航空公司超過25% 投票權的法律,所以現行條例不用修改就可完成重整。其他的債權人有權以Cerberus 資本管理公司或李澤钜所獲得的相同條件,購買市值超過3.5 億加元的股份。這些發售給新投資者的股票,最多可達總數的六成。另外,加航還可以運用餘下的股票來償還沒有抵押的債權人。這些無抵押債項高達100 多億加元。

米爾頓表示,事態的發展表明,加拿大航空雖然連年出現虧蝕,而且在申請破產保護令之後已陸續出賣了很多資產,但在投資者眼中仍然有極具**力的投資價值。他說,能夠吸引到當今全球金融界中一些資金充足且富經驗的投資者的興趣,反映出加航繼續發展的商業規劃,以及加航經營權所應有的價值。

2003 年11 月8 日,加拿大航空公司經董事局研究後宣布,同意李澤钜以私人名義出價6.5 億加元(約合4.85 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取得加拿大航空公司31% 的股權,協定還包括提供4.5 億加元認股權予德意誌銀行為首的債權人,李澤钜由此將成為加航公司最大單一股東。

對於李嘉誠來說,結果看起來相當圓滿,或者說至少已經呈現出圓滿的態勢。李氏家族兩家上市公司現持有南方航空1.6%的股權,而這次收購是李氏家族進軍國際航空業的一個大手筆。這是一樁非常劃算的買賣。總是事後諸葛亮的人們,酸溜溜地這樣說到。

李澤钜透過其私人控股公司TTI 注資6.5 億加元,取得加航重組後31%的股權,成為加航的單一大股東。加航向其債權人發放新股抵債,債權人可以與投資人同等價格購買由德意誌銀行包銷的價值4.5 億加元的新股。整個集資計劃涉及約11 億加元。根據收購協議,李嘉誠雖然隻有31%的股權,但擁有49%的表決權,有權任命董事會十一名董事中的五名。李嘉誠與任何一方聯手,就可取得加航的控製權。其實,無需聯手,李嘉誠已經可以實質性地控製加航。

業內人士分析,加航飛往亞洲地區的航線基本上是贏利的,如果把飛往亞洲的航線經營得再好一些,公司有望短期內扭虧為盈。而亞洲航線,特別是中國航線,毫無疑問是李嘉誠的強勢所在。這也是這次加航花落李家的最主要原因。商場從來都是這樣現實。

這次收購可以說是20 世紀80 年代李氏家族入主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的翻版,當年赫斯基石油瀕臨破產,和黃以低價購入,終於起死回生,並成為李家在加拿大的最大投資項目。法院指定的監管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報告指出,加航之所以選擇李澤钜,主要原因是李澤钜擁有加拿大身份。這令他在競購加航時占了上風。因為加拿大政府規定,非加拿大籍的投資者投資加航,其占股不得高於25%。而李澤钜顯然可以不受此限。

然而,不甘失敗的Cerberus 資本管理公司卷土重來,又交出了一個新的收購建議,要求加航董事局重新考慮他們做出的新決議。Cerberus 宣稱,他們願意出6.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加拿大航空公司,這一價格比李澤钜同加航達成的收購協定中規定的收購價整整高出1.65 億美元。加航的一些債權機構也在同一時間表示,它們同意紐約的這家投資公司重新提出的投資建議。一時間,加航何去何從再次成為世界上財經媒體關注的焦點。

據媒體報道,德國銀行和加拿大航空公司的另外十餘家債權機構紛紛表示,它們將投票反對加航把31% 的股權出售給李澤钜的TTI 公司,理由是美國投資公司的出價更高。雖然加拿大司法機構已警告Cerberus 資本管理公司,不得事先向加航的債權人提供新建議的具體信息,但有報道報料,Cerberus 資本管理公司的新建議是用2.5 億加元收購加航11.9% 的股權,同時再向加航注資8.5億加元。

誌在必得的TTI 公司隨即發表聲明,指Cerberus 資本管理公司此舉是不適當地幹擾加航的重組進程,而且不符合加航、其雇員和旅客的最佳利益。李澤钜更是強調Cerberus 此舉顯然是依靠其資本運作的手法試圖推高加航名義資產值,以期成為未來拋售加航的鋪墊。打蛇打七寸,李嘉誠此招著實將Cerberus 一棍子打死。因為,加航一旦落入Cerberus 之手,未來究竟會再次倒賣給誰,無人能知道。TTI 公司將維護注資加航的立場,且期望加航、股東及法庭尊重整個過程的完整性及重要性的基本精神。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航空業分析人士歐姆認為,加航與李澤钜的交易不會改變。因為李澤钜的加拿大公民身份及其經營考慮使得他在同Cerberus 資本管理公司收購倒賣策略的競爭中,占有明顯的優勢。加航在麵臨選擇的時候,麵對經營與炒賣,自然而然地會理智地選擇前者。歐姆稱,不但加拿大的法律不允許外國人擁有加拿大任何航空公司25% 以上的股份,而且加航自己也不希望由外國人控股,更不允許外國人炒作加航。

加拿大安大略省破產法庭後來甚至專門聽取了加航與李澤钜達成協定解釋。

安大略省破產法庭的法官認為,讓收購方重新競爭的過程不利於加航盡快重整,尤其不利於加航員工的基本利益。何況美國的投資公司已兩度變更出價,沒有人能保證它今後不再出爾反爾,再有第三度出價。

長遠來說,投資公司也不能確保公司的有效運作及員工的基本福利。安大略省破產法庭最後裁決由李澤钜取得加航31% 的股權協定有效。根據該協定,加航將運用李澤钜注入的現金、出售資產所得的資金,加上或將分拆旗下維修分支所得成立收入信托,重整加航資本。如此一來,曙光再現的加拿大航空公司重新規劃了2004 年的航空布局,2004 年初還專門訂購了90 架耗油量較低的區域客機。

一波三折

李澤钜與加航達成的投資計劃的核心內容是,李澤钜投資加航後將擁有加航董事會的控製權,投資條件是,加航員工必須放棄擁有15 億加元赤字的福利計劃。也就是說,加航雇員在職工福利計劃上必須做出應有的讓步,才能換取李澤钜的投資。

加航共有七個行業勞工分會組織。在達成初步的投資協定後,李澤钜與加拿大航空公司各行業分會組織之間一直就員工福利問題進行磋商,但始終未能達成協定。有些工會組織在某些方麵同意做出些讓步,有些工會組織則表現得非常強硬。加航工會對於李澤钜投資計劃不滿之處在於,李澤钜的投資計劃沒有談到如何合理解決加航員工15 億加元的福利赤字問題。加航工會代表聲稱:“當就收購協定進行談判時,必須要保證所有人都獲得同等的對待。好的協定必須保證各方平等。對於任何忽視員工利益的收購協定,加航工會都將會向法院申請禁止令,阻止收購行動實施。”退休金問題成了李澤钜投資加航計劃的一個關鍵障礙。

2004 年2 月5 日,李澤钜的TTI 公司在與加航工會組織談判退休金問題後表示,TTI 深信加航可以擺脫破產保護令,成為朝氣蓬勃和成功的民航公司,為所有員工帶來極好的機會。不過,假若存在一個無法控製無法負擔的退休金計劃,這一情況將不會實現,尤其是主要的國內競爭對手West Jet 並沒有為員工提供如此豐厚的退休金計劃。

收購加拿大航空公司的計劃一波三折,再現阻滯困頓。好在李澤钜成竹在胸臨危不亂。李澤钜不失時機強硬宣布,如果加航工會不在員工福利問題上做出讓步,他將不得不放棄收購。敲山震虎,以退為進,軟硬兼施,逼其就範。

戰爭要取得勝利主要靠奇兵的突然襲擊。《孫子·勢篇》指出:“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奇兵的出擊要不斷變換花樣,正如孫子所說:“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同上)隻有這樣才能使敵人防不勝防,無法應付,從而取得重大的戰果。進行投資活動,也要“善出奇”,才能不斷拓展業務,使盈利迅速增長。

代表加拿大航空公司1.1 萬多名後勤維修人員的工會定於4 月12 日由全體會員投票決定,是否接受一項與李澤钜達成的臨時協定。這項協定的中心內容是,工會在職工福利計劃上做出讓步,換取李澤钜投資加航,使得加航免於破產。

然而,加航工會主席指責工會的談判代表未經授權就同李澤钜簽署了臨時協定。

但工會的談判代表賈萊特表示,應該讓全體工會會員自己決定未來的命運。賈萊特說:“員工們確實希望自己有權做出決定,在最後期限之前,員工將決定是讓公司破產,還是共創加航的未來。”不過,賈萊特又說:俄國有句諺語,叫做“隻要眾人齊心協力,再大的蘿卜也能從泥土裏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