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做了皇帝,醇親王的心裏,始終惦記著兩件事情。

1882年,法國軍隊入犯越南。中越兩國唇齒相依。朝野上下一片嘩然。朝中主戰的聲音日益高漲,在這呼聲中,熟諳洋務的李鴻章,卻猶豫不決。醇親王知道,他是沒有底氣的。自洋鬼子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國門,中國人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就徹底被打亂了。

處理洋務多年,李鴻章越是睜著眼睛看世界,就越是感到忐忑。當西方人的輪船、火車、鐵路、電報……一樣接著一樣,在他眼前平鋪開來的時候,他的內心,是慌張的。

早在1871年,他就與他的老師曾國藩一起,向美國送去了一批中國留學生。他興辦實業,尊重西洋之法,利用一切機會了解西方。

據說,在他的身旁,甚至還常常圍著幾個洋幕僚。在朝臣們心中,李中堂是最為了解洋務與洋人的人,但在某種與日俱增的敬畏心下,他對西方人的認知,卻又無形之中,被披上了某種神話的外衣。

當與法國一戰的呼聲在朝廷裏高漲的時候,李鴻章是猶豫的,他害怕法國人。因為法國人曾輕而易舉地打進北京城,火燒圓明園。也因為在歐美列強中,法國人的名頭,並不比美國人小,也並不比英國人弱。

而放眼望去,法國之外,英國人、俄國人、美國人,甚至還有那做了一千年學生的日本人,此時此刻,都正在虎視眈眈地注視著中國這片土地。一旦再生戰亂,總有些餓狼想要乘虛而入。

在朝臣的猛烈抨擊下,一天,慈禧太後將他單獨召進宮裏,繃著臉,冷冷地問道:

“咱們的李中堂,怎麽如今越來越膽小怕事了呢?”

李鴻章不置可否,隻是一味地卑躬屈膝,表達著自己的虔誠。太後於是翻出兩封奏折來,小聲叫道“小李子——”而後,一旁的大太監李蓮英便彎著腰接過了奏折,轉身遞給了李鴻章。

李鴻章接過奏折。還沒等他翻閱,太後的聲音便又響了起來。

“這是有人彈劾你哪!”她說話的時候,兩眼瞧著別處,語氣中帶著一股特有的尖酸刻薄,還摻雜著些陰陽怪氣,“折子裏說的東西我都見怪不怪了,無非就是些個陳詞濫調,什麽李鴻章大敵當前,畏戰不敢行,應當撤換啦,什麽李鴻章與洋人相互勾結啦,”說到這兒,她忽然把語速放慢,用強調的語氣,冷冰冰地補充了一句,“什麽李鴻章所率之軍隊,乃李鴻章一人之私家軍隊,非朝廷之軍隊啦……”說完,她將目光惡狠狠地落在對方臉上。

李鴻章嚇了一跳。他從最後這句話中,聽出了太後內心所隱藏的對自己的深層次擔憂。他定了定神,倒吸了一口涼氣,最後,才擦了把冷汗,用低沉的聲音顫抖著說:

“臣即刻出兵。”

於是,一聲號令過後,中國軍隊終於向中越邊境開拔。一年以後,戰爭爆發了。那是一場中法之間的正麵較量。戰爭初期,法國軍隊節節勝利,中國軍隊步步後撤。但在潮濕的空氣中,入侵者並沒有能力,將一場一場的小勝,轉變為戰略上的大勝。

就這樣,戰爭斷斷續續地打了兩年。到了1885年,中國軍隊突然發起反撲,一舉衝破敵軍防線,竟在鎮南關一帶大勝敵軍。此戰之後,徹底扭轉了敗局。

而與此同時,法國人忽然以軍艦猛攻中國東南沿海,侵犯台灣,如入無人之境。中國軍隊在被動的狀態下投入戰鬥,殊死抵抗。法國人的大炮炸碎一個又一個老舊的防禦工事,但在不畏生死的守軍麵前,始終不能取得一場大勝。

經過一段漫長的拉鋸戰後,東南沿海一帶的中國軍隊,也同樣一點一點地扭轉了敗局。戰爭的拖遝,直接影響了法國的國內政治,前任內閣因此而倒台了。法國人打不動了。於是,戰爭竟開始朝著有利於清廷的一麵傾斜了過來。勝利,仿佛即將來臨。

可是,在勝利麵前,李鴻章卻又一次猶豫了。他又一次想起了法國的名氣,想起了他們輕而易舉地打進北京,火燒圓明園的過往,也又一次環顧四周,看到法國之外,英國人、俄國人、美國人,還有那做了一千年學生的日本人,此時此刻虎視眈眈的模樣。這處理洋務的老手,在西方列強麵前,又一次後退了。

於是,在勝利麵前,他停止了戰爭,又一次走上了談判桌。在恥辱的歲月中,這場談判倒顯得多了幾分麵子。憑借著戰場上的優勢,清政府沒有賠款,也沒有割地。隻是那與中國唇亡齒寒的鄰居越南,卻從此淪為法國人的囊中之物。

法國軍隊被迫從台灣撤軍,但沿海一帶的防禦工事,已在炮火中破爛不堪。李鴻章知道,這場勝利充滿了僥幸因素。台灣島雖是守住了,法國軍艦橫行於海麵的身影,卻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中。

1885年,醇親王奕四十五歲,他的兒子光緒皇帝,已經在龍椅上坐了整整十年。十年以來,他始終惦記著兩件大事。而這兩件大事中,首當其衝的,就是要在這江河日下的大清國,創建一支強大的國防力量。

當中法戰爭的炮火逐漸平息的時候,回想起法國軍艦肆無忌憚的身影,他開始意識到,眼下,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才是這強軍計劃中最為重要的一步。他倡議成立海軍衙門,直接領導海防建設。光緒皇帝同意了。慈禧太後也同意了。

就這樣,在這大清國,海軍終於成了一支獨立的正式軍種。醇親王本人,就是這部門的總負責人。而在他的手下,具體負責操辦海防建設的大臣,便是李鴻章。

1886年,李鴻章邀請醇親王到他的地盤來看一看。於是,就在這一年,醇親王親眼見到了北洋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