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間拔期”的相處方式

“間拔期”是孩子發揮才能的第一步

我在前文中提到,父母要根據孩子大腦的發展階段實施必要的育兒策略,但即便過了這個時間,父母也不要慌。即使是成人的大腦,也仍然在發展中。所以,父母沒有在孩子大腦發展的相應階段做該做的事,並不意味著孩子的專注力絕對不行。

但是切記,4-7歲是培養孩子“好腦”和提高孩子專注力資質的關鍵起步階段。

從這個年齡階段開始培養孩子資質的話,以專注力為主的各種能力才越容易發揮。在特定領域,如運動領域表現出驚人才能的人,基本上是從4歲開始就得到鍛煉的。這得益於與這個特定領域相關的細胞沒有被“間拔”且得以保留,並不斷發展。

既然這樣,為了讓孩子發揮出眾的才能,是不是應該盡早開始英才教育,讓孩子集中做某件事呢?我對此並不能肯定。

那些天賦極強的人,很少是從斯巴達式的嚴格的英才教育中走出來的。可以說,那些在網球、高爾夫、鋼琴等領域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童年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他們對事物有廣泛的興趣,看到很多事物都會覺得“看起來好有趣”。

由父母主導的英才教育毫無意義

高爾夫球選手宮裏藍是從4歲開始學習高爾夫的,可他並未接受過嚴格的英才教育。隻是在兩位高爾夫球職業選手哥哥的旁邊,一邊看一邊模仿揮球杆,雖然是空揮杆,卻受到周圍人的不斷鼓勵。

宮裏藍真正開始打高爾夫球是在小學五年級,但也不是隻打高爾夫球,他還彈鋼琴,打棒球、籃球等。最終他感覺自己“還是比較喜歡高爾夫球,決定打高爾夫”。宮裏藍按照自己的意誌做了決定,並最終登上職業高爾夫的頂峰。

很多職業運動員的共同點是,在做各種自己喜歡、開心的事情的過程中,最終自己選擇了現在的領域。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看不到任何一點他們的父母提出“要去做”等各種要求的影子。

父母傾向於認為,運動、鋼琴、繪畫等活動要從小開始以英才教育的方式培養,才能讓孩子能力提高。也有不少孩子認為,漢字、計算等從小就開始比較好。

“越早越好”,這種觀點既有對的地方,也有錯的地方。

大腦神經細胞“間拔”期間,相關的細胞確實容易被保留下來。不過,這需要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孩子對這些東西“感興趣”“喜歡”才行。

父母按照自己的意誌讓孩子學習的話,如果孩子不“喜歡”、不“快樂”,這些就不會變成孩子的能力。不喜歡就很難做好,專注力也就很難集中。

父母的引導方式要讓孩子感興趣

4-7歲對應大腦的“間拔期”,孩子還沒有能力獨立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要在一定程度上給孩子創造條件,讓孩子去探索。

重要的是,父母要去創造親子互動的環境,比如,父母為孩子演奏樂器,跟孩子一起練習遊泳、體操。如果已經讓孩子學習了,那麽,父母也可以在家跟孩子一起學習。

給孩子創造了環境,孩子應該就可以慢慢感興趣了。

孩子感興趣之後,會自己主動說“我想做”“很有意思,我還想繼續”。這個時候,父母要盡可能地大力支持孩子,讓孩子得到良好的指導。

以孩子的興趣為起點,創造自己能力範圍內最好的環境,這才是拓展孩子才能的真正的“英才教育”。

知識、學習能力自不用說,“感覺”“感性”等也不是天生的資質,都可以通過後天鍛煉大腦來提升。

孩子的大腦機能都是一樣的。是否有“感覺”“感性”,是否能在某個領域發揮出才能,全都取決於養育孩子時跟孩子的相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