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農場

1907年3月,《新亞洲法》終於在德蘭士瓦的議會中通過了,並決定從7月1日起開始實施,所有的印度人從7月1日起到7月底以前,一定要遵照新的登記法辦理登記。

7月1日終於來臨,“撒地亞·哥拉哈協會”也采取了對應行動,派人到約翰內斯堡的各個街口,阻止膽小的印度同胞前往登記。所以雖然辦理登記的事務所早已準備就緒,敞開大門等待印度人前去登記,但是去者寥寥。倒不是甘地采取的行動產生了什麽效果,而是打算去登記的人本來就沒多少。

亞洲局的官員看到登記事務所一片冷清,才感覺到事態嚴重,便立刻出動大批警察,對“撒地亞·哥拉哈協會”施用壓力。首先,他們把正在街頭演講的“撒地亞·哥拉哈”的會員遜得拉逮捕入獄。但是“撒地亞·哥拉哈協會”的會員一點也不畏懼,反而認為發展“撒地亞·哥拉哈”實力的時機到了,每個人早做好了被捕的心理準備。

這樣一來,亞洲局就覺得棘手了。他們大概認為隻要把主腦人物趕走,這項運動就無法持續,所以就在這年年底,他們命令“撒地亞·哥拉哈協會”的主要領導在48小時以內(有的在兩個星期以內)立刻離開德蘭士瓦。如果膽敢違抗,就要逮捕審判。

但是,由於協會的每個人都抱定堅持到底的決心,不肯屈從,所以都被抓了起來。接著,其他城鎮的運動負責人也陸續被捕。

與此同時,約翰內斯堡以外的城鎮也下達了同樣的命令,要求參加這項運動的人在限定期限內離境,否則將被判刑。盡管如此,其他未入獄的“撒地亞·哥拉哈協會”的會員仍毫不氣餒,繼續堅持。

由於民眾中也有很多人支持這項運動,所以他們也被送進了牢獄中。這些被關進牢獄的民眾,大都是貧窮的流動商販,他們沒有固定的地方做生意,所以隨時會遇到搜查證明書的警察,既然沒有證明書,當然馬上就被逮捕入獄了。

僅僅一個禮拜的時間,約翰內斯堡的監獄便關滿支持“撒地亞·哥拉哈運動”的人。這時,政府也感到頭痛了。兩個禮拜以後,德蘭士瓦的殖民大臣斯穆茨將軍便請甘地到比勒陀利亞談判。甘地在獄卒的陪伴下,與斯穆茨將軍討論《新亞洲法》的問題。

談判中,甘地提出兩個條件:第一,立即釋放這次事件被捕的所有印度人;第二,把強製登記改為自由登記,半數以上的印度人登記完畢,即應立刻廢止登記法。如果對方接受他的條件,他就立刻宣布停止這項運動。

斯穆茨將軍答應了他的要求,並釋放了所有被捕的人,同時,甘地也宣布停止這項運動。

為了信守甘地與將軍的承諾,大家都主動去辦理登記。當然,也有人對甘地的做法不能理解,認為他是“撒地亞·哥拉哈運動”的背叛者,所以才會釀成那樣的悲劇。

那一天,甘地和兩三個朋友準備到登記事務所登記。在他抵達事務所的入口處時,突然有一個叫做阿拉姆的人迎麵走來,這個人見到他就問:“甘地先生,你到這裏有何貴幹?”

“我來辦理登記和錄指紋。你來得正好,我們一起進去吧……”

甘地話還沒說完,突然感到後腦一震,眼前一片漆黑,他叫了一聲“神啊”,就昏過去了。

不知過了多久,甘地慢慢醒過來。

“啊!終於醒來了。”

甘地聽到有人這樣說,便慢慢睜開眼睛,四下一望,才發現自己正躺在**。英國牧師德克先生正站在床前看著他。此刻他隻覺得臼齒和肋骨非常疼,又不知為什麽會變成這樣。

“我這是怎麽啦?這裏是什麽地方?”

“你被阿拉姆襲擊了,你倒在地上的時候,我正好經過這裏,便立刻通知警察來製服他,並和吉普遜先生一起扶你到這裏。現在阿拉姆已在警察局接受審訊了。這裏是吉普遜先生的辦公室。”

聽到德克這麽一說,甘地就強忍疼痛起身說:“阿拉姆被拘留了嗎?唉,他肯定是以為我背叛他,我必須向他解釋。請你到警察局保他出來好嗎?”

就在這時,一些印度人簇擁著醫生走了進來,此外,亞洲局負責辦理登記的官員伽姆尼也來了。甘地對伽姆尼說:“我今天是來登記的,不料卻出了這個意外,我現在沒法走到事務所。可是我仍想登記,可不可以麻煩你把登記表拿到這裏來?”

伽姆尼接受了甘地的要求,並很快送來登記表,填好表格,蓋上指紋後,甘地又打電報給警察署長,要求釋放阿拉姆。接著,他又寫信給“撒地亞·哥拉哈運動”的朋友,內容如下:

“關於阿拉姆的事,這完全是個誤會,因為他不了解我向德蘭士瓦政府所作的承諾,以為我背叛自己的同胞,所以才這樣對我。事情已經過去了,希望你們還像以前一樣善待他,不要怪他。我現在在這裏得到德克牧師的妥善照顧,相信不久就會康複的。”

在甘地登記之後,許多印度人也踴躍前往登記。短短幾天,辦好登記手續的印度人已超過大半了。而“撒地亞·哥拉哈”的朋友都遵從甘地的意思,原諒了阿拉姆,沒有一個人對他采取報複行動。

接下來,就是德蘭士瓦政府遵守諾言,廢止《新亞洲法》的時候了,因為到目前為止,甘地對斯穆茨將軍所作的承諾已全部做到了。

但是,令人憤怒的是,政府根本不守諾言,反而把他們主動登記的表格,當做實施《新亞洲法》的根據。而且,為了早日完成所有的登記手續,還把法律條文訂得更苛刻。一向信守承諾的甘地,也開始對政府言而無信的做法感到失望。

“請遵守斯穆茨將軍與甘地的約定,立刻廢止印度人登記法。如果不肯實踐諾言,我們就把所有的證明書收集起來燒毀。”這是“撒地亞·哥拉哈”的委員在忍無可忍之下,對德蘭士瓦政府下的一道最後通牒。

這道最後通牒限定政府必須在某個時間以前予以答複,可是期限到了,政府仍沒有反應。

大家集體燒毀證明書,正好為政府的背信行為做最好的宣傳,讓大家都知道德蘭士瓦的政府沒有遵守與印度人的約定。所以大家決定燒毀證明書。

當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就緒時,德蘭士瓦政府的複電才姍姍來到,說是“政府不能接受印度人的要求,將照既定規定,強製執行登記製度”。

甘地當眾宣讀這份電文之後,大家都非常憤慨。有的性情較急躁的人,已經按捺不住地點起火來,率先燒掉證明書,接著一張張證明書都被投入熊熊烈火中。一些稍後趕到的人,也不落人後地把證明書投入大火中,阿拉姆就是其中之一,他雖被判決有罪,但不久就釋放了。他已了解甘地當時的良苦用心,所以也響應號召,把證明書燒了。大家圍著火焰又跳又叫,憤怒地抨擊政府。於是,原本已經平息的“撒地亞·哥拉哈運動”,又隨著熊熊火焰熾烈地發展起來了。

因為沒有證明書而被逮捕的印度人逐漸增多,一些單身漢被捕倒也沒什麽問題。但是有家眷的人被捕麻煩就大了。因為這些工人大多沒有什麽積蓄,一旦被關起來,一家人的生活就立刻陷入困境,往往流落街頭靠行乞度日。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撒地亞·哥拉哈協會”必須支出大量費用,補助這些家庭的生活開銷。可是由於從事“不合作運動”而被捕的人數不斷增加,“撒地亞·哥拉哈協會”實在難以負荷這項龐大的開支,必須想出一個長遠的計劃來不可。

在這之前,甘地閱讀了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的著作,他強調所有的人都應各本崗位,互相合作。後來,甘地又看了英國思想家羅金斯的一本書,大意是農民耕田、工人自製器物,這種自食其力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甘地把這兩位大思想家的精神結合起來,想建立一個能讓印度人自食其力的農場。

甘地的老朋友柯連·巴哈聽到他的計劃後立刻表示讚同,他說:“這是個好主意!那些被捕入獄的人,多半是勞工,原來也是以農業為生,他們的妻子也一定懂得怎樣耕作。”

柯連·巴哈是德國籍的建築師,作出決定之後,他就開始幫甘地挑選土地。最後,他看中了羅萊火車站附近一塊400英畝的土地,這裏種有1000多株果樹,有兩口古井,一處泉水,灌溉很方便,距離約翰內斯堡也隻有約30公裏。雖然甘地也很中意,可是他沒有足夠的資金。最後也是由柯連·巴哈出資買下了這塊土地,作為“撒地亞·哥拉哈運動”的農場。

甘地把這個農場命名為“托爾斯泰農場”,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感謝他啟發他建立農場的靈感。他又馬上集合被囚的印度人的家屬,著手經營農場。

托爾斯泰農場完全秉持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請外人幫忙。更難能可貴的是,農場中的每一份子都能和睦相處,團結合作,不論是田事、家事都由大家協力完成。

在印度,自古以來就對出生地、世襲階級、宗教信仰等都有很嚴格的規定,凡是信仰、階級、出生地不同的人,往往不能相處在一起,甚至不能一同吃飯。雖然托爾斯泰農場的工人包括來自印度各地的印度教徒、伊斯蘭教徒、佛教徒、基督徒等,但是大家完全沒有這種階級和宗教的差別意識。由於大家團結一致、辛勤耕作,不久,農作物便豐收了。

甘地想的是,如果所有的東西都能自己製造,就可以和德蘭士瓦政府長期對抗了。所以他們建立農場的目的並不隻是為了自給自足,還希望由此賺更多的錢,作為發展工業的資金。

在發展工業方麵,他們做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建立木器工廠,製造箱子、椅子,以及其他木製品等。第二件事,就是建立製鞋廠。在此以前,每個人所穿的鞋子都是在店裏買的皮製涼鞋,自從他們學會製鞋技術,在自己的農場製造以後,大家都穿自製涼鞋了,而且,還可以把多餘的拿到市麵出售。到最後,連房子也是靠自己的力量搭建起來的。

托爾斯泰農場的業務上軌道以後,甘地又想到了孩子的教育問題,他覺得必須為農場的孩子提供一些受教育的機會。他一直認為,真正的教育隻能來自父母,然後再加上最小限度的外界幫助。但是這些做父母的從小就過著貧苦的生活,自己都沒有餘力接受教育,大多數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拿什麽去教育孩子呢。

托爾斯泰農場是一個大家庭,而甘地是一家之主,因此應當盡可能負起訓練年輕一代的責任。

由於大家同心協力,教室很快就建好了。教導孩子讀書、寫字的工作就由柯連·巴哈和甘地共同負責。由於他們沒有做老師的經驗,剛開始時效果很不好。再加上孩子們上午還要工作,下午才能來上課,因為疲倦,很多人會在課堂上打瞌睡。

此外,教學上最主要的困擾,還是在於南北各地的方言不統一。農場的工人來自印度各地,語言極為複雜,說印地語、泰米爾語、古遮拉特語和烏爾都語的都有。甘地懂古遮拉特語,對泰米爾語也稍有了解,至於其他的語言則完全不懂,所以教起來特別吃力。

令人安慰的是,甘地的苦心沒有白費,自從開辦學校以後,不但孩子們能讀書寫字,而且也使來自各地的工人了解了和睦相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