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除去海防,身為皇帝的親生父親,醇親王還惦記著另一件事。
一眨眼,時間已經是1888年。這一年,光緒皇帝十七歲了。英年早逝的同治皇帝就是在這個年齡完成了大婚,開始親政的。
清朝皇帝親政的年齡各不相同,但一般說來,入關後的第一位——順治皇帝比較早一點,後來的雍正、嘉慶兩帝,都是因先帝太過長壽了,一個四十多歲才掌權,一個三十多歲才登基。除此而外,若再無特殊情況,通常來說,親政年齡都是在十四歲到十六歲左右,最晚不超過十八歲。因為這個年齡一般被認為心智已經成熟,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大婚之後,便可承擔整個江山的重責。
同治皇帝本在十六歲便已有了大婚的條件,但他的婚期卻遲遲定不下來,也就一直這麽拖下去了。之所以會這麽拖著,是因為站在他身後的兩位皇太後,還有些權力分配的問題沒有計較清楚。
同治皇帝是鹹豐皇帝唯一的兒子,也是慈禧太後的親生兒子。慈禧太後在兒子登基時,勾結著慈安太後和先皇的弟弟恭親王奕?,殺掉了前朝留下來的八位顧命大臣。兩位皇太後從此垂簾聽政,慈禧認為,兒子聽母親的話,這本是天經地義。沒了八大臣,朝中清淨了很多,等到了同治皇帝親政的時候,她手中的權力,也自然是溜不掉的。
皇帝漸漸長大了,在皇後的人選上,兩宮太後各自為他推薦了一個。可是同治皇帝偏偏更喜歡慈安太後推薦的那位,結果,他把自己親生母親所推薦的那位富察氏,很寒磣地封了個“慧妃”。
慈禧太後因此而氣急敗壞。她認為自己的親生兒“典學未成”,還不懂什麽叫作孝順,因此一直拖著婚期。但最終,誰都還是拖不過祖傳下來的規矩。就這樣,十八歲的時候,同治皇帝終於完成了大婚。可是他才親政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就突然離奇地因病駕崩了。
那一年,中國的洋務運動正剛剛有了些起色。由李鴻章“官督商辦”的第一家中國民營輪船公司,就是輪船招商局,在不久前的客運所得,竟已經打敗英美合辦的競爭對手。那一年,日本人望著台灣島摩拳擦掌,法國士兵正逼迫著越南軍民向他們屈服。
就在這樣的歲月裏,在那個不平靜的下午,醇王府內忽然掀起了一陣熱鬧的聲浪,然而在這熱鬧中,卻平添了幾分淒涼。一陣歡聲笑語中,宮裏的人接走了醇親王年僅四歲的兒子,那就是光緒皇帝。
笑聲過後,門又關上了,天更加暗了,風隨之靜了。然而,府內上上下下的主仆,卻聽到一家之主孩子般的痛哭聲。竊竊私語中,有人泛著嘀咕:他的兒子當上了皇帝,天下都是他們家的了,他卻哭得如此這般撕心裂肺。他真是個怪人!
在這大清國日益暗淡的歲月裏,在這吵吵鬧鬧和竊竊私語的雜亂中,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內心的隱憂。
醇親王從那時起,就惦記著兩件大事。身為皇帝的父親,這第一件事,就是為這國家建立一支強大的國防力量。可是,一轉眼,時間已來到1888年。這一年,光緒皇帝十七歲。十七歲的皇帝依然還沒有熬到他正式親政的日子。
醇親王隱隱感覺到,當年發生在同治皇帝身上的悲劇,似乎也會原模原樣地複製在他兒子的身上。早在光緒皇帝十一歲的時候,慈安太後也莫名其妙地去世了。皇宮裏麵靜悄悄的,再沒有什麽人敢大聲喧嘩。而在這份死一般的寂靜中,在這位年輕的略顯生澀的皇帝背後,卻始終站著那個總是繃著臉的可怕的女人。
在醇親王心裏,慈禧太後這個將實權緊緊握在自己手中的女人,就是他一直惦記著的第二件大事。
麵對這個心狠手辣的女人,他絲毫不敢輕舉妄動。想到和這樣一個對手硬碰硬的結果,他不由得冷汗直流。但聰明的醇親王,卻也自有他的算盤。
於是,他帶著一張笑臉畢恭畢敬地來到太後麵前,用謙卑的聲音小心翼翼地問:“太後可還記得,昔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大火綿延三天三夜,方圓數十裏一切盡毀,這其中就包括清漪園。”
此時此刻,為了表示他對太後的一片赤誠,他願意將這清漪園重新修繕,更富詩意的設計、用更加精湛的工藝,重現它當初的風采。他用這樣的方式提醒太後、軟化太後,讓這陰毒的女人在這一片美輪美奐中快樂地意識到,她是時候該歸政了,而歸政以後的生活,是遊山玩水,安享晚年。
對於修園子的提議,太後很是滿意。她微笑著點了點頭。於是,這詩情畫意的清漪園工程,便順利開工了。
後來,有人為清漪園改了個名字。
那便是“頤和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