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一點原子彈和氫彈
中國研製自己的核武器,是從50 年代末就開始的。這時,錢學森、錢三強等幾位留學在外的中國科學家衝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在他們的帶領下,一批當時中國最優秀的科學家先後投身國防核工業,在他們之中,就有後來被稱為“兩彈元勳”的鄧稼先。
當時,蘇聯也答應派專家支援我們,幫助中國研製核武器。然而,就在第一批蘇聯專家到達中國後不久,中蘇兩黨關係惡化,赫魯曉夫撤回了專家,帶走了原子彈樣品和圖紙。不僅如此,蘇聯還與美國一道,對我國實行核封鎖,不許我們搞核武器。與此同時,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難時期。中國的國防也麵臨著嚴峻的考驗。逃到台灣的蔣介石叫囂著要反攻大陸,不斷派特務和武裝人員到沿海搗亂;西藏的反動分子發動叛亂;印度則趁火打劫,不斷侵擾我國邊界,侵占我國領土。
在這種情勢下,中國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國防核工業,成為擺在中國人麵前的一個嚴峻課題。毛澤東從來就是一個不怕壓的人,越是壓力大,他就越是要挺直腰板。1959 年,赫魯曉夫來華訪問,出爾反爾地提出要撤回他們幫助我們研製核武器的專家時,他原以為毛澤東會大驚失色,或者暴跳如雷,可是,毛澤東卻平靜地說,我們雖然需要你們的幫助,但是也沒有什麽大關係,技術上能幫助我們一下更好,不能幫就由你們考慮決定好了。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搞一點原子彈和氫彈。
就這樣,在中國經濟極度困難的關頭,大批的工業企業下馬,但是以核工業為主的中國尖端武器的研製卻進入了一個大發展的時期。參加核武器研製的科學家、解放軍官兵和工人,在荒漠壁上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一沒有圖紙,二沒有經驗的情況下,著為中國人爭光爭氣的精神,硬是在一張白紙上,一筆一筆地繪著中國核工業的藍圖。
毛澤東時刻關注著中國核武器的研製,他親自點將,讓大元帥中精細穩重的聶榮臻掛帥負責此事。在毛澤東和周來的親自過問下,從全國各地調集了大量物資和副食品支援基地。
在毛澤東大力發展核工業的方針指引下,在參與核武器研的所有人員的努力下,中國的核武器和導彈的研製取得了令世震驚的成績。在蘇聯人離開的時候,他們曾經預言,中國不可造出原子彈來。可是,不到四年,在1964 年10 月16 日,我國第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當蘑菇雲在試驗基地羅布泊上空高高升的時候,在中南海菊香書屋裏的毛澤東對著前來匯報的人微微笑了。
第二天,中國政府莊嚴宣布,中國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絕不先使用核武器。隨後,中國的導彈、氫彈、人造衛星相繼研製成功中國進入了世界核俱樂部和空間技術俱樂部,所有的中國人真感到了揚眉吐氣。多年以後,美國華人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者楊振寧博士問他的老同學鄧稼先,中國的原子彈是不是自研製的,當他得到肯定的答複時,這位在海外為中國人爭了光科學家的眼睛濕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