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於律己的少年

989年8月2日,在範墉任職於武寧軍(江蘇徐州)掌書記時,他的繼室謝氏為他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嬰兒就是後來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終身目標的範仲淹。

範仲淹兩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突然去世。因為範墉職位不高,範家也已經沒落,謝氏無力撫養自己和幼小的兒子,於是就帶著範仲淹改嫁到淄州長山(山東濟南淄川),給一個叫朱文翰的人為妻。從此,小範仲淹改姓朱,名為說(通“悅”)。

朱家也算是小有資產的讀書人家,朱文瀚在範仲淹16歲的時候,曾任淄州長史(長史就是幕僚長,是知州的佐官)。朱家的人對待範仲淹和其他的朱家子弟一樣公正,因此他從沒懷疑過自己的身世。朱家也給範仲淹提供了良好的讀書環境,這對範仲淹的將來有著深遠的影響。

宋太祖建國後,為避免唐安史之亂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現象,於是采取重內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這就導致了朝內官員眾多,國庫花費巨大;兵員驟減武力太弱,無力抵抗外敵入侵。宋朝形成了積貧積弱的狀態。

1004年,遼國派大軍南下進犯宋國。宋真宗想遷都南逃,被宰相寇準勸阻,才勉強到澶州督戰。宋軍見皇帝親自督戰,士氣大增。宋真宗在澶州城下射殺遼將,遼害怕腹背受敵,提出議和。宋真宗畏敵,曆來主張議和,先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對方暗通關節,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史稱“澶淵之盟”。這一年,範仲淹16歲。堂堂的大宋之國與北方少數民族的部落,竟然簽訂了如此恥辱的盟約,宋朝的讀書人無不痛心疾首。這件事對範仲淹的觸動也很大,他樹立了遠大的誌向,要進入仕途為國為民做出一番事業。

範仲淹從小讀書就十分刻苦。朱家在當地也算是有些財產,但他為了勵誌,經常到附近的醴泉寺寄宿,每天天未亮就起身讀書,至深夜方才入睡。他從不因為朱家有錢就過奢侈的生活。他在寺裏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隻煮一鍋稠粥,等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醃菜,調拌上醋汁,吃完繼續讀書。因此,後人便以“斷齏劃粥”讚美貧苦力學的人。範仲淹對這種清苦生活卻毫不介意,他將全部精力都放在書中。

1009年,當時還以朱說為名的21歲的範仲淹被舉為學究。學究是科舉的一個科目。科舉是曆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製度。由於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製度最早開始於隋朝,到唐朝時得到大力發展。唐朝的科舉製度設有各種科目,如秀才科、進士科、明法科、明經科等。宋朝的明經科又分為:九經、五經、三禮、三傳、通禮、三史、學究等科目。範仲淹所考的學究,就是明經的一種。

唐朝的時候,大家都這麽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意思是說三十歲才考中明經科,就已經算是老明經了;而五十歲能中進士,還算少進士,宋朝亦然。因為明經科所考的,都是一技一藝之長,像精於禮經的,或長於左傳的,或者擅於律令的等,都是記誦的東西而已。

明經科的考試方式有“帖經”和“墨義”。帖經就是把所習的經掩住兩旁,中間隻露出一行,然後裁紙為帖,從幾個字當中,測驗考生能否記憶。墨義就是默寫。像範仲淹所考的學究科,不考帖經,但要默寫《毛詩》50條、《論語》10條、《周易》《尚書》各25條,以及《爾雅》《孝經》各10條。

進士科除了帖經(《論語》)十帖、墨義《春秋》或《禮記》十條以外,還要試策五道、詩賦論文各一首。因此必須廣讀經史、博古通今,才能應付自如。所取的人才,與明經相比是屬於通才。進士科考試內容雖不切實際,但至少學得多、潛力大,所以政府樂於培養,讀書人也樂於爭取。考試的時候,進士科有體麵的考場,有專人供應茶湯。明經科則“盡撤帳幕氈席”,也沒有茶水供應。據說有人渴得受不了啦,就喝硯台裏的水。這樣做,是因為明經科專靠記誦,怕供茶水的人在中間傳遞作弊。

範仲淹考的學究科,並不是太重要的考試,也不能由此就踏入仕途,他當時就是抱著考考實力的態度去應試的。所以舉學究之後,他又回到長白山的醴泉寺去念書。因為政府還沒有正式在地方上設置教育機構,當時的讀書人,大都流行到佛寺或道院中去交流學問。

成為學究的範仲淹,曾與其他人一起去拜訪諫議大夫薑遵。薑遵與朱家是同鄉,進士出身,素以剛嚴出名,與人交往,從不講應酬話。眾人拜訪之後,他特意留下範仲淹一人。他把範仲淹帶到中堂,對他的夫人說:“朱學究年雖少,奇士也!他日不唯為顯官,當立盛名於世!”然後,範仲淹才正式拜見了薑遵的夫人。薑遵又設酒筵款待範仲淹,並待他如骨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