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腐敗的原因
1864年,路易斯被邀請到故鄉阿爾布瓦鎮,調查葡萄酒腐敗的原因。
阿爾布瓦是葡萄酒的著名產地。鎮裏的釀造業者,正因為釀造中的葡萄酒在桶內酸敗的事情層出不窮而大為困惑,所以聯名請求路易斯調查原因,他們將提供研究所需的費用。
路易斯立刻同意接受了這項工作,但他卻拒絕收受研究費。因為研究的結果怎麽樣,還不得而知。
那個年代,釀造中的葡萄酒,變得酸酸、黏黏的或苦苦的,以致失敗的事情時有發生。這種葡萄酒的病被稱為異常發酵,路易斯對異常發酵極感興趣,早在1863年他就開始研究了。他認為葡萄酒的異常發酵,很可能是某種微生物引起的,是微生物的孢子落入葡萄酒中,生長繁殖的結果。於是,路易斯用顯微鏡仔細觀察,所得的結論是:葡萄酒的腐敗,確實與一種奇怪的微生物的存在、繁殖有關。
既然阿爾布瓦鎮誠懇邀請,路易斯就利用暑假回到阿爾布瓦。
預定做實驗用的地方,是在小鎮入口的一家老咖啡店。之前,穿行於街道的農夫、馬車夫和旅客等經常到店裏休息飲食,現在已經沒什麽客人,店已停業,成為空房子了。
路易斯和助手們一起到那裏,把必要的研究設備安排妥當。這些裝備,都是委托阿爾布瓦鎮內的木匠、鈑金師、鐵匠等製造的,既粗糙又難看。
看到路易斯的實驗設備的鎮民們,都顯出一副失望的神情。他們小聲交談著,開始議論路易斯和助手們。
路易斯所憑借的有力“武器”是一架顯微鏡。對路易斯來說,顯微鏡是最值得信賴的“武器”。他借著顯微鏡研究,知道葡萄酒的腐敗,是由於一種莫名的微生物在酒內繁殖所引起的。保持葡萄酒不致腐敗,隻要不讓“壞”孢子繁殖就可以了。但是該怎樣做呢?這是個很棘手的問題。
當然,不讓“壞”孢子進入葡萄酒內就可以了,但是要消除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卻很困難。
為了這個,路易斯做了種種試驗性的實驗,終於得出一個事實。那就是葡萄酒桶以及其他用具都必須洗滌幹淨,將釀成的葡萄酒保持於50℃~60℃的溫度下,經過一段時間,“壞”孢子就會死亡。將葡萄酒加熱以防腐敗的方法稱為巴氏消毒法,也可以適用於鮮奶、啤酒等其他食品,至今在世界各地仍廣泛應用著。
路易斯的新發現,對發酵學有極大的貢獻,同時也帶給法國全國很大的利益。
當時,法國向英國輸出大量的葡萄酒,可賺不少錢。如果酒質酸敗,不僅業者血本無歸,整個國家財政也將要蒙受損失。由於路易斯找出了方法,葡萄酒可以順利釀造,源源輸出,為法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隨後,路易斯仍然繼續發酵的研究,著手葡萄酒為什麽會酸、馬鈴薯可製酒精、酒精為什麽會變成醋等問題。
對於酒精變醋,他認為與醋酸菌有關。醋酸菌體積極小,中間凹入,呈念珠狀相連。將醋酸菌放入酒精中會產生醋酸。路易斯用實驗證明醋酸菌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和繁殖,從空氣中吸收氧氣而與酒精化合,將酒精變成醋,這是它的呼吸作用的一種產物。
醋酸菌的耐熱性弱,加熱到50℃就會死亡。所以,含有醋酸菌的葡萄酒隻要加熱到50℃,就不會變酸了。
製醋的時候,應該使醋酸菌能好好地生活,而黴菌會妨礙它的生活。黴菌在生活與繁殖的時候,需要空氣,製醋的醋酸菌也需空氣,因此,黴菌和醋酸菌之間發生激烈的生存競爭。如果醋酸菌勝了,醋的製造就順利;如果黴菌勝了,醋就會腐敗。
路易斯為了幫助有困難的人,從事酒精發酵的研究。研究過程中發明的防腐法——低溫處理法,他並沒有申請專利,隻是公開了方法,使任何人都可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