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10歲之前培養孩子專注力的資質

讓孩子用“心”去做

專注力也是一種才能,開啟這一才能的必要條件就是“用心去做”。

“用心去做”簡單而言就是“不馬馬虎虎地做”“拿出下決心做成的態度去做”。這是激發孩子專注力才能的最重要的起點。

為此,父母必須重視:育兒需要符合序章中所提到的“大腦發展階段”。

如果無視這一點,一心隻想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

腦力是基礎,腦力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作為專注力基礎的各種情緒,如“感興趣”“覺得有趣”“想要了解”“想做正確判斷”“想要獨立完成”等才會出現。大腦才會發展成“文武雙全腦”,在學習、運動方麵都能發揮百分百的才能,同時也能高度集中精力。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培養這種大腦呢?

接下來,我分三個階段來說明如何育兒才能培養擁有良好專注力基礎資質的大腦。

①腦神經細胞不斷增多的0-3歲時期

②腦神經細胞發生“間拔”現象的4-7歲時期

③信息傳遞回路的機能不斷發展的8-10歲時期

0-3歲(腦神經細胞不斷增多)

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本能”

0-3歲是大腦“信息傳遞回路”形成之前的階段。雖然父母們想培養孩子專注力,但實際上,在這個階段強行進行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早期教育是不合適的。孩子如果感興趣、學得很開心,倒也還算說得過去,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填鴨式的教育隻會徒增這個時期孩子大腦的負擔而已。

與之相比,在孩子腦細胞不斷增多的3歲之前,更應該多去重視鍛煉腦細胞所擁有的三種“本能”,即“生存本能”“求知本能”和“交友本能”。

專注力的起點是“感興趣”“覺得有趣”“喜歡”“感動”等各種情緒。讓孩子能夠直率地表現出這些情緒,才是育兒的核心。這樣做可以激活大腦本能,讓孩子喜愛周圍的人,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的能力。

首先,父母要給予孩子充分的愛,讓孩子從“生存本能”發展出“想得到愛”“想得到認同”的情緒。

其次,這個時期,孩子專心去做的事情,或者孩子特別感興趣的事情,隻要沒有危險,就不要插手,直到孩子自己放棄為止。

最後,孩子與媽媽或同齡的小夥伴們一邊享受競爭的樂趣,一邊挑戰新事物,可以鍛煉“求知本能”和“交友本能”。

注重培養“傳達情緒的大腦”

這一時期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主題:培養“傳達情緒的大腦”。

一方麵,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情緒,另一方麵,他們也要向孩子傳達自己的情緒,借此來培養自己與孩子共情的能力。

如果大腦沒有共情的能力,那麽,媽媽不論怎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孩子都感受不到媽媽的努力。此外,在孩子玩耍、學習、運動的時候,他們跟小夥伴和朋友們共同參與這一行為,是培養專注力的一大要素。如果孩子不具備“傳達情緒的大腦”,這一行為將很難實現。因此,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提高孩子“同時開火”的能力,它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

所謂“同時開火”是大腦內部信息傳遞的一種機製。

大腦神經細胞間的信息傳遞不是單向的,而是具有雙向傳遞的性質。

信息由外界進入人體後,一旦被貼上“這個很有趣”“我很感興趣”等積極標簽,這個信息就會像“同時開火”一般,瞬間被傳遞到周圍的細胞。我們把“細胞之間共享信息、統一思想的機製”稱為“同時開火”。

“同時開火”也發生在人與人之間。

比如說,大家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曆:當你看到有人悲歎時,你會因為感受到對方的悲傷而流淚。這就是大腦的“同時開火”在起作用,這其實跟“以心傳心”是一致的。

你之所以能感受到對方的悲傷,是因為你接收到了對方的表情、淚水、動作、言語等信息之後,你的大腦中也運行了與對方大腦動態中樞核心相同的機製。

“傳達情緒的大腦”就是可以“同時開火”的大腦。

孩子3歲之前,能培養他/她“同時開火”能力的人隻有媽媽。

孩子非常愛媽媽。“愛”的程度越高,“同時開火”越容易實現。

媽媽要把自己想說“那個不行,這個不行”的衝動壓製下去,溫柔地盯著孩子並撫摸孩子的身體,滿懷愛意地跟孩子對話:“是那樣的,對吧?”“哇,寶寶好厲害啊!”“寶寶剛才是不是很開心?”這些都是培養孩子“同時開火”能力的第一步。

4-7歲(腦神經細胞發生“間拔現象”)

培養孩子發揮才能的專注力資質

4-7歲是大腦“間拔”不需要的神經細胞,培養孩子大腦“信息傳遞回路”基礎的重要時期。

神經細胞的“間拔”現象,是為了讓“信息傳遞回路的機能”更容易發展。如果保留不需要的神經細胞,那麽,大腦的神經細胞網就不能充分擴展。因此,大腦必須篩選出“需要保留的細胞”和“需要舍棄的細胞”。

這一時期相當於“大腦的基礎構建”階段。從這一時期開始,父母要重點培養孩子發揮才能和能力的資質。

孩子發揮才能和能力的資質也會影響孩子提高專注力的資質。因此,在孩子4-7歲時,著手培養這一資質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接下來將要麵臨的“信息傳遞回路的機能”能否順利發展,主要取決於這一時期孩子是如何度過的。7歲以後,孩子的“自主性”將成為一個大的發展主題,因此,這一階段也是為下一階段孩子的發展做鋪墊。

大腦神經細胞的機能隨著遵循“統一/一貫性本能”的環境而變化。有鑒於此,媽媽要做的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就是改掉孩子的壞習慣,培養那些可以提高孩子腦細胞機能的好習慣。

具體來說,這一時期育兒的關鍵點之一就是千萬不要去要求孩子“要那樣做,要這樣做”。3歲之前,媽媽要求孩子“要這樣做”還不是什麽問題,一旦過了4歲,育兒的模式就得轉而重視孩子“自己做事”的意願了。

父母越是望子成龍,越是會急於告訴孩子“要那麽做,要這麽做”“那樣不利,這樣有利”。但是這樣教育孩子,會讓孩子喪失自主性,做事隻考慮得失。

孩子心中無法產生“我要自己做!”的決心,並認為“我會有所損失,所以還是不做了”。正如我之前所說的,這樣不利於孩子專注力的養成。

那些能夠讓專注力高度集中的奧運參賽選手,很多沒有受到過父母“要這樣做,要那樣做”的要求。孩子的自主性從小就受到重視的話,長大後的腦力水平也會比較高。

注意改掉“壞習慣”

身處績效主義社會,即便孩子的自主性不受重視,他們也會慢慢長大。但是為了不讓孩子養成凡事以得失來判斷、思考和行動的習慣,必須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有點損失也沒關係”的思維。

這時,改掉“壞習慣”,有意識地吸收那些有益於大腦的“好習慣”很重要。這一點是這一時期育兒的第二個關鍵點。

哪些細胞會被保留,哪些細胞會被淘汰,完全取決於間拔時期“養成了什麽樣的習慣環境”。

我會在第三章詳細介紹那些需要大家重視的習慣。“好習慣”能夠不斷拓展人的才能,培養人的專注力高度集中的資質。

如果從4-7歲開始培養孩子的習慣,僅靠這一點,孩子就應該能成長得很好。

這一時期,負責育兒的核心是媽媽。媽媽不要以“教授”的方式來進行,而要以“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共育方式來進行。要抱著“作為父母,自己也要變優秀”這樣的信念,重視自己的這種情緒和態度,把“共同成長”作為努力的目標。這是提高孩子專注力資質的最重要的秘訣。

8-10歲(信息傳遞回路的機能不斷發展)

培養孩子“主動做”的意願

這一時期,“間拔”已經完成,腦神經細胞的樹狀突起不斷發展,大腦的信息傳遞回路迅速進化。

孩子的大腦內部神經網絡不斷擴展,逐漸接近成人的大腦。這一時期,父母必須要改變同孩子的相處方式。要牢記:像“要那樣做,要這樣做”這樣的話是這一時期的禁忌。

孩子過了7歲之後,大腦追求“獨立完成的喜悅”這一報償性神經係統變得異常活躍。在“想自己做”這一“自我本能”的驅使下,“自己決定的事情要自己完成”的自主性開始產生萌芽,並在8-10歲時迅速發展。

孩子在嬰兒時期也會有“想自己做”的願望,後來這個願望逐漸升級為“想自己做成”的願望而進入“自主性”的完成期。

“我本來就想做來著”是大腦的拒絕反應

可是,現實情況卻往往如此:孩子進入這個年齡階段之後,會越來越多地受到來自父母的指示或命令,“你要好好學習”“你必須這麽做”等要求開始變多。

其中,“你要好好學習!”絕對是父母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雖然這句話本質上是父母為了幫助孩子而說的,可是在孩子“想自己做”的“自我本能”逐漸增強的時期,這些話反而讓孩子很反感。

當父母說“你去學習啊”,孩子頂嘴說“我本來就想做來著”,可是父母一直等,孩子就是不行動,這種情況想必大家不陌生吧。

這種情況下,孩子因為父母先於自己說了這句話,所以很反感,處在一種沒有幹勁的狀態。“自己決定的事情要自己完成”這樣一個重大的主題就這樣被無視了,大腦因此感到憤怒,“我本來就想做來著”是大腦表現出的一種拒絕反應。

要想讓孩子的大腦產生“要不要做做看”的願望,還要讓大腦體會到“我獨立做了”的成就感,就不能用指示或命令的方式,要多下功夫思考督促孩子的方式。這是這一時期育兒的一個關鍵點。

父母要凝練“好的會話”

“會話”的秘訣就是“讓孩子自己決定如何去做”。

比如,父母可以這麽說:“你可以這樣做和那樣做,你想怎麽做?”“媽媽這樣做比較順,不過你覺得怎麽做比較好?”把問題拋給孩子,孩子就能回答怎麽做。

父母可以簡單地提示孩子應該怎麽做,也可以讓孩子從多個方案中選擇一個。核心是讓孩子自己決定“我要這樣做”!

通過凝練這樣的會話,孩子的大腦就能順利發育,專注力的資質也能得到培養。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女孩對指示和命令的反感傾向要甚於男孩。

作為生育子女、守護生命的女性,她們的自主性萌芽產生得比男性更早,也更加強烈、堅定。因此,她們非常厭惡別人要求自己“那樣做”“這樣做”。養育女孩的父母要特別注意,多去尊重女孩,不要總是以要求的口吻。

總之,孩子過了7歲之後,要多去傾聽孩子的意見。若不如此,孩子的自主性就得不到發展。

當父母跟孩子說“別跟我講那些歪理,趕緊做!”“好啦,你趕緊做!”的時候,孩子就會失去獨立去做的願望,結果不僅無法提高專注力,而且還喪失了完成事情的能力。

你讓孩子怎麽做,孩子就怎麽做的話,過了10歲之後,孩子的能力就得不到拓展。所以,在這一階段,父母要把專注力放在提高孩子“獨立做事”與“做成事情”的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