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籬下

1871年,吉卜林一家回英國度假。這次回國,除了度假,約翰還有另一個目的,他希望找一所滿意的學校,送吉卜林去就讀。

那時候,住在印度的英國家庭都要考慮是否把孩子送回英國接受教育,在印度沒有令人滿意的學校,更沒有著名的學校,因此,如果在印度接受教育,孩子們長大之後是不可能得到應有的地位的。

從大多數19世紀英國人的觀點來看,印度再好也比不上英國。盡管大多數真正有能力的將軍早期都在印度服役,從與當地敵對勢力的戰鬥中學到了軍事戰術,但人們仍然認為印度的陸軍水平趕不上英國本土的陸軍。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在印度受教育的孩子如果想回英國發展,就勢必被本土英國人看不起。所以很多為孩子前途著想的父母,必然得想辦法把孩子送回英國接受教育。

1871年夏末,約翰和艾麗斯結束度假返回印度,吉卜林和翠絲沒想到自己會被留在英國。他們的父母回到孟買那幢漂亮的房子裏去了,他們卻必須住在海邊一個不熟悉的市鎮裏的一幢又小又冷、不太舒服的房子裏,由兩位不認識的大人來照顧他們。約翰和艾麗斯事先沒跟孩子們提過要把他們留在英國,離開時又是不告而別,這會造成什麽樣的後果,我們不難想象。從好的方麵來講,他們的做法是想避免孩子們事先知道後不開心、不接受,但與此同時所造成的破滅、傷心與不知所措,給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吉卜林和翠絲覺得被拋棄了。

我們可能會覺得疑惑,約翰和艾麗斯為什麽讓吉卜林和翠絲去跟陌生人住在一起?跟外祖父母住在一起不是更好嗎?還有,為什麽在他們還那麽小的時候就把他們送回英國?吉卜林一定想在印度的陽光中多待一兩年,翠絲還那麽小,隻有三歲。這些問題很重要,不過,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因為這個行為,約翰和艾麗斯被稱為極為理想的父母。

艾麗斯曾經向她的一位朋友解釋,說她從來沒有想過把她的小孩留在她父母或妹妹家。是因為妹妹之前的抱怨嗎?艾麗斯不希望因為孩子們的關係影響姐妹感情?還是她不願意聽到她的妹妹對她的孩子有什麽不好的批評?也許兩種情況都有,但是艾麗斯更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們離開家庭,過一種相對獨立的生活。

約翰和艾麗斯的辦法是在報紙上登廣告,替孩子們找寄養父母。住在樸次茅斯的何洛威先生退休之前是一位船長,為了貼補退休金的不足,他和妻子為在殖民地服務的人看管照顧孩子,並送這些孩子到附近的學校上學。何洛威先生家的房子不算大,增加兩個孩子已經夠多了。何洛威先生的兒子哈利,在吉卜林和翠絲到他們家的時候已經12歲了。等到吉卜林像他這麽大時,哈利已經在一家銀行裏工作,並離開了樸次茅斯。

從表麵上看,這個安排很令人滿意。何洛威夫婦對照顧孩子很有經驗。何洛威先生正是好幻想的孩子們所喜愛的那種羅曼蒂克的老水手,而且照顧小孩極為可靠。他經常帶吉卜林到海軍基地去看海軍的活動情形,教他唱海軍軍歌,給他講自己做船長時的故事。何洛威太太則把家管理得很好,孩子們營養均衡,衣著幹淨整齊,而且不會溺愛他們。吉卜林之前那些顯得有點沒有禮貌的行為也有了顯著的改正。

外祖父和姨媽們都曾到何洛威先生家,看這兩個孩子是不是過得很好。大家對看到的情形都很滿意。“孩子在態度上改進了很多,似乎也都很快樂,”外祖母的信上這樣說,“他們似乎與何洛威太太分不開,她也很喜歡他們。”露意莎在她的日記上也這樣記載著:“吉卜林家的小孩很好而且很快樂,每天都有進步。何洛威太太真是一位極好的家庭主婦。”鑒於上麵這種幾乎一邊倒的讚揚之聲,當大家看到吉卜林對在何洛威家的生活加以直接而清楚的指責時,不免大吃一驚。

後來,老船長死掉了,我很難過,因為根據我的記憶,在那幢屋子裏,隻有他對我說過慈愛的話。

由於那個女人,那幢屋子裏完全實行嚴格的宗教管理。我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地獄,而在那幢小屋裏,我見識到了地獄裏的一切恐怖。

這並不是一個被寵壞的小孩對於沒有關愛的那段童年所提出的抗議,而是一個成人在回憶那段被無知、愚蠢,以及殘酷的成人所欺淩的時光,這段生活使他在11歲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居然有了神經衰弱的毛病。

究竟是哪裏不對勁呢?根據吉卜林在作品中的描述,何洛威先生的形象是“高大、清瘦,頭發灰白,一條腿跛掉了”。何洛威太太在整個家庭中占據主導位置,由於她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因此可愛的小翠絲能夠立刻贏得她的喜愛。但是吉卜林的頑皮卻讓何洛威太太極為厭惡,甚至不能忍受。吉卜林幼年時到底頑皮到什麽程度呢?又或者其實頑皮的標準在每個成人心中各有不同?總之,何洛威太太非常不喜歡吉卜林。她發現吉卜林的父母未教他認字,居然出言羞辱這個隻有六歲的孩子,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吉卜林這段時間的生活並不快樂,甚至有些寄人籬下的悲哀感。

何洛威太太這樣對待吉卜林的理由是什麽呢?僅僅是因為她已經有了一個兒子,所以不喜歡男孩子嗎?容我們私下揣測一下,她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妒忌吉卜林比她的兒子出身更好,前途更遠大呢?這一點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吉卜林幼年生活的不愉快,以及他的神經衰弱的毛病,卻是可以算在何洛威太太頭上的。

何洛威太太不能令人原諒的錯失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項。第一,也是最糟糕的就是在感情上把吉卜林孤立起來,甚至想辦法使翠絲和她哥哥敵對。何洛威太太表現出很喜歡這個小女孩的樣子,並很快獲得了翠絲的敬愛,此後翠絲就對吉卜林的頑皮表示不悅,但她太小,搞不清楚她哥哥做了什麽壞事讓她不高興。翠絲無心的疏遠造成了一種狀態,吉卜林自己也覺得自己犯了錯,可是錯在哪裏呢,他也不知道,這使吉卜林以後的生活都受到了不好的影響。

在何洛威太太的不信任、嘮叨和嚴格紀律的壓力之下,吉卜林變得精神不安,並且養成了說謊的習慣。一次,何洛威太太在吉卜林的外衣背後貼了一張“說謊者”的標簽,讓他穿著去上學。這種侮辱人格的教育手段,為現在的很多父母所不齒。吉卜林每犯一次錯,何洛威太太就叫他背一篇祈禱文,以增強他對英國國教的信仰。關於後一點,吉卜林多年以後覺得還不錯,因為他晚年的時候還可以清楚地記得那些祈禱文。

當吉卜林和翠絲初到何洛威家的時候,哈利還是一個又黑又滑頭的小孩,和他母親一樣喜歡搬出宗教的教條以大欺小。他跟吉卜林住在同一間臥室裏,常常用嚴厲的逼問的語氣詢問吉卜林白天做了些什麽事,如果吉卜林回答得前後矛盾,他就報告他母親,說吉卜林又說謊了,然後吉卜林就會受到責罰。吉卜林私下稱哈利為“小惡魔”,稱何洛威太太為“惡魔之母”,稱何洛威家為“孤寂之屋”。吉卜林後來多次到過樸次茅斯,不過他從沒有去探望一下何洛威家的想法。想來是在那裏受到了很大傷害。