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訂和翻譯新版
馬克思在世時,《資本論》第一卷德文出版了兩版。出版商邁斯納又在1881 年冬天要求出《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第三版。當時馬克思健康狀況很不好,他又在想盡辦法盡快完成第二卷,以獻給剛剛去世的燕妮。因此,出版商的這個要求來得很不是時候。
馬克思不得不先放下了整理第二卷的工作,對第一卷隻作少量的修改和補充,他想等待將來條件允許時再作大的修訂,再把第一卷原文大部分作些改寫,把一些觀點表達得更明確,把新的論點增補進去,還要補充新的曆史材料和統計數字。然而,可惜的是馬克思連應付出版商這一版的修訂工作也沒有來得及完成,他就在寫字台旁的安樂椅上永遠地不能再拿起筆來了。
馬克思去世不久,恩格斯在清理遺物中發現一個準備第三版用的德文本其中有些地方已作了改動,有些地方則隻能以顫顫悠悠的筆跡標明應按照法文版的某章某節進行修改,又發現了法文版,上麵也標明了新版應采用的地方。這些材料為恩格斯校訂第三版提供了依據。
校訂第三版的工作量也很大。第一,許多章節馬克思雖作過整理,但“整理理論部分幾乎全部需要加工”;第二,《資本積累》那一篇,舊版的文體不夠講究,夾雜英文語氣,有些地方不夠明確,需要部分地根據馬克思的批注本和部分地根據法文本做些修改;第三,交換價值和價值部分,需要根據馬克思的修改稿加以補充;第四,文體方麵也要做許多潤色和訂正。例如法文本與德文本相比,有些地方過於簡化,在按照法文本修改時就需要加工當然,恩格斯有個修改原則,凡是不能夠確定作者自己一定會作修改的地方他一個字也沒有改,也不能改。“我所出的應當是馬克思的真正著作”。
經過恩格斯校訂的《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第三版,於1883 年底在漢堡出版。
早在《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前,馬克思就打算出一個英文版,並希望德文的校對和英文的翻譯同時進行。他寫信對恩格斯說:“在英文翻譯方麵,我非依靠你的幫助不可。”後來,由於找不到合適的譯者和出版者,出版英譯本的願望長期未能實現。馬克思去世後,客觀形勢的發展,把出英文版的事情提到了重要地位。因為《資本論》已“日益成為偉大的工人階級運動的基本原則。不僅在德國和瑞士是這樣,而且在法國、荷蘭和比利時,甚至在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是這樣,各國的工人階級都越來越把這些結論看成是對自己的狀況和自己的期望的最真切的表述。”特別是在英國,資本主義經濟陷於絕望的泥坑,失業人數不斷增加,工人運動不斷高漲,起來掌握自己命運的無產者十分需要傾聽馬克思的聲音。再加上,《資本論》中所闡述的理論,幾年來為英美的刊物和著作經常提到,被攻擊或辯護,被解釋或歪曲,隻有出版英譯本,才能使廣大讀者從原著中直接了解《資本論》的內容。然而,當時英國已經出現了一些粗製濫造、漏洞百出、歪曲原意的譯文,因此出版一本由恩格斯親自校訂的準確英譯本,顯得尤為重要。
馬克思逝世後不久,恩格斯就開始著手準備出版英譯本。他請了英國律師穆爾和馬克思的女婿艾威林博士擔任正文翻譯工作,由馬克思的小女愛琳娜負責對《資本論》中引用並由馬克思譯成德文的英文著作和藍皮書中的許多文句進行核對,並恢複成英文。整個翻譯工作統一由恩格斯指導下進行,他自己擔負全書終審的責任。他對勞拉說:“把《資本論》翻譯成英文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先由他們翻譯,然後我來審查譯文並用鉛筆寫上我的意見。再把譯稿退給他們。然後進行協商,解決有爭論的問題。然後我得再通看一遍,從文體和技術角度檢查一下,看是否準備好可以付印,同時還要檢查一下杜西在英文原著中找到的引文是否正確。”
馬克思為準備英譯本寫了修改意見,恩格斯為準確表達他的意思,解決了翻譯中許多的疑難問題,經過三年多的辛勤勞動,人們盼望已久的《資本論》英譯本於1887 年1 月在倫敦出版。從此英國廣大勞動人民可以直接讀到這部“工人階級的聖經”。
1889 年9 月,恩格斯又開始準備《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第四版。經過一年的努力,《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第四版於1890 年下半年出版。這是馬克思恩格斯親自出版的最後一個版本,也是第一卷最完善的版本,世界各國都是根據這一版對第一卷進行重印和翻譯。
恩格斯在自己校訂出版的《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第三、四版和英文版中,都寫了《序言》。
這位六十多歲的“倫敦老人”,棕色的頭發還依然火一般旺,還找不出一根白發,加上琳蘅的幫助和療養,他精神矍鑠不減當年躍馬揚鞭時。校訂和出版《資本論》第一卷新版,這僅僅是恩格斯這個時期的一部分工作。他作為第二國際的顧問,還要觀察和了解各國運動的發展情況,回答實際鬥爭中提出的一些重大問題,準備重印馬克思和他自己的著作,完成馬克思托付撰寫的《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等科學著作,收集寫作馬克思傳記的材料……更重要的是還要著手整理和出版《資本論》的第二卷和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