崢嶸歲月與晚景淒涼

西夏威脅邊境危急

範仲淹在越州並沒有任職很長時間,朝廷就發生了一件大事,也是最終改變他命運的大事。

澶淵之盟後,宋朝的邊境一直處於和平穩定。這次造成動亂的原因不是老對頭契丹,而是位於宋西北的大夏,因為位於西北被稱為西夏。

西夏王室遠祖拓跋赤辭,是黨項人。唐太宗的時候歸唐,賜姓李。唐高宗時請求內徙獲準,其中有住在夏州的,號為“平夏部”。唐末,平夏部首領拓跋思恭因討黃巢有功,授定難節度使,鎮守夏州,所轄區域大約現在陝西北部及綏遠南部。思恭並獲賜姓李、封夏國公,其後代就以李為姓。

五代十國時期,思恭後人還算恭順,對任何中原稱帝的人都俯首稱臣,以此獲得賞賜。宋太祖雖削奪藩鎮兵權,但對西北少數民族依然寬宥。直到太平興國年間,趙光義削藩鎮的兵權,準備根除西北這一盤踞勢力,就把王室成員全部請到京城。

族中有一個名叫李繼遷的人,誌向不凡,深知一旦入京,會被囚禁起來,於是借故逃離。李繼遷很有政治頭腦,勢力漸漸強盛起來。985年,李繼遷會同族弟李繼衝誘殺宋將曹光實,占據銀州。並歸順遼國,封為夏國王。此後,宋太祖一直無法消滅夏。宋真宗即位後,為息事寧人,割讓了幾塊地方給李繼遷,事實上承認了西夏的獨立地位。1002年,李繼遷率兵攻陷宋朝重鎮靈州,改名西平府,後又攻取西北重鎮涼州,截斷宋朝與西域的商道,截斷西域向宋朝的入貢,同時禁止西域諸部向宋朝賣馬,嚴重影響了宋朝的國防軍力建設。

李繼遷死後,他的兒子德明繼位。他仍向宋稱臣,所以西北邊境算是平靜無事。但是他同時又轉向西邊發展,取得今甘肅東南部地區,勢力更強。

繼明的兒子元昊“性雄毅,多大略,善繪畫,能創製物始”,他經常勸父親進攻宋國。元昊繼位後,積極做著脫離宋朝的準備。他憑著超人的勇猛及善於用兵的謀略,和漢人部下的相助,大肆開拓地盤。幾年間,占有今寧夏省全部、甘肅、綏遠兩省的大部,以及陝西、青海一小部分之土地。

他還模仿中國官製,改革政府組織。又命人創製夏國文字,翻譯漢文及佛教經典。

1038年,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他稱帝以後,還不倫不類地“上表”,向宋仁宗報告他已經稱帝了。表中若無其事,漫不經心地一邊稱臣,一邊自稱是“偶以狂斐,製小蕃文字,改大漢衣冠,革樂之五音為一音,裁禮之九拜為三拜。衣冠既就,文字既行,禮樂既張,器用既備,吐蕃、韃靼、張掖、交河,莫不從服,軍民屢請願建邦家,是以受冊即皇帝位。”最後,他寫得更妙,他說“伏望陛下許以西郊之地,冊為南麵之君,敢竭庸愚,常敦歡好。”

元昊公然的挑釁行為,當然在宋朝廷引起憤怒。元昊派來的使者不肯受詔,也不肯接受賜物,以示地位平等。許多大臣紛紛上奏要求處死使者,以儆效尤。樞密院為此議論數日不決,最後還是派人把使者遣送到邊境了事。

12月,元昊稱帝兩個月後,朝廷命曾任參知政事的夏竦為奉寧節度使、任職永興軍。曾任樞密副使的範雍,為振武節度使、任職延州。到職後,夏竦立刻向朝廷報告西北邊防的軍情。他指出,元昊的兵力很強。同時他分析,在地利上,大宋已經輸給西夏,因為西夏對宋,隻是侵擾邊境並不深入,而宋派軍征夏則為遠征。西夏所處地區為沙漠地帶,宋若分兵深入,恐怕後勤補給有問題,無法持久。

西夏對宋的進攻,則占盡地利優勢。西夏作戰往往速戰速決,宋兵一進攻,他們就避開鋒芒;宋兵後退,西夏兵就從後追擊。西夏兵還善於用計謀,他們白天設奇兵埋伏,晚上燒營柵,宋兵不堪其擾,卻絲毫沒有辦法。為了要直搗西夏的巢穴,必須涉過大河。可是宋兵沒有渡河的運輸工具,隻有利用連接的繩索強行渡河,這樣需要花費大量的力氣。等到宋兵渡河到達河中央,埋伏起來的西夏兵就開始攻擊,致使傷亡慘重。

最後,夏竦還感慨地說,朝廷的議論者,莫不主張大行誅討,可是整個看起來,簡直是“未知何謀可以捍禦”。他們根本沒有比較敵我雙方的優劣形勢如何,也不考慮攻守之間的方便與否,隻是一味地主張追討,這樣下去,不戰就已經敗了。夏竦的軍情報告,無疑給那些誇誇而談的大臣們當頭一棒,他們除了擔驚受怕卻無計可施。

宋仁宗隻好在邊關下詔,取消賜予元昊的官爵,並說,有能擒獲元昊並取其首級的人,立刻授為定難節度使。

1040年,駐守延州的範雍,麵對西夏發動的大攻勢,竟被愚弄而遭大敗。

原來,元昊聲言將攻延州,範雍聽說後大為恐懼,連忙請求救兵。元昊一看打草驚蛇,就派人來對範雍說,願意改過歸命。膽小怕戰的範雍一聽說元昊願意改過歸順,欣喜異常。他忙一邊回報朝廷這個天大的“喜訊”,一邊設厚禮對待元昊派來的使者。他完全相信元昊,把守城官兵全部撤回,半點都不設防。

結果元昊大舉來侵,先攻保安、城下,乘勝攻延州,範雍急召劉平、石元孫兩將來救。劉平素來自傲輕敵。前往延州途中,在三川口大敗,與石元孫同時被元昊軍所擒。延州被圍七天,範雍失去兩員大將,在城中擔心不已,不知如何是好,最後還是因為一場大雪才解了圍。

大敗後,朝廷命韓琦為陝西安撫使,並將範雍降為吏部侍郎、調往知州(四川)任職。命令下達時,正逢夏兵仍在攻擊延州外圍據點,延州諸將畏懼不敢出救,又聽到範雍被降職,感到憂駭不已,紛紛上奏朝廷,希望不要將範雍調走。

韓琦麵臨這種情況,作了一個相當理智的建議。他說,範雍是二府舊臣,盡瘁邊事,請予留任,以安眾心。接替範雍的趙振隻是粗勇之輩,作部署之用可以,仍可讓他前來報到。倘若朝廷果真認為範雍的表現,實在是節製無狀,根本不能再繼續擔當禦敵重責,必須換人的話,最好召知越州範仲淹來取代範雍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